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神青

初夏的雨后,天空總是那樣的清新和明艷。
在位于重慶江北嘴一棟高樓的家里,王誠走到陽臺,端起相機,“咔嚓咔嚓”按下快門。
相機鏡頭里,一棟棟大樓高聳入云。王誠忍不住仰頭驚嘆:“變化太大了!”
五年前,在這里土生土長的王誠離開重慶去廣州闖蕩時,還望著一江之隔的朝天門慨嘆:“和對面相比,這邊就是塊荒地?!?/p>
而現在,江北嘴在他眼里已是大都市模樣:“這里已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戰略金融中心,眾多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落戶于此,被稱為重慶的‘陸家嘴。”
在為創業項目在重慶各區縣調研一番后,王誠更是驚嘆不已:“別說江北嘴了,奉節的新城、巫山的濱江路……處處都已脫胎換骨。”
王誠不知道的是,過去五年,特別是市第四次黨代會召開以來,這座內陸城市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引領下,務實進取,開拓創新,奮發有為,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出了堅實步伐。
經濟實力大幅提升
2016年11月8日,重慶第六個自主乘用車品牌“比速”在渝正式發布。
在此之前,源自重慶本地企業的自主乘用車品牌,已有長安、小康、力帆、斯威、幻速五個,重慶也因此成為國內自主乘用車品牌最集中的城市。
汽車產業作為重慶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發展迅速。
目前,重慶已建立起從研發、測試到零部件制造、總裝、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形成12家國內外知名廠商加上千家零部件配套企業集聚發展的汽車產業集群。
而在一年前的2015年11月9日,總投資100億元的智睿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與巴南區正式簽約,落戶巴南區麻柳鎮,這意味著重慶離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生物醫藥產業是重慶市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早在2014年,市委、市政府在結構調整、動力轉換上下好“先手棋”,確立了集成電路、液晶面板、機器人、生物醫藥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培育新動能。
目前,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喜人,2016年全年產值超過2700億元。
傳統支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發力,為重慶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過去五年,市委、市政府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通過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細化各功能區域產業布局和產業禁投清單;拓展內陸開放通道、平臺、功能和開放型制度體系,融入全球產業版圖;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深化改革,重構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和區域性航空樞紐,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換發展動力,從而推進了重慶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2016年,重慶實現工業總產值2.6萬億元。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3%;實現規模工業利潤1600億元,增長12%;地區生產總值17558.76億元,人均GDP達到57902元,增長9.6%,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在經濟保持較快增速的同時,重慶的區域發展空間布局、經濟發展動力、產業結構、投資結構和效益結構都得到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呈現出“一快五優”的好勢頭。
文化建設步伐加快
“重慶的文化味道越來越濃了!”近日,從南京趕來重慶參加校友會的劉先生這樣感嘆。
“十幾年前,我在重慶讀書。那時候,感覺重慶除了山多、美女多,還有就是打麻將的多。重慶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卻沒有一個像樣的美術館、科技館,甚至連一個像樣的歌劇院也沒有。但這次回來,發現重慶大變樣了!”
這個變化來源于近幾年重慶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和對文化體制的改革。
2014年7月25日,全市文化工作座談會召開,市委書記孫政才在座談會上強調,重慶要牢牢把握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動重慶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科學發展、富民興渝”提供強大支撐。
一年后的2015年6月,市文化委系統召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明確了包括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在內的34項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工作任務。
2016年3月24日召開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文化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第八次會議又明確提出,統籌推進各項改革重點任務,推動全市文化體制改革取得新成效。
正是這一系列要求和改革,促使全市文化建設的思路更加清晰,文化事業得到繁榮發展,也讓更多的重慶人享受到越來越多的文化成果。
2017年4月28日,下午兩點,九龍坡區走馬古鎮,武廟戲樓茶館里,40多名觀眾正興致盎然地觀賞一場精彩的故事會。
臺上一張桌子、一把扇子、一張嘴,笑談人間酸甜苦辣,戲說天下是非恩怨;臺下聽眾個個如癡如醉、意猶未盡。
讓全市城鄉廣大群眾更多更好地享受精神文化生活,是全市文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樣的文化活動,近年來在全市各區縣鄉鎮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此外,全市各區縣還注重文化品牌塑造,銅梁、豐都等十多個區縣創辦了特色濃郁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節會。大足石刻、梁平燈戲、秀山花燈等,都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天天有活動、月月有演出、節日有慶典、人人都參與、無處不歡樂?!蔽迥陙恚貞c人早已從各種文化活動的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并在參與中獲得極大的精神享受和滿足。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10畝葡萄園,年利潤8萬多元,再加上50多畝中藥材,今年的收入應該很可觀!”
