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營
(河南省弘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南鄭州450000)
基于過程控制理念的改擴建工程路面質量控制
于營
(河南省弘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南鄭州450000)
建設工程質量控制的關鍵在于過程控制。河南連霍高速洛三段改擴建工程項目里程數大,技術難度高,在建設初期項目公司即樹立了高度的質量意識,根據質量控制要求,提出了基于過程控制理念的路面質量管控辦法,顯著提高了路面施工質量。
高速公路;改擴建;質量控制;過程控制
連霍高速公路洛陽至三門峽(豫陜界)段改擴建工程起于洛陽繞城高速公路與連霍高速公路相交處,止于陜西省潼關至西安高速公路起點,全長約195km。連霍高速洛三段改擴建工程是迄今為止河南省內一次性投資規模最大、地形最復雜、技術難度最高的山區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弘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全過程質量控制為核心,加強工地標準化建設,聚全省交通建設寶貴經驗,打造了高速公路改擴建品質工程。
結合項目所處位置及其特點制定了《連霍高速洛陽-三門峽(豫陜界)段改擴建工程路面工程質量控制實施辦法》,對水穩基層、瀝青面層和透、封、粘層的施工工藝提出了更符合實際施工的指導意見。統一了標準,規范了各標段施工,做到有據可依,有方可循,也為質量檢查與驗收奠定了方向。
良好的施工質量,離不開過硬的施工工藝。在路面施工過程中,項目公司深刻認識到施工工藝水平對施工質量的影響,尤其是改擴建工程,涉及新建和新舊搭接路段,加強施工工藝控制尤為重要。
(1)新建路段要求各路面標段現場施工從拌合到碾壓施工工藝基本按照試驗段總結要求進行,并針對細節部分如料車裝料順序按照“前、后、中”進行,避免離析;壓實工藝方面在保證面層混合料在最佳溫度下得到有效壓實,適當減少鋼輪壓實次數,增加膠輪壓實次數,保證了鋪面的壓實度和平整度。
(2)明確雙拼段新老路拼接工藝。雙拼段新老路結合位置路面質量控制是該項目的重點也是難點,主要體現在新老路結合的整體性和密水性。在施工前進行施工方案研討,在圖紙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優化,以達到新老路結合緊密,整體受力,接縫位置良好密水性的要求。同時在外觀方面要求做到“看得見摸不著”。具體拼接工藝如下所述。
2.1 水穩基層搭接
(1)將舊路土路肩、邊部路緣石挖除,露出舊路水穩底基層、基層及瀝青各結構層。
(2)根據設計施工圖紙要求,將水穩底基層(20 c m厚)與水穩下基層(17 c m厚)銑刨成垂直向下的界面,接著往舊路里面將水穩上基層(17 c m厚)銑刨成寬55 c m的臺階,接著將瀝青層銑刨成寬25 c m的臺階。
(3)各搭接臺階形成后,開始處理各接觸面質量,若原高速公路底基層、下基層之間存在夾層土、松散部分,必須將夾層土清理干凈,將松散部分挖至骨料密實界面,如形成凹面,立模后用C15混凝土補強,通過補強有效地避免了基層松散、整體性差的現象。
(4)在新路底基層施工前,需在縱向搭接豎直面撒水泥漿,以便新老底基層得以有效結合。對底基層要嚴格按照試驗路段擬定的施工參數進行施工。底基層施工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基層施工。
(5)在新路下基層施工前,同樣需要在縱向搭接豎直面撒水泥漿,在底基層頂面噴灑水泥凈漿,以利于水穩層層間連接質量。
(6)在下基層施工完成后,根據施工圖紙設計的臺階位置、尺寸用銑刨機將舊路上基層、各瀝青面層需挖除的部分進行銑刨。

圖1 鋼筋網片鋪設實景
以上措施有效地保證了基層粘結緊密,具有良好的整體性和密水性。
2.2 瀝青面層搭接
(1)接著在水穩上基層上攤鋪ATB-25瀝青下面層及A C-20C瀝青中面層。在下面層、中面層縱向之間,設置瀝青止水帶,高度為相應層高,止水帶厚度規格為5 c m。止水帶的設置避免了接縫位置滲水嚴重的現象,降低水損害。
(2)在下面層、中面層鋪筑完成后,中面層頂面標高與舊路頂面標高一致,接著在中面層頂面鋪筑4 c m厚A C-13C瀝青上面層。在舊路病害處理完成后,鋪筑舊路頂面4 c m厚A C-13C瀝青上面層時,需將新路與舊路上面層拼接處的新路上面層邊部切割10 c m,以便于拼接縫拼接緊密。施工時需在接縫處放置瀝青止水帶,見圖2所示。
通過細化施工工藝,針對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優化施工方案提出改進措施。明確了各項工序的施工過程,為過程施工指明方法,尤其是雙拼段新老路拼接工藝,為整體路面施工質量的提高提供了技術保障。

圖2 止水帶鋪設實景
標準化建設是建設品質工程的前提條件,也是進行項目過程控制的主要環節之一,因此對該項目的標準化建設提出了深化、細化的要求,主要包括料場建設、水穩瀝青拌合樓建設、試驗室建設、現場施工機械設備等方面,見圖3、圖4所示。從場地硬化、覆蓋大棚到儀器設備的工作能力配備數量均作出明確要求。同時設立獎懲機制,各標段嚴格執行,施工標準化建設成效顯著。

