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摘 要】本文考察了明代孫樓創作的文學作品,以及所對應的可見版本的基本情況,通過對其文學作品的研究以及版本的實際考察,為后人對其的研究提供便利。
【關鍵詞】孫樓;文集;版本
中圖分類號:I2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269-01
明代中葉文學家、藏書家孫樓(1515-1584),江蘇常熟人,字子虛,號百川,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七次會試不中,遂棄考,銓選湖州府推官。勤勉為政,然遭人中傷,未及三年,致仕歸。后改漢中,未赴。于家中杜門校讎,贍養寡母,結交友朋,吟詩作曲,頗為自得,歸隱長達十年之久。
關于孫樓相關著作的記載,《千頃堂書目》第二十四卷中有《百川集》十二卷;《傳是樓書目》集部別集類中有《百川集》十二卷,兩本;清代《四庫全書總目》第一百七十七卷《集部》第三十卷有《百川集》十二卷。另外,在(康熙)《常熟縣志》卷二十《孫樓傳》中記載孫樓有作品《吳音奇字》《麗詞百韻》,明代馮復京的《明常熟先賢事略》·《文苑·孫樓傳》中也記載了孫樓有詩文以及《吳音奇字》?,F代目錄著作中,有關孫樓著作的詳細記載主要見于南京師范大學古文獻整理研究所編寫的《江蘇藝文志》常熟卷中,其中著錄了孫樓的三部著作,分別是《百川集》《吳音奇字》和《麗詞百韻》。其中《孫百川先生文集》流傳版本較多,但現存版本有四個,分別是明萬歷四十八年梁溪華滋蕃刻本、《四庫存目叢書》影印華滋蕃刻本、南京圖書館藏金病鶴鈔本《孫百川先生集》不分卷一卷本,以及北京國家圖書館藏《孫百川先生未刻稿》不分卷(共八冊)。
孫樓存世詩文集,常見者為明萬歷四十八年梁溪華滋蕃刻《刻孫百川先生文集》十二卷,以及《四庫存目叢書》影印。筆者撰寫此論文過程中,發現又有兩種(國家圖書館藏《孫百川先生未刻稿》八冊、南京圖書館藏金病鶴抄本《孫百川先生文》一卷),與《刻孫百川先生文集》十二卷頗有異同。其中,《孫百川先生文》不分卷版本藏于南京圖書館,索書號為GJ00258。此版本為一卷本,書名為《孫百川先生文》,輯錄者署名金病鶴。此本共收錄孫樓文章67篇,其中包含了一篇佚文《祭吳行人伍公、唐仆射褚公、宋鄂國武穆王岳公、明少保于肅愍公文》,附錄于后。該版本所收錄文章與《四庫存目叢書》中所收文章相同,唯一的區別在于文章編排收錄次序的不同。此外,該版本中并未收錄孫樓的詩歌作品。
《孫百川先生未刻稿》不分卷(共八冊)藏于北京國家圖書館,索書號為05918。每頁9行,每行11字。抄者不詳,但每冊所抄字跡不同,應為不同人所謄抄。
除了這些版本之外,關于其文集的版本記錄還有清康熙步月樓令德堂刻可儀堂一百十二名家制義本、清乾隆三年文盛堂懷德堂刻可儀堂一百十二名家制義本、清抄名家制義六十一家本。
《吳音奇字》的現存版本有三個,分別是江蘇省蘇州圖書館藏民國《吳中文獻小叢書》排印版本(第八冊)、《叢書集成續編》據《吳中文獻小叢書》影?。ń洸款愋W類字書第19冊),以及國家圖書館藏明代抄本一卷。《麗詞百韻》未見現存版本,應已散佚。
附錄:
《祭吳行人伍公、唐仆射褚公、宋鄂國武穆王岳公、明少保于肅愍公文》
繄扶與之淑氣兮,恒鐘秀于偉人。歷千禩而迭見兮,永作式于我臣。惟國家之多艱兮,寔忠賢之是賴。即讒口之力兮,寧喪元而不改。匪輕生以沽名兮,終天壤而名在。嗟奢尚之駢戮兮,胥藉吳以報楚將,滅越以報吳兮。奈讒夫之交阻。忍抉目于吳門兮,指江流其死所緬。貞觀之再傳兮,嗣君余而聚塵。懷顧命而血諍兮,且納笏于螭頭。幾撲獠于牝晨兮,竟殞命于遐州。羌郾城之奏捷兮,誓直搗于賀繭。乃奸檜之飛詔兮,喪成功于南還。嗟忠邪之兩立兮,宜不免于□闋。于英皇之北狩兮,緣奸珰之我誤。曰社稷之為重兮,斯虜情之卒破。忽鑾輿之反正兮,胡群小之倡和。肆殄戮以伸盛兮,遂棄功而索過。噫嘻四賢之英烈兮,貫異代而同忠,惟君父之是殉兮,顧生死其何恫。憶鴟夷之沉冤兮,鼓遺怒于秋濤。眇冢樹之南枝兮,涕缶從而沾袍,乃仆射偕少保兮,復降神于茲郡。師百世而如在兮,雖懦夫其猶奮。彼三子之殉國兮,嗟國事之終裂。猗肅愍公之濟變兮,捧金甌而罔缺。與晉宋而伸氣兮,何丑虜之敢侮。詢皇威之丕揚兮,功尤軼于千古。其建牙而來茲兮,武英風于新廟。會千秋于一堂兮,凜生氣于遺貌。奠樹槳而陳詞兮,庶藉公以立教。凡有官于茲邦兮,共勖哉于臣道。尚響。
參考文獻:
[1]孫樓.刻孫百川先生文集[M].《四庫存目叢書》影印明萬歷四十八年梁溪華滋蕃刻本.
[2]江蘇藝文志·常熟卷[M].南京師范大學古文獻整理研究所,2002.
作者簡介:
李 蕾(1991-),女,河南省林州市人,研究方向:中國古典文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