2017年4月下旬,奉節縣吐祥鎮雙河村四社種植戶柳教碧自豪地說。
五年前,柳教碧告別打工生涯,攥著辛苦積攢的1萬多元錢回到家鄉,打算種植葡萄和中藥材。
但是,柳教碧手里的資金遠遠不夠,她聽說縣里有扶貧資金互助會,便前去聯系。沒多久,她就在無抵押物的情況下,獲得貸款1萬元。
柳教碧用這2萬元購買了種苗,走上創業之路。
五年間,柳教碧通過不斷擴大規模,已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種植戶。其間,縣里的扶貧互助資金也一直相助,累計給她提供貸款40多萬元。而她把種植的葡萄和中藥材賣了錢,馬上就還貸款,從不拖欠。
在奉節當地,依靠小額信用貸款脫貧致富的農民還有很多。
市第四次黨代會召開以來,重慶以秦巴山區、武陵山區等連片貧困地區為重點,大力開展扶貧開發工作,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有所提高,貧困地區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完善。
民生工作聯系著千家萬戶。重慶確立民生工作“五個堅持”原則,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滾動實施重點民生實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
在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的同時,全市教育、衛生、體育等事業持續進步,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鄉社會治理不斷推進,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明顯提升。
每個月26日,是渝中區上清寺路社區嘉西村居民議事會開會的日子。
會上,議事會成員將平日收集到的居民議題在會上進行公布,聽取居民對社區管理的新看法。
2012年,重慶市民悅社工中心派駐專業社工進入嘉西村,開展以促進居民自治為核心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
專業社工的介入,讓嘉西村居民議事會成立起來,在社工的幫助下,社區的治理逐漸走上了正軌。
作為在全市率先引入專業社工服務機構的區域,渝中區在社區居民融入、糾紛調解、老年人關懷、矯治幫教等領域開展社工服務,受到社區居民的廣泛好評,為全區社會工作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在巫山縣,長江兩岸不少地方都是荒山,又屬于巖溶地區,土層薄,暴雨沖刷破壞力強,久而久之導致石漠化。
對于這些,勤勞的巫山人自有辦法:鋼釬開山、背土上山、引水進山;道路、溝渠、蓄水池配套;山頂種植生態林,山腰土壤好的地方種上小果樹。
“你看,村里處處種了樹,亂石崗成了綠色莊園。”巫山縣巫峽鎮桂花村村支書黃宗鼎說。
“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與林地改造并舉,實現荒山植綠又致富?!蔽咨娇h林業局局長熊平說。目前,巫山已實施三峽庫區生態屏障區植被恢復建設29萬畝,完成石漠化綜合治理16萬畝,巫峽鎮、曲尺鄉、大昌湖萬畝生態林三個生態片區相繼建成,數萬村民獲益。
同時,巫山縣每年都要舉行幾次大規模植樹活動,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每座山頭綠起來。
經過多年努力,巫峽和大寧河兩岸的10萬畝百里紅葉長廊已見雛形,游客可以欣賞到人工種植與天然生長相映成趣的紅葉景觀。
為保護城市綠肺,巫山縣還忍痛割愛:拒絕污染企業入駐,關閉全縣唯一的火電廠及6家水泥廠;2016年11月底,9萬噸及以下煤礦全部關閉退出,去產能115萬噸。
如今,巫山縣空氣質量的優良天數常年保持在340天左右,森林覆蓋率56%,森林蓄積量575萬立方米。“山好水好,生態巫山”,已經成為巫山縣的金字招牌。
巫山縣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改善,只是全市不斷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一個縮影。
市第四次黨代會召開以來,全市各地以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等國家林業重點工程為抓手,大力開展生態治理和修復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截至目前,全市森林面積超過35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5.4%;努力實現以林養水、以水保濕,著力構建安全健康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
在推動大生態保護的同時,重慶還統籌推進“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 環保五大行動,其中“藍天”“碧水”“寧靜”行動以主城區為重點,“綠地”“田園”行動以區縣農村為重點,這也是重慶近年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部署。
未來幾年,重慶還將進一步完善濕地保護體系,新建濕地自然保護區4個,新建濕地公園20個,使濕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黨的建設穩步推進
2017年2月初,十二屆江北區紀委二次全會現場,特邀監督員謝小勇受邀上臺,隨機抽取了5名黨組織負責人和2名紀檢組織負責人,在全會現場述責述廉并接受質詢評議。
除了述責述廉對象隨機抽取,連質詢的問題都隨機從題庫里抽取。
“這是一種很好的倒逼。因為不知道現場誰會被抽中,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做足了功課?!惫毅值傈h工委書記廖光洪說,“雖然壓力很大,但對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利于‘兩個責任落到實處。”
江北區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弋渝生說:“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沒有看客,通過隨機抽選,倒逼全區83個單位的黨政主要負責人真正把責任扛在肩上、記在心上?!?/p>
這同樣只是一個縮影。全市通過質詢評議、制度建設,考責、問責、追責,將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層層壓實。
2017年2月,作為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具體舉措,市委印發《重慶市實施〈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辦法》,從制度層面為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開列管黨治黨責任清單,規范問責工作,釋放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的強烈信號。
而2012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更是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始終把黨建工作放在大局中、擺在突出位置來謀劃推動,真正把擔子擔起來,把該管的事管起來。對黨的領導弱化、管黨治黨不嚴不實、“四風問題”和腐敗問題頻發、巡視整改落實不到位的,綜合運用批評教育、誡勉談話、通報批評、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方式,通過嚴肅問責,推動責任落實。
此外,市委還清醒意識到,有了思想認識的提高,才會有行動的高度自覺。通過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重大政治責任。
通過一系列學習教育,全市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和黨性修養進一步增強,“忠誠、干凈、擔當、實干”成為越來越多黨員干部的自覺共識。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渡,勇進者勝。
過去五年,重慶收獲良多,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未來五年,重慶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強化改革、開放、創新動力支撐和法治保障,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努力讓城鄉居民生活更加美好;并將朝著決勝全面小康、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全市一體化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加快建成城鄉統籌發展的國家中心城市努力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