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珍煦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深入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學不但要注重數學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數學的思維能力及綜合能力,從而為初級中學數學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任務艱巨,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不斷提高學生認知水平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創新思維
數學本身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新課程標準推出后,數學思維的培養及能力的提高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只有具備數學思維能力,才能更好地學好數學這一門學科。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水平及綜合應用能力,教師就必須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真諦,能夠在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全面地去了解數學,學好數學。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提出了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看法。
一、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應遵循的原則
1.授人以漁原則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思維不能全部依靠教師的傳授,也不能進行單純的復制和模仿,更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數學思維的鍛煉是需要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發現并得到鍛煉的,學生需要積極主動的參與,并對數學知識進行觀察、實驗、探討、推理等活動,從中獲得真實的體驗,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地掌握數學知識,并實現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目標。
2.教與學有機結合原則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與數學思維是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在數學知識中不能缺少數學思維,而數學思維又是蘊含在數學知識學習中,數學思維是永遠不會脫離數學知識而存在,兩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因此,對小學數學教學,教師要在數學知識之中尋找數學思維,利用并進行拓展來學習數學知識。
3.循序漸進原則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事物認知的客觀規律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無論是在學習數學知識,還是培養數學思維,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果的。數學思維通常都是隱含在數學的知識點中,數學思維有的比較集中,都在某個單元之中,有點數學思維又會在不同單元中反復的出現,有的思維方法卻是間隔一段時間后才會出現。所以可以看出,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是要經歷一個逐漸理解、不斷出現、加深理解和逐步提高的過程,這樣才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顯著的提高。
4.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要牢牢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并且開展的教學內容也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這其中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不同數學水平開展能力培養訓練,即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快樂。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有效策略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 “興趣是學生的最好老師”,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而好奇心恰巧是人們探索知識的一種心理傾向,也是創造性思維的內在驅動力,學生的好奇心會逐漸轉變為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這時學生便開始了數學的思考過程,也就是數學思維,同時學生的數學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例如,在教授三角形內角和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前準備一個三角形,在課堂上由學生親自動手測出三角形內角度數,做出詳細的記錄,并說出自己測量的三個角中其中兩個角度數,再由教師報出剩余角度數,這時學生就會感到非常奇怪,老師是如何在短時間說出另一個角的度數的。學生便開始了思考,并鍛煉了數學思維能力。
2.精心設計數學問題
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可以發現,教學問題可以引起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教學中采取提問的教學方式,構建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思維活動的引導下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問題,以問題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迅速進入思考狀態。
3.注重聯系學生實際
對于小學數學教育而言,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溝通是十分重要,良好的溝通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幫助學生組織知識網,進而解決問題。學習過一部分的知識點后,教師就要組織復習課程以及綜合練習,通過綜合習題的練習來總結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各情況,也是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一舉多得的讓學生更深入的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并且為了新知識的學習,鞏固舊知識,讓兩者間形成內在聯系。比如,在進行除法和分數意義比較時,兩者之間是存在內在聯系的,而且分數的比值基本性質、商不變性質也有很多相同點,講解知識點之后,教師還要為了方便學生理清思路,進行各項基本性質的總結,讓學生把數學知識的網建立起來,從而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
4. 創設教學情境
數學知識是有些枯燥的學科,它本身很有局限性所以顯得有些乏味。因此數學學習,讓孩子們覺得難以理解,有些害怕學不會學不好。這樣的情況就使得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欲大打折扣。然而新課程改革幫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給出了一條明路: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給學生創造可以解決理解問題的情景。所以我們必須為孩子們努力的創設問題情境,讓他們可以置身于問題當中,更好的理解解決,讓他們對數學產生好奇,是他們的求知欲望增長,想要解決問題,激發出學習動機,讓他們自主的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知識的發現中,使得他們通過情境學習,更好的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最終能夠促使他們主動的發現、理解、解決問題。
結語
不斷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學習中提高學習水平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學中,為了能讓孩子們主動的去學習、去探究,并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就應當注重自身的素質提高,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進,更加多樣化,把數學知識跟實際的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使得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與此同時,教師還應選取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進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陽金.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2,(06):67-68.
[2]鄧秀云.淺談解決問題的基礎教學策略[J].吉林教育,2011,(20):19-21.
[3] 李珊.小學高年級解決問題策略數學[J].教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0,(0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