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群
(廣東省臺山市人民醫院 臺山 529200)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闌尾周圍膿腫的臨床效果對比
陳超群
(廣東省臺山市人民醫院 臺山 529200)
目的:對比闌尾周圍膿腫患者分別采用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進行治療的療效。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闌尾周圍膿腫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參考組和手術組,每組50例,參考組采用常規開腹手術方案治療,手術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方案進行治療,詳細記錄兩組的手術切口長度、操作時間和出血量等手術指標,與術后鎮痛藥物使用率、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住院天數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等術后指標。結果:手術組的手術操作時間和切口長度比參考組更短,P<0.05;手術組的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天數比參考組更短,P<0.05;手術組的術后鎮痛藥物使用率、并發癥發生率比參考組更低,P<0.05。結論:闌尾周圍膿腫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較傳統開腹手術更好,值得臨床借鑒。
闌尾周圍膿腫;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療效
闌尾周圍膿腫是臨床上的常見并發癥,主要由于急性闌尾炎患者漏診、誤診或治療較晚所造成[1~2]。外科手術是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的常用方法,而關于手術方案的選擇始終是廣大臨床醫師關注的重點。為了探尋科學有效的手術方案,我們選取了我院收治的闌尾周圍膿腫患者100例,分別進行腹腔鏡和傳統開腹手術,并作了相關參數的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闌尾周圍膿腫患者100例,按隨機雙盲分組法分為參考組和手術組,每組50例。參考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15~62歲,平均年齡(39.77± 9.63)歲;病程4~12 d,平均病程(7.73±0.75)d;膿腫直徑4.37~10.53 cm,平均膿腫直徑(6.71±0.34)cm。手術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16~63歲,平均年齡(40.13±9.08)歲;病程4~14 d,平均病程(7.91±0.62)d;膿腫直徑4.45~10.78 cm,平均膿腫直徑(6.83±0.29)cm。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入組標準(1)滿足闌尾周圍膿腫的相關診斷標準,并經相關臨床檢查確診者;(2)年齡不小于14歲者;(3)處于急性期者;(4)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1)年齡低于14歲者;(2)伴有嚴重心、腦、肝及腎等器官性疾病者;(3)臨床資料不完善者;(4)不配合本次研究者。
1.4 方法
1.4.1 參考組采用常規開腹手術方案,按照臨床常規操作作右下腹經腹直肌切口或麥氏切口,對膿壁進行鈍性分離后,對闌尾系膜與闌尾根部進行結扎,行荷包縫合,對闌尾殘端進行包埋,以大網膜對殘端進行覆蓋,常規留置引流管。術后常規給予抗生素抗感染處理,連續治療5 d。
1.4.2 手術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方案進行治療,全麻,行氣管插管,于患者臍上緣或臍下緣做一直徑1.0 cm左右的觀察孔,再在患者恥骨上陰毛區左、右側分別做1個0.5 cm的操作孔。體位選頭低左傾位,常規構建氣腹,控制氣腹壓力為12~14 mm Hg,用吸引器與腸鉗對膿腫進行鈍性剝離,經末端回腸開始朝盲部方向將被右下腹壁、盲腸、末端回腸及系膜包裹的闌尾膿液洗干凈后,對闌尾系膜進行電凝處理,對闌尾根部進行結扎并切斷。根據患者的創面滲血狀況確定是否給予腹腔引流。術后常規給予抗生素抗感染處理,連續治療5 d。
1.5 觀察指標詳細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切口長度、手術操作時間、手術出血量、鎮痛藥物使用情況、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住院天數和并發癥發生情況。1.6數據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對比手術組的手術操作時間和切口長度比參考組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對比(±s)
組別n手術操作時間(min)手術切口長度(cm)手術出血量(ml)手術組參考組50 50 tP 58.73±10.89 79.13±14.93 7.805 9 0.000 0 1.29±0.63 8.12±2.17 21.373 4 0.000 0 106.19±11.87 137.72±14.89 11.708 2 0.000 0
2.2 兩組患者的術后情況對比手術組的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天數比參考組更短;手術組的術后鎮痛藥物使用率、并發癥發生率比參考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術后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的術后情況對比(±s)
術后并發癥發生[例(%)]手術組參考組組別n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h)術后住院天數(d)術后鎮痛藥物使用[例(%)] 50 50 tP 10.97±3.37 26.13±5.12 17.488 6 0.000 0 7.73±3.19 12.73±4.39 17.488 6 0.000 0 4(8.0)24(48.0)6.515 2 0.000 0 2(4.0)11(22.0)39.682 5 0.000 0
闌尾周圍膿腫主要是由于患者闌尾穿孔或化膿性闌尾炎生成的膿液積累在闌尾四周生成膿腫而引發的并發癥,臨床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法包括保守治療與手術,保守治療需要患者長時間住院,還容易反復,所以多數患者還是選擇手術治療。
研究表明,采用外科手術方案治療闌尾周圍膿腫可達到一次性治愈的效果,有助于減少治療時間,避免感染源,并可減少保守治療產生的相關并發癥[3~4]。傳統臨床主要采用開腹手術方案治療該病,雖然可獲得較好的療效,但臨床經驗表明該術式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創傷,且患者術后恢復較慢,并發癥較多,故往往也不易被患者接受。隨著腹腔鏡技術的逐漸發展,經臨床研究表明,以腹腔鏡技術治療該病,能夠對患者的病灶進行直接的觀察,且有微創、切口小、術后疼痛程度輕、恢復速度快及并發癥少等優點[5~6]。本研究經過對比研究發現,手術組的手術操作時間和切口長度比參考組更短,P<0.05;手術組的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天數比參考組更短,P<0.05;手術組的術后鎮痛藥物使用率、并發癥發生率比參考組更低,P<0.05,與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7~8]。綜上所述,闌尾周圍膿腫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較傳統開腹手術更好,值得臨床借鑒。
[1]黃世旺,詹慶華.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闌尾周圍膿腫的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3,19(2):167-169
[2]汪志平,徐良志.彩超引導下穿刺引流加抗生素灌洗保留術治療闌尾周圍膿腫83例[J].臨床軍醫雜志,2013,41(3):249
[3]嚴波.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和闌尾周圍膿腫手術治療觀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0):106-107
[4]湯玉松.一期闌尾切除術治療闌尾周圍膿腫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8):98-99
[5]凌云志,李澤偉.三孔法腹腔鏡治療闌尾周圍膿腫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7):3052-3053
[6]鐘克力,陳杰,楊明利,等.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周圍膿腫的對比分析[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13,7(2):140-141
[7]趙強,劉承奎,崔慶.腹腔鏡在闌尾周圍膿腫治療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5,18(5):382-399
[8]鄭少峰,黃貴和,羅澤斌,等.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闌尾周圍膿腫效果比較[J].現代醫院,2015,15(12):71-72
R656.8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019
2017-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