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柱
贛南是中央革命根據地(簡稱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瑞金、興國、寧都、于都、贛縣在內的13個縣。從1929年1月紅四軍從井岡山來到贛南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實施戰略大轉移進行長征,在這段時間內,紅軍在贛南留下了大量的標語、布告和漫畫。直到現在,在原中央蘇區的一些墻壁上仍然保存著部分標語和漫畫。這些既生動又形象的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既是見證中國革命歷史風云的“活化石”,也是承載著中國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的“生動教材”。
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的農村革命根據地初創時期,老百姓對共產黨了解不深,加之國民黨大肆污蔑共產黨,共產黨被妖魔化了。正如毛澤東1949年8月在《丟掉幻想,準備斗爭》一文中講到的:“共產黨是一個窮黨,又是被國民黨廣泛地無孔不入地宣傳為殺人放火,奸淫擄掠,不要歷史,不要文化,不要祖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講道理,共產公妻,人海戰術,總之是一群青面獠牙,十惡不赦的人。”由于國民黨的欺騙宣傳,老百姓對于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紅軍產生畏懼心理。紅軍每到一地,群眾十室九空。毛澤東1928年11月在《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提到:“紅軍再度到寧岡新城、古城、礱市一帶時,有數千農民聽信反動派的共產黨將要殺死他們的宣傳,跟了反動派跑到永新。經過我們‘不殺反水農民‘歡迎反水農民回來割禾的宣傳之后,才有一些農民慢慢地跑回來。”“我們一年來轉戰各地,深感全國革命潮流的低落。……紅軍每到一地,群眾冷冷清清,經過宣傳之后,才慢慢地起來。”由此可見,當年紅軍所處環境之艱難。要改變這種艱難的處境,有效地反擊國民黨反動派對共產黨的污蔑和對群眾的欺騙,唯有加強政治宣傳工作。
在革命根據地創建初期,在中共黨組織和紅軍隊伍中,都普遍存在輕視宣傳工作的現象。為此,毛澤東于1928年10月5日在寧岡茅坪召開的中共湘贛邊界第二次代表大會的決議案中特別提出要重視宣傳問題。他說:“過去邊界各縣的黨,太沒有注意宣傳工作,妄以為只要幾支槍就可以打出一個天下,不知道共產黨是要在左手拿宣傳單,右手拿槍彈,才可以打倒敵人的。”到了1929年12月,毛澤東專門為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寫了決議,即古田會議決議,其中就有關于《紅軍宣傳工作問題》的報告。
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也要求紅軍必須加強宣傳工作。毛澤東認為“紅軍的宣傳工作是第一個重大工作”“由這個宣傳任務之實現,才可以達到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建立政權,消滅反動勢力,促進革命高潮等紅軍的總任務。”“若忽視了這個工作,就是放棄了紅軍的主要任務,就等于幫助統治階級剝削紅軍的勢力。”為此,必須廣泛宣傳共產黨和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動員蘇區軍民為粉碎敵人“圍剿”、保衛根據地而斗爭。而標語漫畫又是當時最方便、最廣泛和行之有效的宣傳手段,毛澤東曾說:“很簡單的一些標語、圖畫和演講,使得農民如同每個都進過政治學校一樣,收效非常之廣而速。”
蘇區標語漫畫形象生動,內容豐富,通俗易懂,讀來瑯瑯上口。它能夠根據不同的對象、時間、地點、任務要求等,有的放矢地開展宣傳活動。
