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會。日媒:中國人陷“中年危機”的原因
壓力山大,中年人的生活需關注。
日本《鉆石周刊》發表文章,20多歲面臨與中年人一樣的重壓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論語》中的話。但如今的中國未必如此,似乎有的人年過四十“依然迷惑”。
中國正成為壓力山大的社會。尤其是35至40多歲的中堅層,壓力很大。事實上,中國抑郁癥患者正不斷增加。
中國人陷入“中年危機”的原因有3個。一是工作。人到中年,會遇到兩大“瓶頸”:“能力瓶頸”和“晉升瓶頸”。有人因此另謀高就,有人因壓力大而把身體搞垮。
二是子女教育。許多中年人的小孩正在念初中或小學。在中國,學歷高低對將來就業影響很大。中年父母往往為孩子到哪所學校念書煞費苦心。
三是經濟。如今中國人的收入增加,月入萬元并不新鮮。但物價上漲讓人感覺不到收入的明顯增加。尤其是大城市的中等收入階層,都有“跟富人相比自己很窮”的意識。人們的需求變得多樣化、高品質化。
中國的“中年危機”正擴大至年輕層。最近,中國網站上常出現“25歲中年危機”的說法,盡管這個概念被一些網民否定,但至少說明年輕人面臨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也很大。原因是人們往往將有錢有地位等作為“衡量成功的標準”。受中國現代化和信息化的影響,“成功的標準”越來越多,年輕人愈加容易陷入“中年危機”。
2, 經濟。美媒:中國工廠獨自制造下一個必備設備
中國的制造業能力漸強。
彭博社報道,數十年來,中國多數合同制造商一直滿足于制造由全球科技大公司設計的精巧設備。如今,它們打算尋找企業家、自行設計,以期找到下一個必備設備。
廣州一些工廠正在弱化風險投資公司的傳統角色,轉而自行承擔研發新產品的風險。它們通過貿易展會或其他渠道尋找創意,再通過內部團隊打造原型產品并進行測試,進而小批量生產試探市場反應。
隨著特朗普努力平衡美中貿易,中國的電子工廠不斷調整適應。目前,電子廠家分類很多,例如:電子器件制造的,規模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就有1500多家左右
專家認為,支持初創公司或許是應對挑戰的一個方式。這股風潮在華催生了大量新鮮設備的出現,如藍牙揚聲器、可以剃須的智能手機等。其中大多數或許遭遇失敗,但中國的制造商們只需少數產品打開市場,冒這個風險便值得。
中國工廠開始認真看待初創公司的項目,而過去它們甚至都不會瞧一眼。你用的下一個炫酷電子產品可能不僅僅是中國制造,還是中國設計。
3,生活。日媒:中國人舌尖讓挪威水產業成經濟支柱
巨大的中國市場是不容忽視的。
據日本《富士產經商報》報道,挪威水產業向中國市場投去了熱烈的目光。
挪威去年底時隔六年與中國實現了關系正常化。今年4月,挪威首相索爾貝格率領代表團訪問中國。同月21日,兩國簽署了食品進出口協議。以此為契機,挪威將引以為傲的水產資源大西洋鮭魚推銷給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中國。
報道稱,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全世界對富含蛋白質的鮭魚的關注程度大大提高。挪威是世界最大的大西洋鮭魚繁殖國。隨著中國等新興國家的魚類消費量不斷增長,挪威開始大力推動對新興國家的水產出口。
大西洋鮭魚在中國市場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提高。那位基金公司經理透露:“挪威水產公司耕田公司與中國最大的電子交易商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推進的三文魚網上銷售等業務正迅速發展。”
報道稱,挪威水產業之所以到中國的巨大市場尋找出路,其背景在于水產品價格下跌。反映挪威生鮮大西洋鮭魚價格的指數在過去5年上漲了400%以上,但自今年年初以來呈現下跌趨勢。
4, 生活。印媒:中國首次披露瑜伽熱潮規模
瑜伽正呈現出爆炸式迅猛增長勢頭。
《今日印度》雜志對“中央王國”近來的瑜伽熱潮首次發布官方研究報告顯示,“年輕、女性、富裕和生活在大城市”是中國大多數瑜伽練習者的共同特征。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瑜伽行業發展報告》首次披露這股熱潮的規模及其在中國各地的普及度:從南方的廣東省到東北三省,中國城市涌現出1.08萬所瑜伽培訓學校和數百萬主要為女性的練習者。
“這是有關中國瑜伽現象的首份藍皮書,研究結論頗具說服力”,參與撰寫該報告的中國社科院資深研究員張永健表示。“我們發現瑜伽流行度與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他說。其中,一項關鍵發現是城市人均收入與瑜伽培訓學校數量之間的關系,例如京滬粵等省市的瑜伽練習人數最多。
上述發現在人們預料之中,但該研究還發現一種有趣“反常”現象:并非中國最富裕地區的東北三省反而成為瑜伽練習熱點地區。在他看來,這可能與中國各地對東北年輕女性的普遍印象有關,“極具健康和愛美意識,因此為健身而練習瑜伽。”另外一種關鍵發現是25歲至40歲的年輕女性在中國瑜伽練習者中占據壓倒性多數,“這是中印瑜伽練習者之間的重要區別,印度有許多男性練習者”,張說。印度涌現出大規模的在線瑜伽產業,但如今許多中國瑜伽老師正在提供實體培訓課堂甚至智能手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