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性教育是黨校培訓學習的主題與核心內容。加強基層黨校的黨性教育具有十分緊迫而現實的意義。當前基層黨校在黨性教育工作中存在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單一滯后,教學形式呆板不靈活、師資隊伍不強、教育效果評價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導致黨性教育成效不大。因此,通過分析當前基層黨校開展黨性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解決對策,以期提高黨性教育的實效性,充分發揮出黨校的思想教育陣地作用。
[關鍵詞]基層黨校;黨性教育;問題;對策
[作者簡介]王文賢(1972-),男,漢族,籍貫:甘肅民勤,甘肅武威民勤縣委黨校,講師,本科,研究方向:政治理論。
[中圖分類號] D261.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17)06-0053-02
劉少奇曾講過:“共產黨的黨性,就是無產者階級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現,就是無產階級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現。”縱觀90多年的中國共產黨建黨史可以發現黨員隊伍的黨性是否堅強直接決定了這個政黨的戰斗力大小。長期以來黨就高度重視黨性修養的提高,這是共產黨的立身之本,也關系到黨的領導水平與執政地位。作為培訓領導干部的主陣地,黨校必須將黨性教育作為干部教育的中心任務。縣級黨校是黨校系統內的基層單位,必須將黨性教育作為自身的重要使命與職責。針對當前縣級黨校在黨性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論述,提出個人建議,以供參考。
一、黨性教育在基層黨校培訓中的重要作用
黨性就是一個政黨固有的屬性與本質特點。共產黨是以無產階級為基礎的政黨,因此,共產黨的黨性就是無產階級的階級性①。黨性教育是黨校工作的必修課,有著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從理論層面來說,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一次次重大勝利,根本原因在于廣大黨員干部都有堅強的黨性支持。從現實意義來說,隨著西方多元文化價值的滲透,部分黨員干部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在黨性修養與作風建設方面出現了偏差。傳統的黨性教育方式與教育內容顯然跟不上新形勢的發展。這需要黨校工作者與時俱進,改進黨性教育的方式方法,通過教育培訓讓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自覺服從黨組織的領導與安排,保持優良作風,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二、基層黨校在黨性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一)對黨性教育缺乏足夠的認識
《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中明確指出黨校具有“三陣地一熔爐”的作用。但是一些基層黨校對此缺乏深刻的認識,對黨性教育的作用也認識不全面。這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機械理解黨性教育,簡單地認為只要與“黨”字沾邊的就是黨性教育。在黨性學習的一些模塊設計中直接選擇一些有“黨”字的內容就完成任務了。二是黨性教育的課程設計不合理,缺少按需培訓的理念。各個培訓班次的黨性教育內容都是大同小異,無論是難度與深度在梯度設計上都沒有明顯的差異②。由于經費與人手都很緊張,基層黨校往往不能深入開展訓前調研工作,無法詳細了解參訓學員的文化水平、工作狀況以及培訓需求等。因此,也難以為參訓學員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很多學員普遍反映黨性教育內容與自己工作脫節,希望多一些實用性的內容。三是教育形式缺乏創新,形式陳舊。無論是何種類別的培訓班,黨性教育課程內容基本一樣,教育形式也大同小異,多為重溫入黨誓言、分組討論、集中學習等。這些教育方式本身是沒有問題的,甚至是很好的,但是教育效果通常卻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形式與內容不協調,不統一,形式過于格式化而影響到學員的學習積極性,黨性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二)基層黨性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師資力量薄弱是基層黨校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目前,區(縣)級黨校教職工約在30人左右,其中,50%的人員是班子成員與行政后勤編制人員。因此,專職教師很少,一般只有十余個,負責黨性教育的專職教師數量更少。隨著黨中央對黨性教育的日益重視,基層黨校教職工所承擔的教學任務越來越重。同時,由于基層黨校的薪資福利與工作條件相對較差,難以吸引優秀的年輕教師。因此,從事黨性教育的專職教師年齡普遍較大,知識結構相對老化,年輕教師較少,青黃不接問題較為突出。
(三)黨性教育評價方式不夠合理
黨性教育旨在解決黨員干部的思想、立場問題,讓黨員干部將共產黨先進理論內化為堅定的政治信念,自覺遵守黨紀黨規。黨性教育成果是思想精神層面上的,若單純用數據來量化考核教育效果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嚴謹的。出勤、考試、問卷調查、訪談等考評手段只能反映出參訓學員的組織紀律性,而對他們的黨性強弱、作風好壞是難以客觀描述的。目前,大多數基層黨校都是采用上述方式評價參訓人員的學習情況,難以反映出各學員間的具體變化與差異性。而黨性好不好,群眾意識強不強都不能單純從參訓人員的結業分數、論文質量來判斷。黨性教育效果的評價方式還需進一步摸索,改進。
三、提高基層黨校黨性教育實效性的建議
(一)正確認識黨性教育,堅持黨校姓黨的根本原則
