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京
摘 要:加強北京高校統戰工作制度建設,對于構建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有關部門和院(系)各司其職、共同配合的大統戰工作格局,全面做好新時期北京高校統一戰線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北京高校關于統戰工作的制度比較健全,但也不同程度存在著工作發展不平衡,工作職責不完善,工作制度貫徹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今后,北京高校要緊緊圍繞中央及北京市委統戰工作會議精神要求,進一步提高對統戰工作制度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黨委領導,推進統戰工作重心下移,抓好統戰工作的監督檢查,把高校統戰工作制度建設落到實處。
關鍵詞:高校;統戰工作;對策
北京高校統戰工作制度建設現狀
2008年,北京高校參照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匯編的《北京高校統戰工作制度》,結合自身實際,修訂了開展統戰工作的有關制度。2010年,北京高校開展的一項調研顯示:93%的高校建立了征求黨外代表人士意見制度,80%的高校全年邀請黨外代表人士參加重要會議次數超過4次。[1]2013年,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北京高校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了“123”工程建設目標,進一步明確了北京高校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主要舉措,各高校均進行了貫徹落實,一些高校也相應制定了本校的實施意見。2015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和第二次全國高校統戰工作會議相繼召開,《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頒布。各高校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掀起了新一輪高校統戰工作制度修訂完善的高潮。例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先后制定或完善了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文件,北京郵電大學等校則出臺了學校的統戰工作條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校成立統戰工作領導小組,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了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等。
目前,北京高校關于統戰工作的制度具體有七項,分別是:向黨外代表人士定期通報情況制度、邀請黨外代表人士參加重要會議和活動制度、向黨外代表人士傳達文件制度、征求黨外代表人士意見制度、同黨外代表人士聯誼交友制度、支持黨外代表人士發揮作用制度、黨外代表人士意見處理反饋制度。以上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團結黨外代表人士,引導黨外代表人士思想認識,支持黨外代表人士發揮作用來進行制度設計與安排的,簡要概括如下:
1.向黨外代表人士定期通報情況制度
各高校普遍建立重大事項專題通報制度,堅持征求在前、決策在后的原則,定期向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通報學校的主要工作、重大政策、重要文件精神等。同時,開好由校領導主持、每季度一次的情況通報會,并根據會議內容,安排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
2.邀請黨外人士參加會議和活動制度
各高校教代會及其他重要會議,邀請民主黨派組織和統戰團體負責人列席;學院教代會及其他重要會議邀請黨外人士列席;校、院兩級外事活動,視情況邀請有關民主黨派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參加。
3.向黨外代表人士傳達文件制度
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代表人士按相關閱文規定閱讀上級部門的文件。閱讀學校有關文件,由統戰部門根據文件發送范圍,發送至各民主黨派主要負責人,以擴大黨外人士的知情面。同時,學院(系)重要文件也通過有效方式通知黨外代表人士及時閱讀。
4.征求黨外代表人士意見制度
開展協商民主,涉及學校發展規劃、重大改革舉措及其他重大決策,及時征求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
5.同黨外代表人士聯誼交友制度
校、院兩級黨員領導干部與民主黨派組織、黨外代表人士保持經常聯系,校級黨員領導干部分工聯系民主黨派和統戰團體組織,每學年至少參加1次聯系黨派或統戰團體組織的活動。每位校、院兩級黨員領導干部重點聯系1位~2位黨外代表人士,主動與他們交朋友,溝通情況,增進共識。校、院兩級黨員領導干部堅持在重大節日走訪和看望黨外代表人士,妥善解決他們工作、生活和學習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問題。校、院兩級黨員領導干部的聯系對象由統戰部門負責提出建議名單。
6.支持黨外代表人士發揮作用制度
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建言獻策,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獻智出力。對民主黨派基層組織負責人,各級黨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參加必要的社會工作和社會活動,高校應給予財力、物力方面的保障。在積極推薦、輸送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擔任政府監察、檢察、審計、教育督導等特約人員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聘請黨外人士擔任高校特約監察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督導員等。校、院兩級教代會等組織中應具有適當比例的黨外人士。
7.黨外代表人士意見處理反饋制度
高校民主黨派組織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圍繞學校中心工作,為推進學校民主管理、科學決策,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向學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由統戰部門負責整理,報學校相關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在建言的落實和反饋工作中,及時做好建言的落實和反饋工作。有調研顯示:北京高校普遍建立了征求黨外代表人士意見制度,在此基礎上,有52%的高校進一步建立了黨外代表人士意見處理反饋制度。
北京高校統戰工作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
1.高校統戰工作發展不平衡
