【摘 要】在當前就業形勢激烈的背景下,舞蹈學專業畢業生整體就業率較低,嚴重影響了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學校要深刻認識這一現狀,采取有效教學措施,加強舞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促進舞蹈專業學生綜合發展,從而提升舞蹈專業學生就業率。本文就目前舞蹈學專業的就業情況進行詳細說明,并提出構建舞蹈學人才培養模式,從而促進學生未來職業發展。
【關鍵詞】舞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202-01
目前舞蹈學專業就業形勢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畢業后出現就業困難,或是沒有明確的就業方向,對學生就業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學校要重新調整教學方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注重應用型舞蹈人才建設,從而加強舞蹈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一、舞蹈學專業學生目前就業現狀
(一)舞蹈專業市場人才飽和。大多數學校都設有舞蹈學專業,就業市場每年都會有大量舞蹈學專業畢業生,很多學校的教育培養模式同質化嚴重,不能更好地滿足市場對舞蹈人才的基本需求,導致很多畢業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造成嚴重的人才飽和現象。
(二)觀念落后就業范圍受限。舞蹈學專業學生存在傳統思想,職業發展觀念落后,沒有全面了解舞蹈學專業所涉獵的崗位,導致學生畢業后在職業方向選擇上相同,出現崗位供大于求的現象。舞蹈畢業生一般首要選擇舞蹈教師工作,但是舞蹈教師需求量每年都是固定的,并且也不急缺這方面的人才。也有畢業生選擇專業舞蹈團體,但這些單位對專業人才各方面的要求較高,很多學生并不能滿足崗位需求,加劇了舞蹈畢業生就業形勢的緊張。
二、構建舞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就業
(一)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符合就業需求。學校不僅要增強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更好地適應崗位環境,滿足職業基本需求。因此,學校要明確教學目標,深刻意識到目前教育政策的改革與提出的新要求,了解目前舞蹈學專業人才的基本需求,積極調整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舞蹈專業綜合素養,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二)加強教學實踐,促進學生適應就業環境。為了更好地培養舞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學校應增設新的教學內容,拓展學生舞蹈知識層面,適當增設音樂方面的知識,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敏感度,從而表現更完美的舞蹈作品。舞蹈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舞蹈表演細節上的指導,同時鼓勵學生多參加各種舞蹈比賽,通過舞臺表演可以有效提升表演水平。
此外,學校還要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拓展其舞臺燈光、音響、服飾以及化妝等知識,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使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促進未來就業發展,更快適應行業環境。
(三)提升教師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人才的培養效果與教師整體的教學水平有著直接關系,學校首先要加強教師正確的教學思想,端正教學態度,明確自身的責任感。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職業道德要求規范工作行為以及言談舉止,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切實為學生發展考慮。其次,要加強教師網絡技術的運用,將現代化教學方式融入到課堂中,改善傳統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同時學校要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使舞蹈教師及時了解市場就業形勢,以及相關崗位對舞蹈專業人才的具體要求,制定出更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
(四)加強就業指導,促進學生未來職業發展。舞蹈學專業的學生,由于受到傳統就業觀念影響,在選擇職業方面范圍比較小,沒有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對就業感到迷茫。學校要及時了解學生目前的心態,加強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分析舞蹈學專業發展行情,傳遞給學生目前市場對人才的具體要求,拓展學生職業選擇的范圍,有效協助學生制定職業發展計劃,明確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緩解畢業生緊張的心理情緒,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樹立學生正確的就業觀念。
目前,舞蹈學專業學生就業困難,學校要肩負起教書育人的重大責任,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重視舞蹈學專業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積極創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要本著促進舞蹈學專業學生就業的基本原則,明確教學目標、創新教學內容、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提升舞蹈教學團隊的綜合素養,以及加強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學生舞蹈專業水平,增強實踐專業能力,培養應用型舞蹈專業人才,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就業,為其將來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閆杰.高校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四川戲劇,2014,(04):26-27.
[2]徐兵.民族地區高校舞蹈專業應用轉型途徑與策略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12):30-32.
作者簡介:
侯晉芳(1982-),女,漢族,山西省高平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舞蹈學。
基金項目:《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舞蹈學特色專業教學創新實踐與研究》,項目編號:JY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