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素寧
十八大以來國家的環境治理政策及鄉鎮企業污染環境的事實,使我們不得不對鄉鎮企業進行整改,然而,在對鄉鎮企業進行整改的過程中,不僅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受到影響,而且群眾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也變得緊張,面對這樣的問題,需要各方聯動,采取恰當的措施來解決。
環境保護整治鄉鎮企業民生信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生態環境卻遭到了較大的破壞,其中,部分鄉鎮企業的環境污染問題值得關注。鄉鎮企業作為促進我國基層經濟發展的推手,在其發展過程中,的確給老百姓帶來了實惠,比如,可以幫助當地老百姓就近就業,獲得生活資料,提高生活水平。但是,部分鄉鎮企業在發展的同時也給當地的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直接影響了當地群眾的生活質量,威脅他們的健康。因此,不得不對鄉鎮企業進行整改。
一、對鄉鎮企業進行整改的必要性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更是顯示了黨中央治理環境的決心。從黨中央到各級地方政府都開始采取積極的措施對環境進行治理。作為環境污染源之一的鄉鎮企業,面臨著整改。
鄉鎮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水污染。調查數據顯示,絕大部分鄉鎮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廢棄水。當這些廢棄水排放到河流當中時,就造成了水污染。例如,一些規模小,生產水平落后的印染廠、造紙廠,由于它們的需水量大,這些企業一般是依河而建,而這些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將不經處理的廢棄水直接排放到河流當中,造成河流污染。居住在被污染河流周圍的老百姓的飲水安全受到威脅。同時,也會威脅河流中水生物的健康,影響該河流灌溉區域內的農作物的質量,影響土地的可持續發展。二是空氣污染。調查研究表明,我國鄉鎮企業排放的空氣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煙塵等。這些鄉鎮企業主要包括磚瓦廠、汽車配件廠、化工廠等。這些鄉鎮企業由于技術較為落后,處理廢氣的效率較低,導致大量污染氣體不經處理直接排放。而且,有些鄉鎮企業位于農田或者百姓住所附近,污染了農民的農作物,威脅著周圍百姓的健康。三是噪聲污染。一些鄉鎮企業為了謀取高額利潤,要求自己的員工晚上加班,對居住在企業旁邊百姓的睡眠產生影響,還可能使這些百姓患上焦慮癥。四是固體廢棄物的污染。一般來說,固體廢棄物主要是產生于建筑業、采掘業等。鄉鎮企業產生的這些固體廢棄物被隨意堆放在道路、田地及河流,不僅阻塞了道路及河流,還污染了田地。
無論從黨和國家的政策,還是鄉鎮企業污染的現狀,都可以看出,對鄉鎮企業進行整改勢在必行,同時,我們必須拿出壯士斷腕的氣勢對鄉鎮企業進行改革。
二、對鄉鎮企業進行整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要經歷一定的陣痛期,同樣,在對鄉鎮企業進行整改的過程中也會面臨很多問題。
(一)關停鄉鎮企業致使當地百姓生活水平下降
鄉鎮企業作為我國基層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為當地群眾創造了物質財富,許多家庭早已習慣了鄉鎮企業的工作環境。面對黨中央的各項環保政策及鄉鎮企業的污染現狀,地方政府不得不對高污染的鄉鎮企業進行強制關停。這樣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卻導致了當地百姓生活水平的下降。大部分老百姓是就近在鄉鎮企業中工作的,關停這些企業,直接導致了這些老百姓的失業。這樣一來,這些老百姓不得不另謀他路。對于那些年過半百,而又長時間在家鄉的鄉鎮企業干活兒的中年人來說,他們早已習慣了原來的工作環境。再就業對他們來說十分困難。而且,由于家鄉工作供不應求,部分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對他們的心理產生了影響。關停鄉鎮企業不僅會對這些鄉鎮企業工作人員造成沖擊,還會對當地整個經濟形勢造成影響。企業主無法繼續盈利,普通鄉鎮企業員工無法獲得工資,因此,直接影響到當地的消費情況,連帶其它行業受損。最終導致整個地區百姓生活水平的下降。
(二)關停鄉鎮企業威脅到當地百姓對政府的信任
政府相關部門在關停鄉鎮企業的過程中,使很多百姓失業。在采取強制關停措施之前,沒有設身處地地為百姓著想,缺乏引導失業群眾再就業的相關措施。這樣就會威脅到百姓對政府的信任,認為政府只是響應上級政策的機關,并不能為人民服務。在一些地區甚至出現聚眾鬧事兒的情況。網上出現對當地政府的謾罵之詞,當地政府承受著極大的輿論壓力。長此以往,嚴重影響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關系,之后,政府的各項政策將更加難以落實。
三、對鄉鎮企業采取正確的整改措施
在對鄉鎮企業進行整改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問題,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
(一)正確處理好環境治理與民生之間的關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環境治理也是民生的一部分。目前,兩者之所以存在
矛盾,是因為治理環境的措施損害了當地老百姓的短期利益。當然,這個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在對鄉鎮企業進行治理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著重處理好當地百姓的再就業問題。作為政府,應該積極引進新的產業,鼓勵當地百姓創業,積極幫助當地鄉鎮企業的轉型升級。爭取可以讓老百姓在當地實現就業,維持他們的生活水平。作為鄉鎮企業主,應該積極配合政府促進自己企業的轉型升級,配置合格的污染處理設備。當地的百姓,也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積極主動再就業,也可以利用政府優惠政策進行創業。只有這樣,才能使環境治理與民生協同前進。
(二)正確處理好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關系
政府與群眾的關系影響著政府的形象及政府各項政策的貫徹執行。政府不應該以完成任務為目標,而應該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整改鄉鎮企業之前,政府相關部門應做好配套措施,積極引進適合本地區發展的企業。此外,還需要積極宣傳我國環境保護的政策,讓百姓做好心理準備,并獲得百姓的理解。這樣就會減少政策執行過程中的阻力。在強制關停不合格的鄉鎮企業之后,政府應該繼續采取措施以促進失業群眾的再就業。政府工作人員要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立足于人民的利益,才能夠有正確的工作方法,才能制定出人民擁護的政策,才能真正為百姓做實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