一是針對不同對象制定不同的標語口號。如1929年4月,在贛南的于都縣城,紅四軍政治部發布了統一的《紅軍標語》。這些標語按不同的內容劃分為13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關的具有針對性的標語內容。到了1930年3月,在贛南大余縣,紅四軍又根據古田會議精神和新的革命形勢,對一年前頒布的《紅軍標語》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這些標語宣傳了反帝反封建主義,宣傳共產黨和紅軍的性質、中共的政策主張、土地革命和蘇維埃政權。此外,為了爭取白軍士兵拖槍倒戈投誠,還專門設計了許多針對白軍士兵的宣傳標語,號召他們向紅軍投誠。這些標語口號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對于揭露國民黨的欺騙宣傳、瓦解敵軍的斗志、削弱敵人的戰斗力起到了很強的宣傳效果。
二是圍繞共產黨和紅軍的中心任務開展宣傳。在蘇區創建初期,針對廣大群眾不了解共產黨和紅軍這一現狀,為了擴大政治影響,爭取廣大群眾參加和支持革命斗爭,張貼和散發了許多宣傳共產黨和紅軍的標語,例如:“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指導機關”“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工農革命軍是為無產階級謀利益的”“紅軍是為勞苦工農謀利益的先鋒隊”“建設工農兵蘇維埃政府!”“農民起來實行土地革命!”“農友們工農們快快聯合起來打土豪分田地”等等。這些標語針對國民黨反動派對共產黨的污蔑和對群眾的欺騙宣傳,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駁斥。通過這些宣傳,得到了蘇區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和支持。
三是根據群眾利益的實際需要開展宣傳。例如,針對人民群眾千百年來對土地的強烈渴望,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一切土地歸農民”“徹底平均分配土地”等標語;針對人民群眾想要當家做主的愿望,提出了“群眾們,你想得到太平幸福,只有建立蘇維埃政府!”“蘇維埃是窮人的政府”“打倒國民黨政府,建立工農兵政府”等標語;針對翻身后的群眾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的需要,提出了“設立農村學校,工農不要錢有書讀”“設立貧民學校,招收貧苦青年工農免費讀書”“青年工農要有受教育的機會”等標語。這些標語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聲,受到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
四是宣傳形式的藝術性、通俗性、戰斗性。蘇區標語宣傳工作非常講究藝術性,通過標語宣傳的方法和技巧,從而達到宣傳的效果。如1929年4月發布的《紅軍標語》,第一次在標語前特別寫了9條關于如何書寫標語的注意事項,對標語的書寫提出了非常明確而嚴格的要求。從現存的蘇區墻壁標語來看,由于注重了宣傳的藝術性,從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效果。
蘇區標語宣傳工作,產生于特定的時代與特定的環境。由于面對的讀者主要是廣大農村的老百姓,因此,許多蘇區標語大量使用了非常口語化、大眾化、鄉土化的百姓語言,為群眾所喜聞樂見。如:“窮人沒有飯吃到土豪家里去挑谷!”“歡迎白軍士兵的反水過來當紅軍!”“工人增加工資減少工作時間!”“學習蘇俄紅軍精神!無產階級只有分了田地,才有飯吃有衣穿!”等,這些標語通俗易懂,形象生動,而且有些還帶有鄉音語調,顯得樸實感人,一下子拉近了與普通民眾的心理距離。還有一些標語采用對偶、排比句式,如:“紅軍中官兵佚薪餉穿吃一樣,白軍里將校尉起居飲食不同!”“紅軍是工農的軍隊,白軍是軍閥的軍隊!”“窮人不打窮人,士兵不打士兵!”“白軍士兵替軍閥找出路,紅軍士兵替自己找出路!”等。這些標語用簡單明白的語言,將紅軍與白軍的區別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蘇區標語緊密配合革命斗爭的需要,集中代表了廣大工農群眾的根本利益,體現了他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戰斗性。如“實行無產階級領導民權革命!”“工農暴動起來分配田地!”“實行馬克思主義!實行共產主義!”“打倒帝國主義!”“共產黨是領導無產階級革命的黨!”“工農專政,階級斗爭!”“無產階級解放萬歲!”“打倒國民黨政府,建立工農兵政府!”等。
