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茜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這篇淡出人們視線已久的《童趣》,曾是上一版人教版初一語文課本里的第一篇文言文。
小孩子似乎都帶有天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算是平凡無奇、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能發掘出無窮的樂趣。
然而,我們終究要長大。如果長大意味著要告別許多東西,請一定一定不要讓時間的流沙湮滅了思維的光芒,不要丟失了那份美好的、獨一無二的、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創造力。
用我們的創造力,堅守你們的創造力
第十屆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一名網絡主播在現場直播活字印刷術。為了抓住年輕人的心,當下熱門的“直播”成了傳承與發揚傳統文化的另一種方式。去年9月,一位Cosplayer曾裝扮成國產動漫《狐妖小紅娘》中涂山蘇蘇的模樣,直播了與五位刺繡、油紙傘、刻紙、泥塑、皮影手藝人的交流,吸引了超過42萬網友觀看。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我們的先輩通過非凡的創造力,留下了燦若星辰的傳統文化與技藝。今天,我們需要憑借我們的創造力,來堅守、傳遞這份傳統之美。
尋找下一個愛因斯坦
3月28日,加拿大多倫多,數百名愛因斯坦模仿者聚在一起,創造了“最大規模愛因斯坦模仿者集會”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他們中的大多數是這位杰出物理學家的崇拜者。此外,主辦方也啟動了一項名為“The Next Einstein(下一個愛因斯坦)”的科技比賽,賽事設立獎金10000美元,以此“獎勵那些和愛因斯坦一樣擁有創新精神的參賽者”。上個世紀20年代,獲得諾貝爾獎后愛因斯坦曾這樣說:“大學教育不是為了記住許多事實、很多專業知識,而是為了訓練大腦的思考。”
13歲少年發明超級“螺絲釘”,麻省理工教授比他晚了一步
穿著泳衣在海邊度假時,你是否會有手機、鑰匙不知往哪放的尷尬?長沙中雅培粹學校的初一學生寧子岳通過自己的設計解決了這個難題。4月15日,這位小發明家作為特邀嘉賓出現在首屆湖南文創設計大賽的頒獎現場。他發明的“多功能沙灘物品儲存器”申請了國際發明專利,先于有類似發明的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兩天完成申請。很多人找到寧子岳想購買此專利,卻被他一一拒絕。他表示:“我現在好比那個流落荒島的人,如果有人讓我在魚竿和一桶魚之間做選擇,我當然會選擇魚竿。”
“我總是想看到一些有趣的錯誤”
4月22日,第八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獎落幕。本屆年度獎授予了王學博、王一淳等潛力新人導演榮譽,張大磊更是憑借電影《八月》斬獲“年度青年導演”,被盛贊“初執導筒卻已頗顯老到”。此次中國電影導演協會還舉辦了“青蔥計劃”,挖掘電影界的希望與未來更多的可能性。“青蔥計劃”導師之一、內地導演刁亦男曾對青年導演寄語:“流暢、光滑、完整、正確,對一個劇本不見得是好事。我總是想看到一些有趣的錯誤,不管不顧,沖出來攔住經典敘事的去路——那是你獨有的趣味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