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弋萱
自由貿易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有益的,它能夠改善有關國家的福利,促進經濟增長。盡管當前國際社會對這種現象褒貶不一,但這并不會改變國際貿易以貿易自由與市場開放作為其終極的追求目標。與之相比,國際環境規則作為一種新生的事物,所關涉的環境問題是一個關乎整個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的大問題。在環境問題全球化的今天,人們的環保意識普遍提高,環境問題將在國際貿易談判和最終能否順利簽署協議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國際貿易規則人權環境權
一、環境權的發展史
人權是資產階級最早提出來的,但它絕非資產階級的專利品。早在封建時期,勞動階級就開始為自己的生存與自由而斗爭,他們在資產階級的帶領下,在對人權、平等、自由等理想生活追求下積極抗爭,最終推翻了封建統治階級,但是他們還沒來得及享受他們的同胞以鮮血與生命換取的勝利的果實時,卻發現環境問題正在腐蝕他們的勝利。天空灰塵密布、地上污水橫流、海洋赤潮遍布、森林和動植物種銳減、沙漠擴張,無一不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一切人權的享有與環境問題緊密相連。如果說生命權是其他一切人權的前提,那么環境權就是生命權的載體,環境的惡化、摧毀不僅僅是個人的生命問題,甚至會影響到整個人類的生存,“皮之不在,毛將焉附”。因此,環境保護問題逐漸進入國際人權保護的視野,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個人的成長與快樂有賴于一個健康、自然和不被破壞的環境,這也是人權的根基所在,于是就促就了一項新的人權的產生——環境權。
二、國際貿易對環境權的影響
國際貿易中的貿易自由化趨勢與環境權的沖突能否協調乃是眾多學者所爭議的焦點,環境保護主義者認為,沒有控制的國際貿易將會對全球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而且這種損害是無法彌補的,所以應該加以嚴格限制、必要時乃至摒棄。而貿易自由主義者則認為,貿易自由化從根本而言是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因為它能增加國內生產總值,從而為環境保護的資金籌集提供了一個可靠的來源。還有一種折中的看法,就是:貿易自由化是值得追求的目標,但這種追求應限制在一定的框架下,或者說應合符人權和環境保護的最低限度。
三、納入國際貿易規則的環境措施的內容及其分析
第一、明確規定保護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也是國際貿易規則所追求的宗旨?!督⑹澜缳Q易組織協定》的序言明確規定:“成員在處理貿易和經濟事務的關系時應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證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續增長、擴大貨物和服務貿易為前提;同時,允許根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優化適用世界資源;根據各自的需求和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尋求既保護和保存環境,又達到上述目標的手段?!焙苊黠@可以發現,相比1947《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序言,這個協定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第一次很明確的把環境保護與國際貿易協調發展作為共同的主題,協定將《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序言中的“充分利用世界自然資源”的純鼓勵性目標進行了限制,將“充分利用”改變為“合理利用”,那就意味著國際貿易不再是僅僅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追求對世界有限的資源進行一種理性、優化地利用,WTO的貿易與環境委員會也將致力于貿易與環境之間建立一種建設性的關系,以求在不損害多邊貿易體制公平、公開、非歧視特征的基礎上加大保護力度,促進可持續發展。
第二、賦予了成員國“環保例外權”。GATT第20條的(b)、(g)款中,規定:本協定的規定不得解釋為禁止成員采用或加強以下措施,但對情況相同的各國,實施的措施不得構成武斷的不合理的差別待遇,或構成對國際貿易的變相限制:……(b)“保障人民、動植物的生民健康所必須的措施”(g)“有效的保護可能用竭的天然資源的有關措施”列為對自由貿易的例外規定。對于這句話,認為可以分為兩步理解,第一部分是前言部分,其要求只要成員國對“情況相同的成員國”不構成武斷的或不合理的差別待遇,或“構成對國際貿易的變相限制”的前提下,各成員國有權為保障本國人們和動植物的生命和健康采取必要的措施,可見其前言的目的在于限制這些例外措施的濫用;而(b)、(g)則可以看是一種授權性規定,當合乎前言規定的條件時,而且所采取的措施也合符本條款的規定,則該國采取的保護性措施具有合法性、正當性。故此可見,在貿易與環境沖突發生時,WTO仍是以自由貿易的為宗旨,而保護措施只能在合符其規定的前提條件時才有適用的可能。
五、國際貿易規則與環境權規則和睦相處的可能性
國際貿易規則與環境權保護間并不存在不可化解的根本性矛盾,換句話說,就是國際貿易的發展并不必然會引起環境的惡化,相反,經濟的發展則必定提高人們抵抗環境問題的能力。
人權作為人的最終追求和最高價值的一種闡述,理應成為人類所有制度的原初動力和建構宗旨。所以國際貿易需要考慮人權的要求,考慮環境的保護,與環境規則相協調也是毋庸置疑的。國際貿易的發展不僅可以傳播技術、節約資源、降低能耗,而且其最終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類的生活水平,可以說其最終的追求目標是與環境權是相一致。與之相對應,環境保護所追求的可持續發展,最終也是落腳于人權,沒有了人類的存在,再怎么美好的環境也是毫無意義的。如果片面追求環境的質量而不注重人類生存的質量,那么環境保護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價值與意義。這就是國際貿易規則與環境規則相互協調的基礎之所在。
貿易與環境本質具有統一關系,就是環境與發展的關系,無論是自由貿易還是環境保護都不是終極目標,醫學檢驗論文而只是到達終極目的的一種手段。所以,在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并不在于取誰舍誰的問題,而是在兩者通過何種協調方式能使人類社會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旭.國際刑法與人權.法律出版社,2004.
[2]余勁松.跨國公司法律問題專論.法律出版社,2008.
[3]肖劍鳴.比較環境法.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
[4]胡曉紅.WTO規則與國際經濟法.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