在蘇區的紅色標語宣傳中,還有許多宣傳對敵政策、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罪行的標語,如揭露“國民黨十大罪狀!”“暴動起來打倒欺騙工農國民軍!暴動起來殺盡貪官污吏!”“打倒背叛民權革命的國民逆黨!”“打倒英美帝國主義的走狗蔣介石!”等。其革命性極強,每一條標語都火辣辣地充滿著硝煙味,它讓貧苦民眾歡天喜地,它使階級敵人氣急敗壞。
蘇區標語的宣傳工作擴大了馬列主義、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影響,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啟發了群眾的覺悟,為蘇區根據地的創建、鞏固與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當年,標語和漫畫高密度、全覆蓋、多層次地滲入到中央蘇區多個可見的場所,是中央蘇區顯豁而強勢的宣傳利器。根據其物質載體、撰寫主體、使用文字、內容及形式的不同,中央蘇區標語漫畫呈現出了不同的面貌。漫畫作為中央蘇區最常見的傳播載體,傳播方式上契合了蘇區民眾的認知水平,對革命文化的傳播產生了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由于當時很少有拍攝的照片,所以,除標語外,很大一部分是用漫畫的形式來解讀文字,幫助蘇區群眾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紅軍的主張。于是,漫畫就成為當時特殊的宣傳手段。筆法稚拙、主題鮮明、寓意明確,是這一時期漫畫的一個顯著特色。比如,有一幅漫畫是行進中的火車,車頭插著紅色帶五角星的紅旗,車廂上寫著“創造鐵的紅軍,擴大江西紅軍”,以此號召來快速擴充高素質的紅軍。還有一面墻上畫了一只兔子和一只老鼠,兔子上方寫著“蔣介石是野地里的一只兔子”,老鼠上方寫著“馮玉祥是一只老鼠”,旁邊的文字寫道“老鼠說:小白兔,小白兔,你是我的哥哥,我是你的弟弟;白兔說:老鼠,老鼠,你的尾巴長,我的尾巴短,我不是你的哥哥,你不是我的弟弟。”這幅漫畫生動地表現了當時蔣介石與地方派系之間的微妙關系。還有兩幅漫畫,紅軍戰士將“國民匪黨”和“土豪劣紳”畫成一條狗,一條帝國主義的走狗。這些,都形象生動地揭露了反動派剝削、欺壓勞苦大眾的丑惡嘴臉。
蘇區標語漫畫大多是由一些普通的紅軍戰士創作書寫,也有一些是出自紅軍高級指揮員之手。這些漫畫內容豐富,淺顯易懂,既有對共產黨的性質、綱領、任務和對紅軍紀律的宣傳,也有對敵人丑惡嘴臉的辛辣諷刺,清晰的字跡、鏗鏘的話語和滑稽的繪畫,充分表達了對革命充滿樂觀的大無畏精神和真摯情感。
中央蘇區對稀缺的繪畫人才比較重視。1928年12月25日,毛澤東在一份報告中提到:“文字宣傳,如寫標語,也盡力在做,每到一處,壁上寫滿了口號,惟缺繪畫的人才,請中央和兩省送幾個來。”盡管當時蘇區的條件艱苦、人才奇缺,而且出版的也只是油印報刊或壁報,但新聞漫畫還是成了不可或缺的報道手段之一。老紅軍莫文驊將軍在《紅軍很重視美術工作》一文中就曾回憶道:“紅軍時代每個師都出版油印報紙,有報就有畫,紅七軍有兩個專門畫畫的同志,紅軍總政治部有好幾個……”當時還涌現出大批優秀的漫畫作品和工農兵作者,其代表作品如《紅軍的壯大》《支部應成為游擊隊中的火車頭》《選舉運動》等,無不體現出強烈的戰斗性。
1930年到1934年,正是中央蘇區最興盛,紅軍與白軍的“圍剿”和“反圍剿”斗爭最激烈的時期。紅軍利用標語漫畫這些強有力的宣傳手段,全方位的宣傳攻勢,使紅軍獲得蘇區群眾的廣泛支持。這些珍貴的文字和圖畫,從一個獨特的角度,真實地記錄了那些裹挾著風云和烈火的歲月,是中國現代歷史研究的重要原始資料。
蘇區紅色標語漫畫的主體部分是土地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是對那段血與火的歷史的真實反映。作為那個特殊年代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遺產,其核心和靈魂是在當時環境下孕育生成的一整套政治價值觀念。蘇區紅色標語所體現出來的價值范疇表明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廣大的革命群眾對政治價值理念的不懈探求。時至今日,通過對紅色標語的解讀,仍可以體悟到革命戰爭年代那些正確的政策策略所蘊涵的積極意義和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