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6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足球淘金熱在全球化方面給我們什么啟示 2002年,中國男足首次登上世界杯賽場。對中國球迷來說,這是中國男足至今取得的最高成就。此后,他們就再也沒有躋身世界杯賽場,目前仍有可能參加俄羅斯2018年世界杯。如果中國實現該遠大目標,中國球迷很可能將衷心感謝中國政府正為國內足球發展做出的努力,但他們也可能感謝全球化——將市場、球迷、商品和文化變得更一體化的進程。
如今,隨著中國企業在歐洲各地斥巨資收購俱樂部并對其國內足球投資,中國足球也在走上全球化道路。那么,我們能從中國對這項美麗運動的興趣中得到何種啟示?
1.世界實力中心正在轉移 二戰結束以來,世界秩序主要由西方影響力塑造而成。如同政壇一樣,足壇也存在實力中心,即拉美和歐洲國家。一般而言,拉美往往產生技術最好的球員,而歐洲以發展足球潮流和戰術見長。歐洲國家足球的發展水平之所以相當同步,主要是因為其共同邊界和相互交織的經濟:正如在任何實現全球化的經濟體一樣,創新能夠迅速傳播,這些國家已經成為世界足壇最有影響力的基地。現在中國正以在外交舞臺上增加其存在感的同樣方式進軍足壇。
2.實現全球化有利且中國正在全球化中乘風破浪 無論在足球還是經濟領域,全球化都是好事。這是中國當前的足球熱潮給我們的第二個啟示。足球記者西蒙·庫珀向人們展示了西班牙國足成就隨該國經濟全球化進程而顯著上升的軌跡。同樣,經濟全球化使全世界生活水平得以提升,尤其是中國。如今,中國正積極通過開展“一帶一路”倡議等活動進一步推進全球化。中國的足球俱樂部正引進優秀外援增強其球隊實力,并向歐洲俱樂部投資以獲取其優秀培訓和營銷技能。中國正在全球化中乘風破浪以推 動其經濟發展并創造就業崗位。可以預見,中國使其足球市場實現全球化的努力也將獲得豐厚回報。
3.全球化中既有輸家亦有贏家,中國需要謹慎應對 盡管從總體上來說,全球化確實使全世界民眾更好過。但某些特定人群似乎已一敗涂地:研究表明隨著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美國低技能工人的生活陷入窘境。足球同樣如此。在歐洲,人們仍然就如何平衡俱樂部和國家隊的利益爭論不休。中國正在密切關注此類問題并著眼于防止其國內聯賽受困于工資和轉會費虛高等問題。
4.為勝利祈禱在中國球迷中流傳著一個眾所周知的笑話:一個人死后進入天堂并見到上帝,他被允許許一個愿。不幸的是,他許的愿就連上帝也做不到。于是他又被允許許第二個愿。他說:“我希望中國將贏得世界杯。”上帝停頓了片刻說:“不可能。還是再把你的其他愿望告訴我吧?”但隨著全球實力中心逐漸東移且中國繼續全球化,其足球成功或許將不再取決于上帝。▲
(作者史蒂芬·豪爾,崔曉冬譯)
環球時報2017-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