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英
隨著高中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教育教學活動的豐富化,高中課堂的開展形式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由傳統的以教師課堂講授和學生題海訓練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模式逐步轉變為以學生自主發展為主體,以促進學生思維模式創新為主要目的發展。高中語文課程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課程之一,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和理解、表達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價值,而故事思維作為一種新型的思維方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動力。
故事思維語文課堂教學價值故事思維是在素質教育改革過程中所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所采用的是以故事分享為主要方式的課堂教學方式,通過生動的現實或者虛擬的故事來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的引導,促進學生思維模式和學習能力的提升。語文課程標準提到,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重要過程。而教師如何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興趣是我們需要重點思考的,故事思維通過讓教師或者學生分享自己生活中所接觸的故事來引起學生的共鳴,從故事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內容來啟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是一種效果極佳的方式。
一、故事思維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體現
故事是我們每天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時刻都在發生的事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可以是昨天做的一個美夢,也可以是周末動物園的一次經歷,正是這樣豐富的故事才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語文課堂作為高中課程教學中的基本形式,承擔著傳遞知識和引導能力發展的使命,在素質教育不斷推廣的情況下,如何通過有效的方式來增強語文教學的活力,讓學生收獲知識的同時收獲更多的能力和快樂是我們語文教師重點思考的問題。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高分的學生作文中會恰當地運用一些手法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一些小小的故事進行拋磚引玉式地應用,從而使得作為讀上去更加具有吸引力,這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故事思維,而這種故事往往是以學生生活的經歷為藍本的。例如,小明星期天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則關于一名學生攙扶老人過馬路受到學校表揚的事情,將這則現實的故事通過短短的幾百字進行了形象的描述,結果贏得了同學和老師的大片掌聲,并從這則故事中體會到了社會道德和誠信的重要性。
故事思維在高中語文中的應用形式是多樣的,我們可以在一些演講比賽或者講故事大賽中欣賞到學生各種各樣的故事,而從這些故事之中可以體會到學生的激情和對于學習的情趣,這些是傳統應試教育所不能夠實現的效果。
二、發揮故事思維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價值的路徑
既然故事思維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如此重要的價值,那么我們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該采取怎樣的措施來加以利用呢?這是我們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需要探索和完善的。
1.鼓勵學生多觀察
高中階段是學生思維成長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對于學生成人后的思維習慣和做事風格有著重要的影響。通過故事思維可以培養學生善于表達溝通的能力,增強其內心的陽光和激情。對于故事思維的開展來說,教師和家長可以鼓勵學生用心去體驗和觀察生活,通過對于自己生活過程中的點滴經歷進行重點思考和分析,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知識運用能力,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來提升學生的挖掘故事、分享故事的能力。
2.創造故事分享機會
每個學生的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精彩的故事瞬間,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為學生提供一種分享的機會。在課堂或者課外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故事分享活動,例如在講述關于親情的作文寫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一下他們對于親情的理解和能夠支撐他這種理解的例子,這樣一方面,鍛煉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學生運用生活片段來為自己的學習服務的目的。
3.挖掘故事背后的內容
故事是對人們生活中經歷的直觀表述,在語言表述方面顯得更加通俗易懂,我們在分享故事的同時收獲了快樂,但是故事的價值遠遠超過快樂本身,其背后還蘊藏著大量有價值的生活經驗和哲理,如通過親情故事的分享能夠啟發學生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親情,對于社會哲理故事的講述,則可以提升學生對于為人處事應該注意的內容的重視,這些才是故事分享所要達到的目標,強化故事對于學生的教育意義。
4.對學生的故事思維進行有效的引導
故事思維作為一種新型的思維方式,所依據的就是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故事,而并不是每位學生都愿意將自己的故事進行分享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要多注重對學生的引導,通過一些獎勵和表揚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多分享自己的經歷,通過開放式的課堂來提升學生的故事思維,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三、結語
故事思維注重將學生生活和學習中所經歷的故事通過“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三步思維模式來進行價值的挖掘和分享,從故事的講解中體會故事帶來的樂趣和價值,并能夠懂得任何選擇合適的途徑來提升自己的故事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