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權
俗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書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不可或缺。每年學校學習使用的教材以及生活中閱讀的報紙,期刊等書籍,閱讀后會產生大量所謂的廢舊圖書。但廢舊圖書只是對擁有者失去使用意義,圖書本身仍具價值,對社會而言只“舊”不“廢”。調查研究廢舊圖書處理現狀將有益于發現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原因,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不管是常年放置于書架或作為廢品出售,都并未發揮出圖書的全部價值,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環境的破壞。如何提高圖書利用率促進圖書的循環利用,如何提高讀者對于二手圖書的接受程度和圖書分類處理意識將提出方案設計及構想。
廢舊圖書環境保護回收體系循環再利用解決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
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成年人平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8本,人均報紙閱讀量和期刊閱讀量分別為54.76期(份)、4.91期(份),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19本。盡管人均閱讀量相比發達國家明顯偏低但我國人口眾多,并且數據中并不包括接受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和資料等,剔除公共圖書館和書店借閱的部分,我國每年仍會產生大量廢舊圖書。
另一方面,57.5%的成年國民更傾向于“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閱讀偏好于紙質書。我國國民能夠接受一本200頁左右的文學類簡裝書的平均價格為14.39元,同比減少1.62元。我國成年國民平均可接受一本期刊的價格為6.93元,同比下降0.49元。但市面上的正版紙質書籍價格偏高并且仍不斷上漲,與可接受書本價格的發展趨勢恰好相反,加之電子閱讀偏好不高,兩者共同作用是導致國民閱讀量偏低與盜版書籍猖獗的原因之一。
每到畢業季,總會看到收書的商人,將按照一斤幾毛錢價格收走一車車圖書。由于二手圖書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只有小部分流進了二手圖書商店,大部分將會流入造紙廠再次利用。由于對于廢紙的分類意識不強,將各種廢紙摻雜出售,最終只能作為低檔原料處理。
研究設計解決方案使廢舊圖書能夠合理循環利用,在保護環境,保護森林資源方面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時國民能夠在不影響閱讀體驗情況下減少購書負擔,提升閱讀量。
二、圖書處理現狀及優缺點
查閱資料關于大學生教材處理情況的問卷調查顯示,僅僅15.5%的受訪者將書籍轉贈或者捐獻,大部分最終被擱置或廢棄,圖書再利用的比例極低。由此可見,即使在文化交流相對容易的學校圖書利用率都較低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圖書處理現狀不容樂觀。現階段圖書處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收藏
由于書籍處理方式有限且收益較低,經典名著,歷史和哲學等時效性較長的書籍大多選擇收藏。對于喜愛圖書的讀者來說,最幸福的事情莫過于擁有滿滿一面墻的書。但是大量的圖書閑置于書架上,實質也是資源的浪費,沒有發揮圖書的最大效用。
2..作為廢品出售
現階段廢舊圖書最主要的處理方式是作為廢品出售,這些高昂價格購買的圖書最終只能以極低價格出售,但省時省力。其中少部分會流入二手圖書市場,其余圖書由于廢品分類意識不強,最終只能作為低檔原料制成紙巾等不可再回收紙品。
3.跳蚤市場或網絡二手交易平臺出售
每年大學畢業季都會有跳蚤市場可以出售二手書籍,使書籍得以循環使用,但有較強的時間限制。雖說可以使書籍的價值相比于作為廢品要高,但比較費時費力。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由于無法查看圖書磨損情況等限制,使得圖書定價較困難。相互之間不熟悉,信任感不強也使得很多買家對二手平臺有顧慮,普及程度不高。而且不可能將所有書籍出售,在急于處理圖書的情況下,也無法使用。
4.愛心捐贈
愛心捐贈的書籍多是學生使用,并不是所有的書籍都適合捐贈,其對廢舊圖書再利用所做的貢獻不高。捐贈的途徑較少而且宣傳不足等因素也制約這種方式。
三、廢舊圖書再利用比例較低的原因
