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訓
我愛紅領巾
李祖訓

現已84歲高齡的軍休干部李祖訓,退休近30年來,在青少年身上傾注了大量心血,身兼9所大、中、小學的校外輔導員。他資助多名孩子完成學業,與80多名孩子通信達400多封
童年我沒有戴過紅領巾,但我在軍隊中的生活和退休后的日子里,卻與紅領巾相伴。20世紀六十年代前后,我在部隊擔任青年股長、團委副書記,和紅領巾接觸較多,小朋友們認識了我這位解放軍叔叔,我也認識了他們。
記得1960年的一天,我到雙鴨山公干。在觀看佳木斯市文工團的演出時,遇到了幾年前我在佳木斯時和學生聯歡時認識的小朋友劉玉書。幾年未見,她長大了,在她美麗的面孔上,還有孩子的稚氣,還那樣天真活潑,見我就喊“解放軍叔叔”。我問她入團沒有。“沒有”,她靦腆地說,“條件不夠,再說我還不會寫申請書呢。”我說:“條件是爭取的嘛,你在文工團里努力工作,多學習,申請書就是本人向團組織表示入團的決心和愿望,提出今后努力方向,大膽的寫吧,你可不能總是少先隊員哪。”她看著我天真地笑了。
退休后我成了錦州市關工委報告團一員,與紅領巾接觸更多了,一起參加大型活動,到烈士陵園參觀,祭掃烈士墓,一日兵活動,每次都要走在他們中間,戴上紅領巾,感到自己更年輕了。
從小學起就與我通信的谷璐,升入初中后來信說:“班長競選,這讓我有些迷茫,我不知該不該參與,心里沒底。”在她猶豫不決之時,我回信談到一個有為的青年,要敢于表達自己,張揚個性,培養為他人服務的公益心。她后來積極參加競選,當了班長。現在她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并且入了黨。我們通信40多封,她在信中說:“忘年交給我帶來了好處。”
楊佳美同學在念初一時,我多次去學校作報告,了解到她的家庭情況,給她買了一些書,鼓勵她好好學習。她參加全國第四屆少年冰心文學大獎賽獲中學組銅獎。小學畢業后,我對她說:“路是你自己的,要快樂走下去。”現在,她已在遼寧師范大學快樂地學習著。
丁敏同學,從初中到高中,我倆通信不斷,每年她考試都是班級前三名。我給她買了一本勵志書——《羊皮卷》。看后她給我來信說:“《羊皮卷》作者用極富激情的文字告訴我們,如何獲得自信和自尊,如何有效地消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克服困難,迎接挑戰。放心吧,李爺爺,我知道今后的路怎么走。”
看到一代又一代紅領巾的進步成長,我心中總有一種快樂感,這是對我退休后發揮余熱的最好回答。許多前輩為共和國獻身,除了英名沒有留下什么,有的甚至連英名也沒有留下。而我現在享受著改革開放的豐富成果,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積極做一點宣傳教育,有針對性地幫助一些同學,讓他們盡早成才,這也是一種貢獻。我兩次被評為全國十佳校外輔導員,我認為這就是對我熱愛紅領巾的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