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霞
文化是社會發展的軟實力,城市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文化的良性發展能夠促進區域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創新,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博物館文化既是城市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有著明顯區別于城市文化的獨特性,在當今現代博物館的功能向社會進一步延伸、城市發展中的問題更加突出的背景下,探討博物館文化對城市文化的促進作用,對城市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有著較大的現實意義。
博物館文化城市文化促進
一、博物館文化與城市文化各自的特點
博物館文化是以博物館人為主體,以博物館為載體在長期辦館實踐的基礎上,經過歷史篩選和積淀,逐漸形成的博物館所有財富的總和。博物館文化一方面通過博物館理念、博物館制度、博物館環境等反映博物館不同于其他社會組織的特性,另一方面由博物館員工的價值取向,辦館理念,思維方式,行為活動等體現了博物館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形態的獨特性。博物館文化是博物館核心競爭力之所在,也是博物館賴以生存,發展以及承擔社會重大責任的根本。
現代博物館文化是一個開放的體系,通過博物館與國內,國際全方位的展覽或學術或科研交流,時刻主動吸取與接受世界優秀文化的滋養,同時也將自身積累和創造的新思想,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輻射到社會,對社會文化能夠產生深遠的影響。
城市文化是指在特定城市內由城市人通過長期的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社會生產實踐所創造或逐漸形成的城市財富的總和。城市文化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集中反映一定區域冊人文環境,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傳統的經濟時代,因地域地理條件所限,加之經濟文化流通相對緩慢,不同城市文化呈現不同的鮮明特點。而當前的信息經濟時代,科技進步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交融,各城市文化系統的交集逐漸擴大,城市文化的共性與特色分別得以凝聚和提煉。比較于博物館文化,城市文化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創新性,但更多的體現為綜合性和世俗性。
城市文化的綜合性指的是城市作為人類長期生產生活的集聚地和集散地,既是城市內的都市文化,郊區文化,農村文化,山區文化,又在不斷吸納周邊城市文化的成分,成為各種文化匯聚的綜合體。
城市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世俗性。城市文化形成演變的過程,就是民眾為了滿足自身的政治,經濟,文化,需要而進行生產貿易斗爭的歷史。它與民生民態不可分離,城市文化與所處地域民族文化水乳交融,因而,民俗民風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內容。
二、博物館文化與城市文化的互動關系
平行、交融、博弈構成了博物館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互動關系基本常態。平行,指的是博物館文化與城市文化之間存在相對獨立性,博物館文化雖然融入城市文化中,但是它又相對獨立于城市文化,富有不同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追求。所謂交融,指的是博物館文化和城市文化具有耦合性。這種耦合性既源于遺傳和環境,有時候也處于城市經濟文化發展以及博物館自身發展的需要。所謂博弈,指的是博物館文化與城市文化之間存在著某種價值和秩序的較量和競爭。良性的互動機制是維護這種平行,交融,博弈三種常態的平衡,而不是打破平衡偏重于一頭。如果城市文化和博物館文化只有平行或者只有交融就不會有實質性的博弈,二者也就失去了各自的特質。城市文化和博物館文化無時無刻不在相互作用,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相融相生,共存共榮的互動關系。
(1)城市文化賦予博物館文化獨具個性的地域特色。具有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城市文化,使得其轄區博物館從館舍環境設計的基本風格,文化脈絡以及審美情趣,到博物館精神的傳承與繼承,再到博物館制度的模仿與設計均天然的被打上了城市文化的烙印,突顯出當地城市精神文化的內涵與特色。
(2)城市文化為博物館文化多樣性發展打造價值平臺。城市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圖書館,文化館,影劇院等物質文化設施,而大部分都和博物館或博物館文化有著某種程度的關系。城市文化為博物館文化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由此,城市文化使博物館文化的功能提高了千百倍,促進了博物館文化的價值實現,也推動了博物館文化的高度發展,呈現出博物館文化的多樣性。
(3)博物館文化為城市文化建設和發展提供精神示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博物館文化的社會參與性空前加強,并為社會主流文化提供人本的,超前的新文化要素,引領城市文化的發展。
(4)博物館文化建設有助于增強城市文化的核心競爭力。博物館文化以代際相傳的耕哺模式,使博物館在展示教育,社會服務,科技研發等方面與生俱來的優勢得以充分展示,在提高城市物質文明的同時,不斷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引導各類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人才流源源不斷的匯聚到城市之中,增強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城市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博物館文化建設,推動城市文化發展
(1)要建造優美的博物館環境,高雅的人文景觀,有中式博物館環境和人文景觀的建設,要加強服務館文化載體建設,充分發揮管內外各種新聞媒體的傳播作用,增強博物館文化建設的輿論影響力。
(2)要形成人性化的組織管理制度,要形成鼓勵創新的工作管理制度,要形成自我管理的生活行為制度,運用現代科學管理方法,實現博物館人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
(3)要大力建設開放式博物館,使公眾能夠共享博物館的知識信息服務和思想文化科技成果,多舉辦博物館講座論壇等各類活動,博物館的教育資源和科研基地都有加大對于公眾的開放程度。
(4)加大網絡文化建設力度,在網站開設學術講壇等欄目實現學術新聞,學術視頻報告等網絡共享,讓這些先進文化資源通過網絡平臺向城市輻射和傳播。將博物館的文化成果利用報紙,出版物,公共電子屏幕等想城市傳播,使城市能夠及時了解博物館的文化建設成果,吸取豐富的文化營養。
博物館因其所具有的人才資源優勢,應該在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研究方面做出表率,結合各個博物館自身的文化特點和研究領域,開展相關領域的城市文化研究。在東京國際政治經濟不斷變革的新形勢下,不管應當具備文化自覺精神發揮自身的文化引領工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吸收和借鑒世界文化優秀成果,以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歷史重任,用實際行動來體現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的新內涵,彰顯中國文化的新高度,從而不斷滿足廣大城市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推進城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