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潔慧
摘要:衛生監督是指相關部門和機構,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控制疾病的流行,從而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的頒布為標志,我國衛生監督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本文從衛生監督工作的必要性和作用著手,就如何強化衛生監督工作提出了幾點意見,以期對衛生監督工作的進一步推進有所幫助。
關鍵詞:衛生監督;疾病控制;經濟發展;監督體系;國家建設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1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的頒布為標志,我國衛生監督工作從傳統的計生監督進入了為經濟建設服務和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新階段,衛生監督機構在與計生監督機構進行合并后,擔負起了衛生領域綜合監督執法任務,在不斷的發展進步中探索出了一套較為符合我國國情的衛生監督體系,并對我國生態、經濟環境的優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下面,先對強化衛生監督的重要性進行闡述。
一、強化衛生監督的重要性
衛生監督工作是改善人民健康狀況,實現經濟穩步發展的重要基礎,其重要意義突出表現在以下幾點:
1.是維護老年人群健康狀況的保證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的平均壽命逐漸延長,人口結構趨于老齡化,老年人群抵抗力差,易受周邊環境中不健康和不安全因素的影響和侵蝕。因此,加強衛生監督是維護老年人權益的重要保證。
2.是減小疾病危險因素危害的手段
近些年來,我國的疾病譜逐漸擴大,疾病危險因素日益增加,發病范圍也越來越廣。疾病的發生與周邊生態環境、人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不安全的生活娛樂方式、缺乏保護的工作環境都是重要的疾病危險因素,而要消除這些危險因素,強化衛生監督勢在必行。
二、衛生監督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衛生監督既能夠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也能夠通過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保證人民健康、保障經濟發展。
1.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
衛生監督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降低工業有害物質的危害。工業生產中可能會產生大量對自然環境有害的物質,如二氧化硫,重金屬離子等,通過進行衛生監督,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平衡。
二是營造健康環境。健康公共場所和健康住宅的建設必須要基于國家衛生標準,通過衛生監督對室內氣候、空氣環境、采光照明等進行嚴格的控制,從而為人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2.對經濟環境的優化作用
國家基礎建設水平對人民衛生健康狀況將產生直接的影響,如南美洲和非洲許多國家,受限于基礎設施建設水準,傳染疾病流行、衛生事故頻頻發生。而我國在這一方面一直做得較好,尤其是在自然災害后,如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舟曲泥石流后,國家及時采取了科學、嚴格的衛生監督和疾病控制措施,確保災區未出現大規模傳染性疾病,確保了社會穩定,降低了經濟損失。
三、強化衛生監督的幾點做法
1.轉變觀念
受制于傳統觀念,人們對衛生監督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衛生監督可有可無,或是可以由工商、技術監督部門兼管、替代。對此,我們必須認識到,衛生監督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既是提升人民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現實需求。因此,衛生監督工作作為一項獨立自主的工作,必須要有完善的工作機制,不能由工商、技術監督部門所代替。與之相反,衛生監督工作必須成為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支撐之一,并且要結合社會發展的整體趨勢和最新出現的科學技術,不斷推進衛生監督工作的深層次發展。此外,衛生監督工作量大面廣,僅依靠衛生監督機構有限的人力資源很難保證監督效果,因此,有必要構建上下聯動、分工協作的衛生監督協管網絡,滿足基層衛生監督實際需求,確保衛生監督工作落到實處。
2.增加投入
當前衛生監督工作受到的關注度和重視程度不足,結果長期處于資金嚴重匱乏、設備落后、手段單一的狀況,難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當前社會對衛生監督的需求日益擴大,在此背景下,政府和社會必須加大對衛生監督工作的投入,并將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執行。
首先,要改善衛生監督部門的硬件基礎,改善其工作環境,為其引進相關設備,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其次,要注重加強對相關人員的業務培養,提高其業務素質,建立完善的人員培訓機制,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再次,要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及設施,例如,完善“人員庫”和“對象庫”是省衛生監督所的最新要求,基層衛生監督機構必須響應這一指示,完善監督人員信息,以及被監督對象的信息,及時核查、補充和清理,保障監管信息的真實有效。最后,要增加衛生監督協管經費投入,加強衛生監督協管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兼具公共衛生專業知識與良好職業道德素養的衛生監督協管員隊伍,充分發揮衛生監督協管在衛生監督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3.強化執法
衛生監督工作必須以地方政府為領導,以衛生部門為執行主體,依賴全社會積極參與,這項工作涵蓋了醫療、衛生、環境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尤其是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影響頗大,因此,要持續加強衛生監督工作的執法,確保衛生監督工作落到實處,從源頭上消除不健康因素對人民群眾的影響,為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方面,要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注重執法監督機構的建立健全,提高執法人員的自身素質,提升衛生監督工作執行效率。另一方面,要做好對執法工作的監督,規范監督執法工作,確保衛生監督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切實為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四、結語
隨著國家建設水平的持續提升,衛生監督工作已經成為了人民日常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衛生監督部門要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能使命,不斷加強執法監督機構建設,主動作為、認真執法,確保相關規章制度的認真落實。正確處理衛生監督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將兩項事業緊密聯系到一起,讓衛生監督為促進經濟和諧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馮利華.衛生監督執法與經濟發展關系的探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6(8).
[2]嚴志平.應用科技手段防范衛生監督執法風險的新思路[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2(19).
[3]張順華,潭德平.淺論衛生監督機構的轉型升級[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6(3).
[4]葛學紅,薛如建.基層衛生監督協管工作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
[5]彭武華.談衛生監督信息化的問題與對策[J].引文版:醫藥衛生,2016(3).
[6]惠蕙,智春.衛生監督工作平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