黨校教育必須堅持“黨校姓黨”這一基本原則,這是黨校區別于其他普通學校的基本標志。第一,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這是黨校辦學的首要要求,也是黨校姓黨的最重要標志。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密切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始終保持思想行動與黨中央一致。第二,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在教研工作中要加強對學員實事求是方面的教育,引導學員理論聯系實際,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民主討論活動,弘揚求真務實精神。第三,要樹立按需培訓意識。根據黨中央與上級政府對黨性教育工作的要求,基層黨校要會同縣級干訓管理部門與學員所在單位加強溝通會商。通過“菜單選學”的方式開展需求調研工作,確定黨校教育的相關專題菜單,再由學員所在單位與學員個人自行選擇。最后,根據選學結果開設相關培訓課程,安排培訓班次③。
(二)豐富黨校教育內容
在黨性教育課程體系中,最基本的理論課程包括《共產黨宣言》《中國共產黨黨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這些理論課比較枯燥,很多參訓學員認為太虛,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因此,學習意愿較低。同時,教師也不容易講好,如何將這些抽象、枯燥的內容具體化、生動化,達到黨性教育的目的都是很難的。對此,教師首先必須加強學習,主動研究無產階級政黨“黨性”所在,了解“黨性”的內涵是什么,有哪些特點,涉及到哪些內容。與西方執政黨相比,中國共產黨的黨性有什么特點等。其次,要加強對干部黨性教育規律的研究,掌握黨性教育的基本規律。最后,要重視對不同培訓對象的研究,摸索總結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工作經歷的學員特點,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黨性教育方案,實現差異化的黨性教育,確保黨性教育的實效性④。
(三)創新黨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強黨性教育的吸引力
黨性教育專職教師必須增強創新理念,改進教育手段,以增強黨性教育的吸引力與感染力。合理運用案例式、探究式、點評式、體驗式、談話式、異地式等教學方式,引導參訓人員真正參與進來。根據學員特點與培訓重點,經常開展座談會、專題研討會、辯論賽、演講賽等不同活動。這樣讓學員在參與互動過程中深化黨性,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要采用“網絡+課堂”、“黨校+基地”、“現場+課堂”的方式,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比如,開辟紅色論壇,微博黨課,拓展黨性教育空間。無論運用何種教學方式,教師都必須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確定活動主題,認真開展教學活動,避免流于形式。在教學過程中還應配套一些必要的輔助項目,包括教師講評、撰寫心得體會、學員交流討論等。
(四)狠抓黨性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黨性教育水平
為提高基層黨校教育水平,基層黨校必須深化人事改革,培養一支德才兼備、結構合理的專職師資隊伍。基層黨校首先應加快改革人事制度,采用聘任制,構建起“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機制。同時,逐步完善競爭上崗機制,出臺科學合理的教師考評機制,將崗位等級、工作業績與薪資福利掛鉤⑤。其次,要重視對師資隊伍的培訓教育,加大經費投入,為教職工提供更多進修、培訓的機會。選送優秀人才到上級黨校、高校或科研機構進修深造。同時,支持并鼓勵廣大教職工參加學術交流,掛職鍛煉、社會調研等活動,讓黨校教師加深對黨情國情的認識,增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要遵循“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的原則,選聘一些優秀的黨政企優秀人才與專家學者作為兼職教師,以優化黨性教育師資隊伍。
(五)堅持從嚴治校,構建科學合理的黨性教育評價機制
從嚴治校是全面從嚴治黨在黨校工作中的直接體現,也是對黨校校風、校紀、校規的根本要求。一方面要加強校風學風建設,進一步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嚴肅查處自由散漫、請客送禮、經營人脈等不正之風。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學有效的黨性教育評價機制,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對理論知識的考查,二是對實踐行為的考查。通常以試卷、讀書報告、座談報告會、撰寫學習心得等方式來評估學員在培訓期間的理論學習情況。只要成績達到合格線便能通過,不然視為不合格,應參加下一次培訓。對實踐行為的評價主要通過學員在黨校期間的行為表現與在單位工作長期表現兩方面組成⑥。對學員在黨校短期行為表現的評估則主要根據他們在校期間的行為表現來評定。在培訓結束后定期了解學員的行為表現,并做好記錄建立檔案。為學員下次到黨校接受培訓提供參考資料。
總之,黨性教育是黨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黨校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把握黨中央對黨性教育的要求,積極總結經驗,創新教育方式方法,不斷提高黨性教育的實效性。這樣才能為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打好人才基礎。
[注釋]
①李莉莉.縣級黨校黨性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沈陽干部學刊,2016,18(1):15-16.
②⑥俞揚.關于縣級黨校黨性教育的實效性問題探析[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14,14(2):91-93.
③王久高.基層黨校加強干部黨性教育實效性的問題與對策[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4,16(1):35-39.
④陳曉林.改進基層黨校黨性教育的探討[J].福州黨校學報,2015,32(5):76-78.
⑤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0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