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
一壺一詠·張鐵林、韋陀紫砂刻壺藝術展

開幕時間:2017年1月15日
展覽地點:榮寶齋大廈
主辦單位:藝術公社
本次展覽作品題材樣式新穎、構思巧妙,由書法家張鐵林先生和青年篆刻藝術家韋陀先生聯袂為大家帶來了書法、紫砂壺和紫砂壺全型拓片的立體式呈現的作品,令觀者耳目一新,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前來觀展。張鐵林先生以其在影視作品中飾演的眾多人物形象為全國觀眾熟知。近年來,他的書法作品也漸漸為人們所熟知,其作品風格鮮明、閑適散淡,且筆走龍蛇、行云流水,情趣高雅而又氣勢磅礴,具有非常深厚的傳統功底。青年篆刻藝術家韋陀先生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大展獲獎,并被多家藝術機構收藏。兩位藝術家聯袂打造的紫砂壺和拓片極具觀賞性和收藏價值。
迎雞年春聯展

開幕時間:2017年1月17日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博物
館、中國書法家協會
在春節到來之際千家萬戶書寫張貼春聯寄予新年美好愿望,是中華民族傳統習俗。展覽共展出58幅作品,字體豐富多樣,藝術風貌紛呈。諸位藝術家滿懷喜悅之情、運用手中之筆,書寫心中之聲。他們當中既有德高望重、德藝雙馨的名家,也有意氣風發、風華正茂的中青年才俊。無論是書寫端莊典雅、法度嚴謹的篆、隸、楷書春聯,還是揮灑行云流水、跌宕多姿的行、草書春聯,都體現著當代藝術家們的獨具匠心與別出心裁。客觀上展現了春聯這一傳統文化樣式在當代發展的成果。中國國家博物館表示,國家博物館是中華文化的“祠堂”和“祖廟”,一直以弘揚、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己任,同時關注現實中公共文化的發展。春聯作為一種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樣式,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性。該館在迎新年之際舉辦春聯展,既是一種文化普及,也是一種藝術傳承,用寫春聯、貼春聯的形式來表達心中詩意、表達未來理想、表達實現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愿望。
清寂鶩影—林風眠藝術精品展

開幕時間:2017年1月20日
展覽地點:北京畫院美術館
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土木建筑工程中,不僅能直觀、全面的向客戶展示工程效果,還能作為輔助工具被應用于建筑設計、建筑規劃、建筑成本計算等多個建設環節中,減輕人工負擔,提升工作效率。故,相關人員需重視對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并制定完整計劃,合理的將該技術與工程結構設計、施工模擬、成果展示、工程管理等多項工作相結合,提升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
主辦單位:上海市美術家協
會、上海中國畫院、中華藝術
宮、北京畫院
展覽匯聚了林風眠20世紀40至70年代精品36件,作品涵蓋了林風眠具有代表性的靜物、花卉、仕女、禽鳥、風景精品。展品大都源自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中國畫院、中華藝術宮收藏精品。北京畫院院藏的兩件作品也在展覽中首次呈現。歷史上,林風眠曾與北京淵源很深。他1926年從法國留學歸來之后,便擔任國立北京藝術專門學校校長兼教授,直至1928年被任命為國立藝術院(次年改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院長。北京期間首次聘齊白石擔任藝術專門學校教授,舉辦第一次個展,展出作品100幅,并組織其他大量美術活動。1963年,林風眠64歲時,“林風眠畫展”在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展出。之后,林風眠大型作品展便未曾亮相北京。2007年,值北京畫院、上海中國畫院建院50年,由雙方策劃的“雙星璀璨:齊白石、林風眠精品特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而這一次北京畫院美術館的展覽則是林風眠的大型個展五十余年來首次亮相北京。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說:“林風眠的藝術經歷了長久的誤解和忽略,他本人也遭受了長時期的孤獨和苦難……綜觀20世紀中國畫發展的幾條主線,林風眠先生無疑是另一條‘中西融合’路線上進行大膽實踐并取得了重要藝術成就和影響的20世紀的中國藝術大師。”
美在生活—全國寫生藝術展

開幕時間:2017年1月22日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館
盛世春光—江蘇省國畫院2017賀歲展

