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未來世界經濟增長的模型,即總體上處于L型,處于U型的可能性小;分析了產生這種經濟增長模型的理論基礎;并分析了這種經濟增長模型可能產生的當前及未來的影響,如對當前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及對分配政策的影響。
關鍵詞:未來世界經濟增長模型;L型
中圖分類號:P46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0-02
一、總論:世界經濟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世界經濟總體上呈L型號,趨于U型的可能性小。
二、分論:分析世界經濟L型增長的原因與影響
(一)世界經濟L型增長的原因
1.世界經濟L型增長的氣候變化原因
溫度升高氣候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溫度上升,大氣垂直流動加速。簡而言之,對地球氣候及農業來說,增加旱災和水災及其變態自然災害的頻率;如果不采取措施,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水災和旱災及其變態自然災害表現為喜怒無常。對于地球居民的生活來說,水災與旱災及其變態的破壞引起居民生活因缺糧和糧價上漲走向貧困及生活質量的下降。
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事件可能增加:研究資料顯示,地震、潮汐的頻繁發生與全球氣候變暖存在著一定的關系;統計表明,1980-2005年期間,全世界發生自然災害奪去了超過200萬人的生命,造成了約1.2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大約90%的自然災害、72.5%的傷亡人數、75%的經濟損失都是干旱、洪水、熱帶氣旋、高溫熱浪、低溫冷凍、泥石流、森林火災等與天氣氣候有關的災害引起,或者與氣象條件直接相關的流行病和病蟲害引起的。在全球變暖背景下,高溫干旱、霧霾、臺風、暴雨洪澇等極端天氣事件趨于增多,國家公共安全、安全形勢更加嚴峻。
溫度上升,大氣垂直流動加速。氣候變化對地球農業整體來說,增加旱災和水災及其變態自然災害的頻率。由于農產品是人的第一需要。而工業品的生產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水旱災害及其變態頻繁引發農產品一升再升,工業品價格一降再降。企業主要指工業企業,工業品價格的一降再降導致實體企業盈利下降、財政收入增幅下降和經濟增速下降。這稱為“四降”。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可能增加導致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這稱為“一升”,上面的“四降”和“一升”稱為“四降一升”。這是氣候變化引發的經濟的“四降一升”。
氣候變化引發的“四降一升”很難改變。它基于以下兩點事實:(1)二氧化碳作為主要起作用的溫室氣體,在大氣中存留時間為五十至兩百年不等,在地球大氣中發生作用,生成地球的溫室效應。這是地球生命進化史上,夏季溫度總體上呈上升趨勢的原因。(2)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大部分不會返回地面,除了很少的部分被雨水帶回地面或在地球表面時溶解于淡水或海洋中。這是有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學性質決定的。這兩點理由在地球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前提下,決定溫度上升,空氣的垂直流動加快;對地球氣候及農業來說,增加旱災和水災及其變態自然災害的頻率這一氣候影響事實。這一氣候變化事實決定了氣候變化引起的經濟的“四降一升”很難改變或不會改變。這是氣候變化引發的經濟“四降一升”。
2.世界經濟L型增長的經濟發展歷史累積原因
除了氣候變化引發的經濟“四降一升”外;引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臨的經濟問題的“四降一升”還有經濟發展上升時期歷史積累導致的“四降一升”。
排放至空氣的二氧化碳突破了量的范圍,實現了質的突破。排放至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實現質的突破導致的經濟的“四降一升”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行的歷史突變論。而排放至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量的變化是經濟“四降一升”的漸變論。除了這種漸變論外,經濟的“四降一升”的漸變論還有經濟發展上升時期歷史累積引發的“四降一升”。
3.世界經濟L型增長的原因結論
經濟發展上升時期歷史積累導致的“四降一升”可以通過“三去一降一補”解決問題,而氣候變化引發的經濟“四降一升”卻很難通過“三去一降一補”去根治。
氣候變化引起的經濟的“四降一升”在氣候變化很難改善的前提下很難根治,拓展良田和興修水利工程保證糧食生產只是其中的改善措施或策略。
人類開墾良田和荒地已有漫長的歷史;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現有的可供開墾的良田是有限的。現有的可供開墾的良田很難改變氣候變化引發的經濟的“四降一升”。
