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嚴琴
(荊州市中醫醫院護理部,湖北 荊州 434000)
黃連膏外敷聯合清熱外洗液治療下肢丹毒50例
李琳,嚴琴
(荊州市中醫醫院護理部,湖北 荊州 434000)
目的:觀察黃連膏外敷聯合清熱外洗液治療下肢丹毒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醫院收治下肢丹毒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兩組均給予青霉素靜滴,再此基礎上觀察組予黃連膏外敷聯合清熱外洗液外洗,對照組予50%硫酸鎂冷濕敷。治療1周觀察兩組療效。結果:治療1周后,觀察組顯效率(70.0%)優于對照組(3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有效率無統計學差異(28.0%vs24.0%P>0.05); 觀察組無效1例(2.0%),對照組無效率為3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8.0%,優于對照組(7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黃連膏外敷聯合清熱外洗液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丹毒皮疹,促進瘡面愈合,療效優于硫酸鎂冷濕敷方法。
丹毒; 黃連膏; 清熱外洗液; 硫酸鎂冷濕敷
丹毒是一種累及真皮淺層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為A組β溶血性鏈球菌,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寒戰、受累皮膚紅斑、皮溫高、局部水腫、觸灼痛,好發于小腿、顏面部。臨床上治療丹毒首選青霉素抗感染,西藥局部予硫酸鎂冷濕敷消腫,中醫治療丹毒主要予清熱解毒中藥外敷。我們將黃連膏外敷聯合清熱外洗液常規應用于下肢丹毒治療中并進行系統的護理,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下肢丹毒患者100例,均符合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1]。男59例、女41例,患者年齡范圍35~68歲。 隨機分為觀察組(黃連膏外敷聯合清熱外洗液治療)和對照組(50%硫酸鎂冷濕敷治療)各5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潰瘍面積等一般情況統計學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1)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青霉素640萬U靜脈滴注,1次/d。對照組在抗生素治療基礎上丹毒創面以50%硫酸鎂冷濕敷,1次/d,7d為1個療程。觀察組在抗生素治療基礎上用黃連膏外敷聯合清熱外洗液,清熱外洗液經我院自動煎藥機煎成每瓶500mL的中藥,將藥液250mL倒入盆內,另加入200mL的熱水以調節藥液量及溫度,以不燙手為宜。侵泡患肢,同時用紗布擦洗創面20min左右。黃連膏:黃連、黃柏、當歸等組成,經我院制劑室配制成膏體,涂以紗布,待創面外洗后外敷于患肢創面上,繃帶固定,1次/d,7d為1個療程。
2)療效評價 顯效:全身發熱癥狀消失,局部紅斑皮疹消退。有效:全身癥狀消退,局部紅斑皮疹癥狀未全消退。無效:全省發熱癥狀及局部紅斑皮疹無改善。顯效和有效均計入總有效。
治療1周后兩組患者癥狀體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觀察組治療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中醫辯證認為,丹毒為血分郁熱、郁于肌膚、外感風濕毒熱,或皮膚損傷、毒邪乘隙而入所致,故治療上主要以清熱解毒、燥濕瀉火為主[2]。目前西醫對慢性丹毒治療上主要以大劑量抗感染為主,但療效不夠理想,中醫藥治療急慢性丹毒效果確切滿意。清熱外洗液外洗可清熱祛濕、疏通筋脈、活血化瘀。黃連膏中黃連、黃柏、當歸等成分具有瀉火解毒、清熱燥濕、解毒療瘡、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3]。黃連膏中黃連具有瀉火解毒 、清熱燥濕的功效[4],現代藥理研究其主要成分黃連素,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寄生蟲作用,還能夠對抗細菌毒素,抑制鏈球菌活性,降低金黃色葡萄糖菌凝固酶、溶血素價效,降低大腸桿菌的毒力,加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有良好的抗感染、擴張血管的作用,能減輕局部紅腫,促進炎癥消退。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的功效,其抗菌有效成分及藥理作用與黃連大體相似。當歸具有補血、活血化瘀之功效,能擴張局部血管,改善微循環。亦具備減輕局部紅腫、促進炎癥消退之功效[5]。黃連膏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其有確切的抗鏈球菌療效,其中藥組方均符合丹毒中醫辨證治療原則,故最終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顯效率、無效率、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顯示黃連膏外敷聯合清熱外洗液治療下肢丹毒療效確切、應用方便、不良反應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護理上應做好床邊隔離,避免交叉感染,抬高患肢30°,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循環,有利于患肢炎癥腫脹恢復。患肢外洗時注意水的溫度,以45~55℃為宜,藥液溫度過涼降低藥物的吸收,影響效果。黃連膏外敷時注意以覆蓋創面及紅腫皮膚為宜,紗布覆蓋厚薄以3層為宜,注意觀察皮疹消退及皮膚過敏反應。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5.
[2] 李日慶.中醫外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89.
[3] 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119~166.
[4]楊桂染,李淑貞,劉娜,等.加味黃連阿膠煎劑對順鉑所致腎毒性大鼠腎組織MMP-9表達的影響[J].醫藥導報,2010,29(5):588~590.
[5]潘中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250~251.
[編輯] 一凡
2017-02-28
李琳(1975-),女,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護理管理工作;通信作者:嚴琴,2871437350@qq.com。
R248
A
1673-1409(2017)12-0006-02
[引著格式]李琳,嚴琴.黃連膏外敷聯合清熱外洗液治療下肢丹毒50例[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7,14(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