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記者 周勇
新·寫作
靜若處子 本真務實
——“文藝女生”朱瑾文印象
◎本刊特約記者 周勇

她的安靜是本真的。有時候走近她,她幾乎感覺不到你。她在忙她的事,一直很忙。課間,別人三三兩兩湊在一起說點什么,唯獨她,一個人坐著,要么看看書,要么寫點字。絕不參與,也不愿意去和別人瞎聊什么。她就是這么一個人,她以為這一切有點形式大于內容。她跟別人確實有點不一樣。
說她清高也好,超脫也罷,在老師眼里,她又是一個勤學好問的人。才剛剛下課,她是第一個追著筆者問問題的,問得有時候都覺得煩了:“怎么了,打破砂鍋問到底嗎?”她就朝你一笑:“老師,我再問一個。”那時候,你能說自己很忙嗎?她問的問題也有深度,要么刁鉆,要么是質疑,不是一下子就能回答得出來。于是筆者就想,這個女孩也太執拗了!
電話里和朱瑾文的媽媽聊起,她媽媽就是一個勁兒地說,女兒理科還要努力。說實話,文理科兼顧,又都優秀的孩子,在我們班級里委實也很多。筆者就說:“多給她一點時間吧,她屬于勤奮型的,自己知道什么時候該努力。”她媽媽是大學老師,一直很忙,但不管多忙,她對自己女兒的關注是非常多的。筆者經常能收到她文采斐然的微信,表揚老師,感謝老師的付出。最近推薦朱瑾文出版專著,她媽媽就說:“我把她的每一篇文章都配上照片,發給你哦。”筆者著實感動于這位母親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情。朱瑾文說,她媽媽很在意用詞錘煉,有時為了用哪個詞,母女倆還要激烈爭執一番呢。她媽媽還經常跟她講一些故事,比如童年往事、鄰里趣聞、單位見聞等,講講人生道理啊什么的。她媽媽這么重視對她語文能力的培養,對于她寫作能力的養成,功不可沒。
朱瑾文說她還要感謝她小學時的語文老師,我沒問她那老師姓甚名誰,她說語文老師一直叫她圈畫字詞句,培養她的閱讀能力。老師還經常在班里念她的范文,每當老師念自己的文章時,她心里就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覺得一下子興趣就來了,于是開始寫好每一篇作文。當老師又一次表揚自己時,她就覺得寫作于她來說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
現在很多學生熱衷于看網絡小說,可朱瑾文說她不怎么看。筆者舉了幾個例子,如曾改編成電視劇的《花千骨》《甄嬛傳》《仙劍奇俠傳》等等,她說都沒看過,她更愿意把時間花在那些經典的文學作品上。這些年,她陸陸續續也寫了一些作文,有發表的,也有獲了獎的。她有一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叫《傾聽》,曾入選《2015中國學生作文年選》,開首一句便是“葉繁便是夏,花滿自然秋”,凝練、生動、形象,后面寫晴雨、槳聲、黃鸝鳥兒,多感官著手,寫大自然萬物發出的聲音,極具張力。當時筆者這樣評價說:“首先,語言整飭之美。‘傾聽為佳,且品味自然之美;清韻款款,試同歌陌上花來’句句整齊,使文章錦上添花,美哉。其次,修辭婉約之美。‘心中那彎蘭舟呵,承載著我遙遠的夢,穿梭于青山綠水間’,將內心的舒適比作‘蘭舟’,形象寫意。最后,意境優美,柳浪鶯啼一段,將傾聽的感受通感化為‘清音繚繞’,抒情寫意,曼妙!”
朱瑾文文如其人,她實在是一個敏感細致的人,有著天真的幻想,同時又有一套筆墨功夫,善于捕捉生活、表現生活的“文藝女生”。
(作者為杭州育才中學語文教師,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