(二)世界經濟L型增長的影響
1.世界經濟L型增長對經濟的影響
經濟發展上升時期歷史積累導致的“四降一升”和氣候變化引起的經濟的“四降一升”導致當前經濟形勢突變。在兩個“四降一升”的作用下,工業品價格一降再降。企業主要指工業企業,工業品價格的一降再降導致實體企業盈利下降、財政收入增幅下降和經濟增速下降。這稱為“四降”。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可能增加和經濟發展時期產品的供過于求導致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這稱為“一升”,這“四降”和“一升”稱為“四降一升”引發經濟朝下行走。這兩個“四降一升”決定了當前投資效率低和投資總體上處于虧損狀態。工業實體企業利潤下降導致一些實體企業還不清銀行貸款和資金鏈斷裂,導致銀行因收不回企業貸款而萎縮和虧損。工業實體企業利潤引起證券行業的盈利的上漲或下跌;證券作為投資者手中的工具,在工業實體企業利潤下降和虧損時必然導致證券行業總體利潤的下跌和處于負利潤狀態,這也是近兩三年即2015年至2017年中國證券行業總體上不景氣和蒸發30至50萬億元左右人民幣的原因。
在溫度升高氣候變化的作用下,重大的自然災害頻發,保險業將深度發展——醫療保險和自然災害等公共險種需要加強,商業險需要更進一步完善和深化。這是作為金融業的保險業需要加強的作為。
在氣候變化引發的水旱災頻繁和地震等自然災害的背景下,氣候變化引發經濟的“四降一升”問題。氣候變化背景下引發的“四降一升”問題導致世界經濟總體上呈L型,趨于U型的可能性小。經濟發展總體上呈L型意味著經濟發展效率欠缺,在效率欠缺和經濟增長乏力和經濟蕭條與困難的背景下,就工資分配的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來說,此時更應該強調公平而非效率。
吃一塹,長一智。人類期望通過自己的方法策略措施智慧改變不良現實;氣候變化引發的“四降一升”很難改變的兩點事實決定未來世界經濟總體上呈L型,趨于U型的可能性小。正如《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書所言:“認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說到底,就是要看到在當前全球經濟和國內經濟的形勢下,國民經濟不可能通過短期刺激實現V型反彈,可能會經過一個L型增長的階段。”在同一片藍天下,世界經濟是連為一體的,中國經濟的L型增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世界經濟總體上處于L型的經濟增長。
2.世界經濟L型增長的未來社會的影響
延伸問題一:生存競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自然的法則。在溫度升高氣候變化和目前于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達到70億的背景下,筆者在《青山.綠水.藍天構建》一文認為:“饑餓和戰爭成為人類的潛在威脅”。正如新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17年2月19日新聞中所言:“面對脆弱的國際形勢,發展是預防沖突的重要途徑。當前氣候變化、人口過度增加、糧食安全危險上升的全球性趨勢相互關聯,導致激烈的資源競爭,使全球范圍內發生沖突的可能性上升。發展能使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更強壯更具韌性,從而消除卷入沖突的風險。全球化是世界繁榮的重要動能,但部分地區沒有跟上全球化的腳步。發展不平衡導致國際社會不穩定,風險叢生,并且侵蝕人們的信心......”這和筆者2012年10月份首次面對公眾《青山·綠水·藍天構建》一文及《均勻發展論》的觀點一致。
延伸問題二:地球未來氣溫可能趨于越來越干燥。在地球生物進化史上,在地球好氧生物產生之前的厭氧生物之時,地球原本是一個冰球。在好氧生物產生之后,由于呼吸的作用生產出二氧化碳,地球漸漸暖和起來,冰川逐步溶解。伴隨著地球逐步暖和,大片陸地逐步出現,陸地上生長出大片森林。猿猴在森林里生活。隨著好氧生物的增多,地球氣候越來越暖和,森林面積減少,它驅使猿猴在灌木和草叢中直立行走生活,人類從而由猿猴進化為人,人類的一支北京猿人從猿猴進化而來。溫度是人類生存生活的一個重要參數,人類產生于合適的溫度,也會因未來(過高的)不合適不適宜的溫度而消失。經濟是人的經濟。在過高的不適宜的溫度的作用下,經濟會因不適宜的溫度而受到破壞。未來全球經濟會因不合適的溫度而總體上呈L型,會因不適宜的過高的溫度而逐步走向衰敗,趨于U型的可能性小。
三、結語
當前世界經濟的L型增長取決于氣候變化和經濟發展歷史積累導致經濟發展的“四降一升”。在經濟發展導致的“四降一升”通過”三去一降一補“去掉后,氣候變化導致的經濟發展的“四降一升”的兩點事實消失前,經濟上總體上依然處于L型增長。本文分析了當前的經濟L型增長對銀行、證券和保險業以及分配政策可能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鄭寶山,等.溫室效應與全球變化(二)——應限制哪些溫室氣體排放?[J].四川環境,1993(7).
[2]曹竣云.青山.綠水.藍天構建[J].學習與科普,2014(5).
[3]曹竣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中國經濟的再平衡[J].現代經濟信息,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