北京高校統戰工作有著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但客觀來講,各高校統戰工作中“上熱、中溫、下涼”的現狀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高校黨政領導干部對黨的統戰理論方針政策不熟悉,統戰意識不強;部分統戰干部對制度建設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認識,對新時期高校統戰工作的規律缺乏深刻理解;院(系)基層統戰工作水平差異更大,由于統戰對象大多分布在基層學院,院系領導多為雙肩挑的專家教授,他們更多關注學科建設、人才引進、教學科研等方面,對統戰工作重視不夠,統戰主責意識不強;一些院(系)基層黨組織的統戰委員,雖然由書記擔任,但他們更多地關注師生的思政工作,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統戰成員的政治引導和服務,影響了統戰工作深入開展。
2.統戰工作職責及責任有待進一步明確完善
2015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抓好統戰工作,各級黨委負主體責任,各級黨委和領導同志要高度重視、率先垂范做統戰工作,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結合各自職能、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擔負起開展統戰工作的重要職責。”[2]目前,北京高校學習宣傳的力度普遍較大,但真正制定落實在文件、制度中的比例并不高,有的高校尚處在等待觀望中,沒有切實結合自身實際,形成具體工作責任;有的高校尚未成立統戰工作領導小組;有的高校黨委在自覺履職盡責,真正擔當起抓統戰工作的主體責任方面還要提高認識。
從橫向比較上看,規模較大、統戰對象比較多的高校在制度建設方面比較完善,這些高校已基本建立起統戰工作的制度體系;而規模相對較小,統戰對象相對較少的高校在制度建設方面就比較薄弱,這些高校統戰工作制度還不完善。從縱向比較來看,學校關于統戰工作方面宏觀的制度規定比較多,對基層黨組織統戰工作具體職責及統戰委員的職責等微觀要求少,而院(系)基層制定的關于統戰工作方面的制度更少,甚至有的院(系)沒有統戰方面的工作制度。
3.統戰工作制度貫徹落實不到位
從高校統戰工作制度的執行情況來看,也存在執行制度不嚴格、不落實的情況,如北京高校雖然普遍建立了同黨外代表人士聯誼交友制度,要求校領導每學年要重點聯系1位~2位黨外代表人士,主動與他們交朋友,溝通情況,至少參加1次聯系黨派或統戰團體組織的活動,但經常因領導工作忙,安排不過來,造成有聯誼名單、無聯誼活動,或者聯誼活動隨意性比較大,客觀上造成貫徹統戰工作制度不認真、工作不落實,削弱了學校統戰制度的嚴肅性、不利于大統戰工作格局健全完善。
北京高校統戰工作制度建設方向
1.建立健全加強學校黨委對統戰工作領導的制度
《條例》作為我們黨關于統一戰線工作的第一部黨內法規,對各級黨委做好統戰工作的職責作出全面規定,明確黨委主要負責人是統戰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黨委領導班子成員要帶頭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帶頭參加統一戰線重要活動,帶頭廣交深交黨外朋友。北京高校要加強這方面的探索實踐,結合自身特點,制定符合實際的學校統戰工作的有關文件,建立或完善學校統戰工作領導小組、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港澳臺僑工作領導小組等組織機構,明確工作內容與職責,進一步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牽頭協調、有關方面各負其責的大統戰工作格局,著力解決“統一戰線不統一”的問題,或者“統”得不夠好的問題。
2.推動學校有關職能部門建立有關統戰工作的制度
學校統戰工作不是統戰部一個部門的事,要靠各職能部門共同來做,要建立健全統戰部門與相關部門的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溝通協調,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學校組織部要把握政策,堅持標準,落實“六個共同”的要求,與統戰部門一起做好黨外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學校宣傳部要積極宣傳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政策,大力宣傳黨外代表人士特別是先進典型;學校團委、學生會等要結合自身特點開展好統戰工作;學校統戰部要積極履行貫徹落實會議和《條例》精神的主體責任,統戰干部要按照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要求,全面提升能力、素質,努力使學校統戰干部成為黨外人士之友、學校統戰部成為黨外人士之家。
3.加強基層統戰工作制度建設
隨著辦學規模擴大,管理重心下移,高校的院(系)等二級單位規模大幅增長,功能大大加強,成為高校內部的管理中心和資源配置中心。同時,在新的用人機制與管理方式下,高校的黨外知識分子壓力增大,他們的很多問題和利益訴求大多發生在基層院系,如何充分調動和發揮院(系)等二級單位的積極性、主動性,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服務學校發展,已經成為基層統戰工作的重要課題。
一是明確職責。高校現有的統戰工作制度中要明確院系基層統戰工作的相關職責和具體要求,把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院(系)黨委每年至少研究一次黨外知識分子工作,關注黨外知識分子思想狀況,及時發現、培養黨外后備人才;協助民主黨派做好成員發展的考察工作;做好抵御滲透和防范校園傳教的相關工作。
二是完善考核。把統戰工作納入對各分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基層黨建考核的內容,為推進基層統戰工作提供機制保障。
三是形成特色。鼓勵院(系)等二級單位明確新時期統戰工作的發展思路和方向,發揮專業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形成工作特色,不斷增強基層統戰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動性,服務中心工作。
4.加強統戰工作制度督促檢查
《條例》的頒布與實施是統戰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重要標志。與之相適應,北京高校也要提升統戰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高校統戰部要積極履行貫徹落實會議和《條例》精神的主體責任,突出問題導向,針對本校統戰工作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細化政策措施,著力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也對本校有關職能部門、院系貫徹落實統戰工作的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加強協調指導和督促檢查。
參考文獻:
[1]“北京高校基層統戰工作調研”課題組.北京高校基層統戰工作調研報告[C]//北京高校統戰理論與實踐研究會.創新與發展—北京高校統一戰線理論與實踐研究論文集.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2.
[2]習近平. 鞏固發展最廣泛愛國統一戰線[N]. 新華每日電訊,2015-05-21.
(作者單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統群處)
[責任編輯:陳 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