1.讀者對于二手圖書的使用價值存在顧慮,使其接受程度不高
書籍都有時效性,名著、歷史及哲學等書籍長時間內都具閱讀及參考價值。然而對于教材類與科學技術類等書籍,由于學科的不斷研究發展和考試大綱的經常變動,出版短短幾年就可能變成無用的書籍。但對于時效性較短的書籍也并不是每年都有大的變動,正因為讀者對圖書時效性的不了解,新舊版圖書改動程度不清楚,使得對于二手書籍的接受程度較低。
2.二手書市場發展不成熟。
由于二手書市場現階段規模較小,其收書渠道較為有限,導致圖書種類不全且類別相對單一,購書者尋找心儀的書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其次二手書市場書籍信息滯后,熱門圖書較少,購書者興趣不足。
3.大量圖書處于閑置狀態,沒有循環使用的渠道。
因圖書價格昂貴,圖書再處理收益較低,交換書籍的渠道幾乎為零,使擁有者大都選擇將圖書收藏,導致我國每年有大量圖書處于閑置狀態。
四、廢舊圖書再利用方案設計
1.注明圖書適用年限
類似于食品的保質期,出版社及作者可根據圖書類別,書中涉及知識發展情況及行業經驗,綜合考量書籍在不影響使用前提下大致可以使用的年限,統一標注于書籍的顯目位置。
并建立統一的網站,所有出版發行圖書需注明出版再版時間,再版書籍與前一版本之間修改部分,各版本適用年限,并根據書中涉及知識的研究發展速度,對時間進行調整。將有助于讀者在購買二手圖書前判斷其使用價值。
由權威作者注明圖書適用年限,對教材、學習資料等普遍觀念購買最新版書籍的再利用將發揮巨大作用。打消讀者對于圖書時效性的憂慮增加社會對于二手書籍的接受度。
2.學校教材的循環使用
教材一般適用年限較長,并可以統一回收及再利用。建議建立廢舊圖書等級制度,根據封面,書內筆記量,新舊程度來分級,各等級圖書按售價的不同百分比回收。適當增加各等級圖書之間的回收價差,鼓勵圖書保護。高等級圖書循環利用,較低等級的圖書按類別回收,作為再生紙生產原料。中小學,幼兒園等學校對于圖書保護好,環保意識高的同學予以獎勵,可以從小讓學生養成愛護書籍,保護環境的意識。
3.推動再生紙使用
對于圖書適用年限較短的書籍,如各種學習資料等,由于考試大綱變動較大以及多為習題類課本使用后無法再次利用,應推廣再生紙制成的課本。并以高售價高回收價的方式,即將押金包含其中,實際購買價格并未上漲。不僅可以鼓勵出版社使用再生紙,圖書回收比例也將提升,造紙廠原料來源與成本降低,使生態資源得到保護。
4.構建圖書交流平臺
由于圖書使用后處理方式有限,使得大多處于閑置狀態,放在書架上常年無人問津與廢舊書籍無異。依靠互聯網搭建圖書交流平臺,用戶間以書換書,使圖書流轉起來,可以使書籍發揮其最大價值,并能減少讀書成本。對圖書交流平臺構建提出以下設想:
平臺構建初期,建議以高校或大學城劃分基本區域,便于相互之間圖書交換;由學校學生社團共同參與管理,有助于平臺推廣;用戶須使用學校學號來進行實名登記,可以保證平臺各用戶間擁有信任感,減少安全方面的顧慮,同時在圖書遭到毀損后能夠找到相關責任人。
用戶給予初始積分及信譽分,用戶將自己閑置書籍分享在圖書交流平臺,成功借出將獲得積分,出售可以選擇積分或貨幣交易,積分可用來借閱或購買圖書,價格由用戶自行決定。定期舉行線下及線上圖書交流會,幫助尋找志同道合的書友,達到社交的作用,以此吸引更多人加入。借書者需質押相應積分,對于毀壞或丟失的扣除部分信譽積分及根據毀壞情況收取賠償,對于信譽分較低的停止其借書資格,以此督促對圖書的愛護。
五、廢舊圖書再利用的意義
1.遏制盜版圖書,保護知識產權。
現階段由于正版圖書價格昂貴,讀者購買負擔較重,是導致盜版圖書猖獗的主要因素。二手圖書的普及,初期會使出版社銷量降低,但正版圖書質量優勢將會顯現。由于書籍可以再出售,購買成本大大降低,將會增加正版圖書的購買,遏制盜版。同時出版社及作者的版權,知識產權得以保護,形成良好的創作環境,推動更多優秀作品的產生,形成良性循環。
2.減少環境污染,加強生態保護
使用二手圖書可減少紙制品使用量,增加廢紙回收利用能夠在減少污染、改善環境、節約原生纖維資源及能源、保護森林資源等方面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3.提高國民閱讀量
圖書循環利用,降低了閱讀成本,并且能夠營造良好的社會閱讀環境,增加國民人均閱讀量,對于提升公民綜合素養、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016.
[2]劉克.中國廢紙回收系統的現狀及展望[J].行業交流,2013.
[3]郭晶晶,侯志強.大學生二手圖書網絡交易平臺構想[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
[4]王津.建設高校二手書市場的分析與建議[J].科技創新導報,2014.
[5]王磊.廢紙回收利用現狀及策略探析[J].物流管理,2010.
基金項目:2016年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項目編號201610378329,指導老師:王金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