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耀智
通過深入調查,分析數據,對永建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現狀作了解析,對未來發展提出了相應對策。
農村經濟組織對策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第一章總則第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知道,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個農民互助性質的組織,同時是為社員服務的組織。從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法》看,合作社應當具備一定條件,對比永建鎮農民專業合作社情況,永建鎮農民專業合作社僅成立了一個農民組織,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要成為真正意義的專業合作社,助推農民增收致富的組織,還需不斷發展完善。
一、永建鎮基本情況
永建鎮坐落于巍山壩子最北端,是著名的國際性河流——紅河的發源地,滇西回族聚居區,云南省著名的僑鄉,主要居住有漢、回、彝、白、苗等10個民族。全鎮轄10個村民委員會(其中4個壩區村,4個半山半壩村,2個山區村),137個自然村,185個村民小組,國土面積204.6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鎮總人口56742人,其中農業人口占95.3%;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3588萬元,其中1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產值近4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12元。
二、永建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現狀
(一)永建鎮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
永建鎮第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設立于1998年。2010年以前,全鎮僅有3個合作組織,至2014年12月,已發展到19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入社成員1400多戶。按組織形式,主要以大戶帶頭,其他農戶入社為主,共15個,占全鎮合作社的79%;以村委會帶頭組織成立的有3個,占16%;以公司+合作社+農戶形式成立的1個,占5%。19個合作社中,以公司+合作社+農戶形式成立的紅河源煙農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的產值達1896萬元,占19個專業合作社總產值的近50%。
(二)永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的問題
永建鎮1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其形式大于實質,從其組織結構、運行模式等方面看,它還只是一個初步的組織,不能真正稱之為專業合作社。原因有三:其一,組織機構不健全。這19個專業合作社中,有18個僅僅是注冊了個單位名字(具備法人資格),其內部組織結構不健全。如這18個合作社既沒有內部章程,無獨立財務核算,社員入股情況不明晰,經營管理混亂等。其二,組織缺乏凝聚力。合作社的運行以帶頭戶單打獨斗為主,并沒有形成全體社員的合力,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全鎮的經濟發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帶動示范效果不明顯,并沒有發揮出合作社的應有的作用。其三,合作社的目標不明確。深入了解發現,許多入社成員并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甚至有些只是為了得到優惠政策或政府扶持資金而設立。
三、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對策
(一)正確引導,科學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永建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農業技術水平低下,農業產業發展滯后,農民素質不高。在此背景下,組織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具有重要意義。它為提高農業技術水平,提高農民素質,加快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平臺。但要較好的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需要政府正確引導組織成立,科學經營管理。就永建鎮而言,鎮農業經營管理部門可以對提出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情況進行調研,將調研結果反饋給申請單位,對存在的困難問題,給出相應整改意見建議,按規范流程組織成立,規范管理運作。
(二)加強組織培訓,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多年來,鎮農村農業經營管理部門因地方經濟水平落后,農村農業經營組織較少,其農村農業經營管理的職能未能充分發揮。但2010年以來,隨著全鎮農村經濟不斷發展,農村經營組織不斷涌現,其落后的經營管理水平給鎮農村農業經營管理部門帶來挑戰。農業農村經營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及基層農村工作人員要不斷學習當前形勢下的農業農村相關政策、農村經濟管理等相關知識,深入調查研究農村農業經濟組織經營情況,結合當地實際,提出可行的意見建議。對組織負責人、財會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及技能培訓,切實提高農村經營組織管理水平,履行好農村農業經營管理的職能。
(三)規范組織運營機制,完善內部治理結構
一是結合實際,建章立制,制定可行的農民合作社章程,規范合作組織運營機制。二是社員以土地、房屋等固定資產出資的,要明確資產價值,明確出資額,明確利潤分配機制。三是進一步完善合作社內部治理結構,建立健全議事決策及執行機制。四是完善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設立專門財務部門。合作社規模較小,沒有必要設立專門財務部門的,可以由專業人員兼職代理或委托專業機構代理,也可以由鎮農村農業經營管理部門代理。在財務處理中,要特別注意政府扶持資金的運用管理。
(四)加強后續監督管理,切實落實優惠扶持政策
政府要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切實落實好各項優惠扶持政策,同時也要加強對合作組織的監督管理。對符合享受優惠政策的合作組織要做到應享盡享,對那些只是為了得到優惠政策或扶持資金而組織成立的,要嚴格限制。要真正做到應享盡享,不應享的一分不享。同時,成立相應組織(建議由鎮村賬代管辦兼任)對所有涉及財政扶持資金的專業合作社進行年度財務審計,及時公示審計結果,讓所有社員乃至其他群眾了解政府補助資金使用情況,起到更好的監督作用。只有這樣,永建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才能走上正軌,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促進永建農業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鄭丹,王偉.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問題及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