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晉意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監督是權力正確運行的根本保證。會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以下簡稱《監督條例》),是加強自身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保障,是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大舉措。《監督條例》是黨內監督的基本法規制度,是新形勢下強化黨內監督的根本遵循,需要全黨嚴格遵守執行。基層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需不斷增強監督制度的基層執行力,切實把中央決策、市委部署落實到基層,切實把監督責任落實到基層每個組織每名黨員。
修訂《監督條例》夯實黨內監督制度基礎。我們黨歷經苦難而輝煌,黨內監督發揮了重要作用。2003年制定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是第一部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黨內監督法規,具有突破意義和昭示作用。隨著形勢發展,監督制度操作性和實效性不強等問題逐步顯現,需要修訂《監督條例》明確責任、完善制度,推動管黨治黨由寬松軟走向嚴實硬。修訂的《監督條例》突出“監督難、難監督”的問題導向,圍繞權力、責任、擔當設計制度,務實管用,兼顧必要性和可行性。《監督條例》既明確監督無例外、無禁區,又要求堅持民主集中制,依規依紀監督;既要求黨員個體自律、黨內自律,又明確外部監督、制度他律;既要求監督全覆蓋,又明確突出“關鍵少數”重點;既明確遵守黨章黨規,又要求模范遵守憲法法律,特別是專章規定中央組織及成員以身作則、以上率下,體現了法治精神和現代治理理念,體現了我們黨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進一步夯實了黨內監督的制度基礎。
《監督條例》有效實施體現監督制度執行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黨章先后制定修訂若干準則、條例、規定、規則,黨內監督配套制度不斷完善。八項規定精神貫徹執行,全面從嚴治黨加快推進,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特別是六中全會以來,《監督條例》等制度執行力切實加強,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積極實踐,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有序推進,黨內監督更加明確具體、更加較真逗硬、更加嚴緊實,“四個自信”更加堅定,“四個全面”協調推進,黨和政府公信力切實提升。從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內監督的決策部署到制度執行、實際成效,從頂層設計到市區部署,從自覺自律自信到公信力不斷提升,特別是中央以上率下、向我看齊的示范引領,體現了我們黨更大的政治自覺和政治自律,充分體現了監督制度的約束力、執行力。
加強黨內監督重在提高基層執行力。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加強黨內監督是全黨的共同任務,必須全黨一起動手。市委四屆十次全會強調,各級黨組織必須把加強黨內監督的責任扛在肩上、落到實處;各級領導干部要正確對待監督、主動接受監督,習慣于在監督下開展工作。武隆區委多次要求堅持“十個務必從嚴”,黨員干部要爭當“武隆先鋒”。高層制度設計、市區決策部署,需要基層黨組織貫徹落實。基層各級黨組織及每一名黨員,特別是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需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切實增強黨內監督制度的基層執行力,不斷提高基層工作實效。作為基層檢察院領導干部,要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全面從嚴治檢,不斷增強監督制度的基層執行力、檢察執行力,切實“把案件辦準辦好、黨建抓細抓長、隊伍帶精帶強、工作做實做穩”。一是嚴于律己、自覺接受監督,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二是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抓黨建帶隊伍,強化自身監督,確保政令、檢令暢通,確保檢察隊伍自身正、自身凈、自身硬;三是依法忠實履行檢察監督職能,敢于監督、規范監督、依法監督,不斷提高法律監督質效水平,彰顯和促進黨內監督等監督作用的充分發揮和監督質效的更大提升。
(作者系武隆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