圖3 料場覆蓋大棚實景

圖4 上料斗覆蓋大棚實景
4.1 加強日常施工巡查
施工質量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關鍵之一,加強日常施工巡查,能夠充分掌控施工動態。日常巡查工作主要從細節入手,對水穩基層、瀝青面層施工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巡查。對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予以指出。通過日常施工巡查,有效地解決或改善了拌合樓等溢料現象,穩定了混合料級配;優化了混合料配比設計及現場攤鋪壓實工藝,保證了鋪面的均勻性;提高了日常檢測工作強度,避免了工程實體質量隱患,真正做到貫穿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
日常施工巡查的重點主要包括水穩基層施工、瀝青面層施工兩大方面。
4.1.1 水穩基層施工巡查
(1)拌合樓巡查。拌合樓巡查主要對水穩拌和樓配合比和混合料含水情況進行檢查,以控制混合料的生產配比。
(2)試驗檢測。試驗檢測包括后場水泥劑量檢測、混合料級配檢測、現場壓實度檢測、含水量檢測、混合料級配檢測、芯樣厚度和完整性檢測。
(3)施工段落施工前準備情況,包括底基層施工前的灑水潤濕,基層施工前的界面清掃和水泥漿灑布等情況。
(4)現場施工工藝巡查,包括檢查機械設備數量、型號是否滿足要求,攤鋪機參數控制、壓路機碾壓工藝等。
(5)混合料級配和鋪面檢查,檢查混合料攤鋪的級配情況,粗細程度,離析情況,彈簧情況等。
4.1.2 瀝青面層施工巡查
(1)瀝青拌合樓巡查。對瀝青拌合樓的巡查主要是對混合料配比進行巡查,包括礦料和瀝青用量比例。同時,觀察不同熱倉料的溢料情況,回收粉的利用和排放情況,混合料出料溫度,并目測混合料的級配和瀝青用量等。在攤鋪結束后,通過調取打印記錄,分析拌和樓各熱倉的波動情況。
(2)試驗檢測。瀝青混合料的抽提篩分,檢測混合料的級配和油石比,室內混合料的試件成型結果,檢測混合料的體積指標是否滿足設計要求,以及其變異程度。瀝青路面取芯,檢測其攤鋪厚度和壓實度,平整度、滲水系數、摩擦系數等指標檢測。
(3)施工段落施工前準備情況,包括透、封層準備情況,粘層灑布情況,下承層的污染情況,取芯洞的填補情況,模板支設情況等。
(4)施工工藝巡查。包括檢查機械設備數量和型號是否滿足要求、攤鋪機參數控制、混合料各環節溫度控制、壓路機碾壓工藝等。
(5)混合料級配和鋪面檢查。檢查混合料攤鋪的級配情況,粗細程度,鋪面狀況(離析、泛油等)。
4.2 提高工地試驗室管理
項目公司根據各階段施工需要,對施工單位技術人員進行了專門的培訓講座,使他們的技術和理論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同時在日常試驗和巡查過程中,對試驗人員的試驗操作進行了指導,使他們試驗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統一規范了試驗臺賬、資料的格式內容,并組織標準化學習,從而使試驗室內部管理運作效率顯著提高,避免了試驗工作延誤、拖拉,不能有效指導施工的現象。
4.3 開展月度履約考核
項目公司為提高工程質量,基于理念過程控制,開展了月度履約考核工作,主要從原材料抽檢、料場和拌合站建設、實體質量檢查、進度資料檢查等方面配合業主開展履約檢查工作,并且派經驗豐富的試驗人員監督抽檢原材的試驗,進行試驗數據匯總和分析。同時在日常巡查過程中,對遇到的情況進行分析匯總,并對施工單位提出整改建議和要求,以及提出下一步需開展或注意的事項。
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深化過程控制,層層把關,逐步控制,整體路面實體質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5.1 水穩基層芯樣完整性
水穩基層三層粘結緊密完整成型是河南省質監站水穩基層驗收標準之一,通過現場取芯檢測,全部滿足要求,且芯樣骨架密實,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見圖5所示。

圖5 芯樣完整密實之實景
5.2 面層壓實度與厚度
面層壓實度與厚度是衡量工程質量的關鍵因數之一。根據規范要求,隨機抽取2km上面層10個點進行檢測,其壓實度與厚度均滿足設計要求,見表1所列。
5.3 面層平整度
路面平整度是衡量施工整體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提高行車舒適性和安全性重要指標。根據規范要求結合指導文件,隨機抽取1km使用連續平整度儀進行檢測,經檢測平整度指標均低于1.0 mm,見表2所列。

表1 現場芯樣壓實度及厚度檢測結果一覽表

表2 上面層平整度檢測情況匯總表
連霍高速洛三段改擴建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深化過程控制理念,細化過程控制內容,通過定制質量實施控制辦法、控制施工工藝、強化標準化建設、注重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等一系列措施,全面促進了路面施工質量的提高。
U418.8
B
1009-7716(2017)06-0163-04
10.16799/j.cnki.csdqyfh.2017.06.047
2017-02-28
于營(1972-),男,河南鄭州人,高級工程師,從事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