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艷
校園游是旅游項目中古老的品種,在歐美國家發展較為成熟,目前我國的校園游市場處于剛起步發展階段。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校園游的發展現狀,探討我國高校校園游存在的問題,根據前人的研究和筆者的實地調研,對未來我國校園游的發展給出可行性的建議。
校園游現狀問題對策
一、國內高校校園游的發展現狀
1.高校校園游形式單一
伴隨著旅游業發展,校園游業慢慢的滲入到人們的生活,但是從目前國內校園游的發展,還遠遠地滯后于一些發達國家,國內校園游普遍呈現出一種走馬觀花式的旅游,來參加校園游的群體多停留在景色和建筑的的瀏覽上,對校園的文化、學校的精神、學校的歷史、學科建設,校園活動、合作交流等并不會進行深度了解。
2.高校校園旅游的主體分為三大類
目前國內校園游的消費群體主要有三類:大部分是中學生以及家中有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的家長;以參觀游覽的心態欣賞美景、體驗校園文化的游客,這類游客分別以散客和跟團游的形式出現,但是他們的這種校園旅游也普遍是在“淺游”的層面;三是本校畢業的學生返回本校進行“故地重游”,這類游客基本上是進行的人文情懷旅游。
二、我國高校校園游存在的問題
1.校園游開發不足,產品形式單一、
校園游形式單一是指目前過得高校校園游主要停留在走馬觀花式的景觀游覽上面,即便游客主觀上想了解學校文化、歷史、價值等,但是校園內并沒有提供相關的服務,即便是有相關的志愿者提供一些基本的校園講解,但是基本上也是杯水車薪,完全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在客觀條件上,能為校園游覽者提供深度旅游的機會不多,比如針對游客能夠參與的學術講座,學生活動論壇,目前我國高校在這些方面并沒有相應的活動供給方,所以導致游客整體體驗度不夠深入、參與性不強。
2.高校校園游發展季節性強,井噴現象明顯
我國高校校園游體現出超強的季節性,在五一、十一黃金周以及寒暑假期間,同大眾旅游業一樣,校園游也會格外的火爆。但是這種火爆的校園游主要集中在北大、清華、武大、廈大等知名度高,景色、建筑風格明顯的高校,而有大部分國內高校是一直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例如武漢的櫻花節,每年都會出現嚴重的“井噴”的現象,武漢大學的櫻花節就是大部分校園游的游客的心儀之地,每年都會出現人山人海的局面,從而武漢大學櫻花節在網上流傳了一個很火的段子“來武大看人海,是每朵櫻花的夢想”。
3.校園游“黑車”、“假證”亂象叢生
面對著我國高校校園游發展嚴重不平行的現象,知名大學校園游季節性強、井噴現象明顯,簇生了校園游“黑市”。通過筆者實地調研考察,以及訪談,
了解到,每年7、8月份是北大、清華等校園游最火爆的時節,每每此時,在北大、清華等高校校園的附近可以看到各種觀光游覽的車輛,同時也能看到人們為了一睹燕園或者清華池的芳容,在校園門口排了長長的隊伍。鑒于各高校對待校園游的制度,比如入校刷卡、只允許固定的時間段參觀等規定,催生了北大校園外面賣假“學生證”的交易,清華大學“公車私用”(具有清華大學校園通行證的車輛,在非校園觀光時間,通過向游客索要高價,載游客如校)的亂象。這些現象嚴重的影響了游客的校園游體驗。
4.校園游缺乏政府、學校的重視與支持
目前雖然高校校園游的概念已經走進人們的視野,但是并沒有相關的規范化的可行程序,雖然國內大部分高校是屬于國家公共設施,但是政府目前沒有關于校園游方便的政策方針,學校也沒有專門的組織機構經營管理校園游,反而為了保障本校學生的安全,減少管理成本,實行封閉式管理等方法嚴重的阻礙了我國校園旅游的發展。
三、對高校校園游的發展建議
1.增加校園游互動交流模式,提升旅游體驗度
校園游產品設計要全面考慮參加校園游得旅游者主體的需求,避免產品設計成過于市場化和單一化;可推出適合校園游群體的相關產品,不僅是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學校,而是更加注重對學校整體情況的賞析,比如歷史、文化、建筑風格、學術能力、科研水平等情況。例如,各高等院校在創建校園景區及開展校園游產品時可以考慮設置專門的校園游參與課堂,形式可以以講座,授課,演講等形式進行,中間可以穿插互動環節,問答環節等,這樣就便可以提升旅游者對校園游得體驗度。
2.豐富產品種類,滿足游客多方面需求
除了校園游景觀、建筑外,還可以從高校體育、校園美食、校園服飾、特殊場館體驗、校園紀念品等方面開發校園游產品,多方面滿足校園游群體的需求。參加高校校園游,總覺得意猶未盡,如果能夠在北大參加一場籃球比賽,在清華品嘗一款特色美食,在武大穿上一件傳統漢服,在國防科技大學體驗一次虛擬的軍師演練,在浙大買上一件充滿紀念意義的紀念片,一定會為此次校園游增加幾分別樣的記憶。
3.規范經營現狀,改善“黑、假、亂”現象
校園游因其特殊性,市場主體有限,所以目前在中國基本上沒有形成一個市場化的經營體系,高校不是一級行政管理部門,在經營管理上面存在很多約束,所以要改善目前校園游亂象叢生的局面,需要政府和高校聯手,加強校園游的開發和管理。美國、英國的高校一般都是公立和私立并存,在管理和經營中有更多的自主權,中國發展校園游,政府需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范校園游的經營,同時明確高校的權責,規范校園游的發展現狀,改善“黑、假、亂”現象。
4.在高校官網上設立校園游板塊,方便校園游群體
在筆者調查樣本中美國、英國各大高校的官方網站上都有專門的校園游板塊,但是在中國,10個樣本中,只有2所大學在學校的官網上設立了校園游板塊。國內高校官網上建議增加校園游板塊。校園游板塊建設基本上可以包括五項基本信息:校園開放時間、場地等基本信息,參觀申請,校園及周邊的食、宿、行、游、購、娛等基本信息,校園游活動參與及講解服務預約以及校園大事件公告提示,通過這樣一方面可以為游客提供便利,同時也可以規范校園游發展,避免市場混亂的現象。
參考文獻:
[1]龐慧敏.游學,重在游還是重在學?[N].工人日報,2016-10-23(003).
[2]王連成,黃學永.淺談高校校園開放參觀的問題與對策[J].商,2016,(13):87+84.
[3]康光熹.高校“校園游”管理模式思考[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13,(02):173-175.
[4]于琨.感受和諧校園游[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07-21(003).
[5]Dwyer L, Wickens E. Event Tourism and Cultural Tourism: Issues & Debates: An Introduction[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rketing & Management, 2011, 20(3-4):23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