開幕時間:2017年1月24日
展覽地點:江蘇省美術館
主辦單位:蘇省文化廳
展覽展出了440余件書畫精品力作,將畫院丁酉年的第一場藝術盛宴裝點得格外五彩斑斕、生機盎然。在開幕式上,江蘇省國畫院聯合《現代快報》向16名省市級勞模、交警先進代表、感動江蘇人物、貧困家庭代表、交通行業先進代表、教師先進代表、參加過鹽城龍卷風救災的南京消防代表以及各行業的精英代表捐贈了慶賀新春的書畫作品,作品均由畫院在職書畫家精心創作,體現了江蘇省國畫院一以貫之的熱心公益、關注慈善、回饋社會的宗旨。江蘇省國畫院周京新院長在致辭中指出,江蘇省國畫院2017年將進一步加強藝術實踐與創作研究,繼續拓展畫院年展品牌內涵與外延,召開“金陵風骨其命惟新—‘新金陵畫派’暨江蘇省國畫院60年發展歷程學術研討會”、承辦“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及全國畫院藝術工作會議,同時要聚力人才培養,把專業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工程來抓,以此為抓手努力提升畫院藝術精品創作水平。
心香·飛夢—傅狷夫藝術世界特展

開幕時間:2017年2月23日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主辦單位:浙江省文化廳
為紀念傅狷夫誕辰107周年,展示傅狷夫的藝術成就和不平凡的藝術人生,表彰捐贈,促進海外書畫回流和文化藝術交流,特舉辦此展。展覽展示了傅狷夫的書畫作品和藏品八十余件及相關珍貴文獻。傅狷夫(1910-2007),祖籍杭州,是當代臺灣著名畫家和藝術教育家。1949年赴臺灣,他是開拓臺灣水墨新境的導師之一。2010年,傅狷夫先生家屬向浙江美術館捐贈傅狷夫書畫作品192件、印章135件及文獻,同年又捐贈陳之佛致傅狷夫手札69通及陳之佛作品。2015年底,浙江美術館成功從美國征集傅狷夫藏近現代書畫作品99件,包括任薰、于右任、徐悲鴻、黃君璧、豐子愷等書畫名家,這為拓展美術館征集渠道,吸引海外書畫回流,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范曾《中國畫研究法》學術講座在榮寶齋成功舉辦

2017年1月13日,繼《宇宙無限 初心不朽》主題講座之后,范曾先生再次蒞臨榮寶齋大講堂闡論《中國畫研究法》。范曾先生將中國畫的本質總結為“哲學的、詩性的、書法的”。他從中國古典哲學的方法論和本體論說起,談到“有無相生”、“知白守黑”,進一步闡述了在藝術領域東西方哲學思想的異同,最終把“依于仁”歸為藝術家應該孜孜以求的目標;其次,他認為中國畫是詩性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蘇東坡)、“思理為妙,神與物游”(劉勰);最后,書法是通向本體的簡潔明快、精審的語言。“以書為骨、以詩為魂”,這也是范曾先生的關于中國畫的八字箴言。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王濤致辭,學者代表萬俊人、邵盈午、劉波、薛曉源分別談了自己聆聽講座后的不同感受。同時,在講座開始前,北京市西城區地方稅務局授予范先生“榮譽納稅人”稱號并頒發證書。范先生向北京市地方稅務局贈送了他題寫的“北京財稅博物館”匾額。
洪亮美國講學受歡迎

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書畫篆刻家洪亮先生在美國訪問期間,應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孔子學院邀請,先后為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書法選修課,以及該大學孔子學院的中國文化活動項目、孔子課堂及本州中文項目的高中師生,該州visitor高中高一、高二學生,該大學孔子學院所屬孔子課堂中文教師分別講授中國書法藝術、漢字造字法(六書)、漢字字體流變,以及書法與哲學、文化等方面的講座。每一次講座或授課,都得到熱烈歡迎。許多美國學生和老師聽了講座和授課后都說:“洪亮先生的講座,使我們對中國文化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孔子學院范妮副院長稱贊:“洪亮先生深入淺出的講座和授課,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別是他那正、草、隸、篆、行五體精湛的書法藝術和廣博的文字學和文學知識,使美國學生大大開闊了眼界。衷心感謝洪亮先生為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藝術所作出卓有成效的無私的貢獻!”
根據新聞出版總署《關于開展新聞記者證核發情況自查工作并重申有關規定的緊急通知》(《2009》299號)、《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關于2009年換發新聞記者證的通知》、《關于期刊申領新聞記者證的有關通知》、《關于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單位申領新聞記者證的通知》要求,我社已對申領記者證人員的資格進行嚴格審核,現將我單位已領取新聞記者證人員名單進行公示,公示期2017年3月1日-3月7日。
已領取新聞記者證名單:康守永 任軍偉
舉報電話為:010-83138953
責任編輯: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