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英
抗干擾: 一心飛架南北
鏡像一:小青去年參加高考,前三門考試都順利通過了,可在第四門考試時卻遇到了一個意外的情況:坐在她前面的考生做題速度特別快,并且翻卷子的響聲很大。“這么難的題她居然做得這么快”,小青一下子就慌了起來,心里開始不踏實了,并有意無意地關注其他同學翻卷子的情況。翻卷子的人一個接一個,于是小青更加緊張,無法集中注意力,許多公式和定理都無法運用自如了。
解讀:
其實,在每年的高考中,像小青這樣的人還真不少,他們總是盯著周圍其他人的行動,情緒受環境影響太大,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考卷上,給臨場發揮帶來了不良影響。要解決這類考生的問題,首先,我們要分析一下,他們在考場中容易受哪些因素的干擾?歸納起來不外乎這樣幾方面:
(1)受其他考生的影響。如一名考生問監考老師,第三題的答案在空白處沒有寫完,可以在旁邊的地方填補嗎?這本來是一個很普通的問題,可有的考生卻想“為什么我的答案沒有這么多”,并因此緊張起來。另外,其他考生提前交卷和翻試卷也容易使一些考生產生緊張情緒。
(2)受監考老師影響。一些考生對監考老師的言行往往特別關注,因此對答題造成了干擾,影響了考試成績。例如,當監考老師停在他們身邊時,他們以為老師在觀察他們做題,可能是某道題做錯了,老師才這樣認真地看;可當監考老師在別的同學身邊停留時,這些考生又覺得一定是那個同學答得不錯,老師在欣賞他的答卷,因此而變得緊張起來。這類考生總是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做題上,考試的時間就這樣被浪費了。
以上這些因受外界影響而造成考試失敗的人,究其原因,大多是缺乏自信所造成的。一般來說,容易分心的同學在生活中也常常爭強好勝,他們把考試當成是與其他同學一比高下的機會。正是因為懷有這樣的心態,他們很容易因一些風吹草動產生一種自我威脅感,就會形成諸如“別人答得快,只有我答得慢”等不合理的認知,從而造成緊張情緒。
要想在考場上克服精力分散,就要放棄與他人一比高下的錯誤考試觀。考試首先是自己與自己的比較,是一個人充分發揮潛能的過程。你成功的價值不是以別人的失敗為標準的,而是以自己正常發揮為標準的。一個人不是為了超越他人而活著,而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與目標而生活。保持一顆平常心,盡力而為才是正確的考試態度。
另外,在考場上如果你的情緒真的受到外界干擾時,要學會調整。例如,當監考教師站在你身邊時,客觀分析一下,我們就會想到,他不一定能看出你答題的好壞,因為,也許是一名英語教師在監考數學,也許是一個體育教師在監考語文,即便是本科目的老師,他也未必知道正確的答案。監考老師在你身邊停下來,可能是恰巧這時他走累了,想要停下來休息一下,也可能是卷面中的一些問題引起他的興趣,因此停下來看一下。如果監考老師確實影響到你的考試,你不妨維護自己的權益,提醒他一下,老師通常都會馬上注意自己的行為方式的。
如果在采用了上述方法后,你在考場上仍然因外界干擾而不能集中注意力,不妨采用下面的方法試一下,即當外界刺激對你產生影響時,你可以停下筆來探個究竟。例如,當老師站在你的身后時,你可以回過頭來輕聲問一下監考老師有什么事;當聽到其他考生翻卷子的聲音時,你可以抬起頭來看一看,確定一下他是否因為不會做而亂翻卷子。這樣找到問題的答案后,未知情況則會變為已知情況,無名的恐懼就會消失,你就可以認真仔細地答題了。
克難題:天塹變通途
鏡像二:小雯在考前給自己定下了“非清華不讀”的目標。她帶著這個目標走進了考場。在考試過程中,當遇到難題時,她頭腦中想的全是自己立下的誓言,結果因過度緊張而導致面對難題不知從何下手,最后,她的考試成績連重點線都沒能達到。
解讀:
學生在遇到難題的時候,一般都比較緊張,但不同的人緊張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同學適度緊張,這樣可以幫助他們集中思想,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理清思路,最大限度地解決難題。可有的同學,遇到難題就異常緊張,以致在考場上無法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緒和行為。他們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出現手和腿微微顫抖的現象,然后頭腦一片空白,想不起關于題目的任何知識。這樣的同學通常無法理清思路,雖然他們想要放下難題接著往下做,可心里卻始終惦記著那道題,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到下面的試題中去。
那么,如何改變畏懼難題的心理呢?
(1)考前應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像高考這樣大型的考試,可以說是對一個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綜合測試,遇到難題是很正常的,沒有難題反倒不正常。因此,在考前,考生必須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可以這樣想,如果所有的題都能順利解答,那考試還有什么挑戰性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才是一個成功者應具備的素質。
(2)考前適當調整動機水平。人的行為是受動機水平支配的,一個人的動機水平較低,那么就會降低其行動效果。相反,如果動機水平過高,則會使人處于一種高度的緊張狀態,也會影響其行動的效果。只有動機水平適中,人才會精力充沛,全面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因此,考生在考試前不能把目標定得太高,超出自己的實際能力,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3)學會分析自己認知中的不合理因素。考場上,當你面對難題產生不合理的認知時,應學會分析其中的不合理因素,一遇到難題,當你產生“別人一定都會,只有我解不出來”這樣不合理的想法時,你不妨分析一下自己在班級中的名次。如果你這一科成績歷來都不算很差,那么,當你在這一學科遇到難題時,別人也可能與你一樣覺得題目很難;如果所考學科恰是你的薄弱環節,那么遇到難題是很正常的,下一科別人也會遇到難題,這樣平均起來,你仍然處于班級中原有的位置,不會落后。所以,某一科中的某一道題沒有解出來,并不會對全局有太大的影響,而且因為你沒有在這道題目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反而有機會解答后面更有價值的題目,得到更高的分數。這樣想問題,在遇到難題時你就不會手足無措了。
(4)運用思維中斷法。一旦開始緊張時,你就停下筆,果斷地對自己說:“停!”同時緊握拳頭,這樣你可能會中斷原來的想法,待自我感覺好轉后,再迅速投入考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