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天悅
摘要:學校內部審計是學校對校內各項經濟活動和責任履行進行監督、評價、改善的一種有力手段,它對促進學校財務管理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而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審計是學校內部審計機構對學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分析、測試和評價的活動。本文首分析內部控制審計的內容,然后分析學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審計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樹立內部控制意識,加強制度建設、提高學校財務人員素質和完善學校內部審計制度,加大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監督力度這三方面的措施。
關鍵詞:學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審計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2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教育事業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為了滿足社會生源的需要和響應國家教育部的號召,許多學校進行擴建和擴招工作,如此一來學校內控所需要解決的各種事務就會越復雜和繁瑣,所以學校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審計工作越來越嚴謹、詳細。學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審計是學校內部的審計機構對財務信息真實性的審核、資源是否有效配置、財務風險高低等方面進行全面、詳細的分析、評價和監督的一系列活動。學校財務管理內控審計越有效,學校的日常活動才會正常運營下去。
一、內部控制審計的內容
根據內部控制審計的一般原則,內部控制體系主要由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內部控制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制度五大基本要素組成。
第一,內部控制環境,即評價以公司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和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在內的內部控制環境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影響。第二,風險評估,即分析企業風險控制目的設置的合理性,評價開展風險評估范疇的全面性、風險評估結果的有效性和風險應對策略的科學性。第三,控制活動,即評價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設置的內部控制措施的科學性和控制效果的有效性。第四,內部控制信息和溝通,即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相關信息在收集、處理和傳遞程序的科學性,分析信息技術在內部控制信息和溝通中所發揮作用的情況,判斷企業在反舞弊工作重點領域相關工作機制的有效性。第五,內部監督制度,即分析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和其他內部機構在內部監督中的職責權限情況,判斷企業實施內部監督的程序、方法和目的要求的科學性,評價內部控制監督制度的有效性。
學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環境的審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學校的預算委員會是否設立、學校的財務部門設置的這種是否有真實性、財務數據等是否得以安全的保存、每個財務人員是否有資格勝任財務管理的相關職務等等;財務管理的風險管理審計包括的內容財務部門是否建立起風險的評估機制、風險的預警機制,特別是出現突發狀況時,是否存在應急警報或措施;高校財務管理控制活動審計應包括貨幣資金、預算、收入、支出、分配、投資、籌資;高校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信息與溝通審計的主要內容是財務信息的錄入是否準確、信息的公開是否遵循特定的程序和步驟;學校財務管理的監督審計包含是否定期對財務信息進行評估、評估的內容是否全面、是否對以前的財務狀況等進行反復審核和檢測等等。[1]
二、學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審計存在的問題
1.財務管理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部分學校是事業單位,它的公益性很強,這就決定學校的大部分經費來自財政部撥款。對學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審計的法律法規,國家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個學校的重點培養領域,重點項目建設等不同,所以學校為了實現控制目標,需要根據自身學校的基本情況進行方案的制定、實施和執行,所以中間過程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這就顯示出內部控制制度的不科學性和不合理性。比如財政部可能撥財政經費專門為設立圖書館,財務人員對圖書館的審計審核內容就與其他方面不同。更有一些學校自身沒有獨立的內部控制審計制度,就會借鑒一些優秀高校或中學的制度,這些制度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學校,導致在工作過程中紕漏百出,學校的經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如學校的資金資產的使用率低下、財務信息等出現偽數據等嚴重現象,甚至會出現違法、違規的活動,學校的經費被財政部調回,這樣學校的的形象大跌,不易于學校長期健康發展。
2.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人員素質不高
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人員應該是具有財務清算、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但我國內控的審計人員不是單獨招聘的。為了方便,這些人員同行政人員一起招聘、筆試、面試,沒有對專業素養的考核。在財務管理內控審計人員上任前,學校沒有安排財務管理內控審計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在職時也沒有進行定期培訓,導致這些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不強。再加上學校的財務部門負責人的管理經驗匱乏和審計制度的不完善,學校的財政管理內控審計大都流于形式,達不到實際的效果,學校的審計工作效率低下,沒有發揮其真正的價值。因此審計人員必須重視審計專業知識的更新與提高,加強對審計技術與方法的研究,不斷提高審計能力。審計人員切不可“吃老本”,不能懶惰,更不能憑“經驗”,要時刻注重知識的更新。
三、強化學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審計的措施
1.樹立內部控制意識,加強制度建設
每個學校的專業特色、學生狀況、學校建設等各方面都不同,因此學校應該在本身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上,做到“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統一領導”要求組建校長作為內控建設的領導小組,因為在教學以及學校建設方面,校長的話語是具有權威性的、人人都必須聽取的。首先,領導者應該對財務管理內控的審計人員進行整頓與教育,改善審計人員的招聘流程,多多吸引經驗豐富的內控審計人員來應聘,通過定期教育提高審計人員的內控意識,使得人員都能積極自覺地履行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從而推動學校財務管理內控的有效開展;再有,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健全財務內控系統。就一個具體的審計項目而言,審計組是一個整體,尤其是審計項目質量的高低,不是某個人的水平,而是需要審計組集體的智慧,代表著審計組的整體素質與能力,是審計組共同努力的結果。例如,教師在報銷各種費用的過程中,審計人員一定對報銷的金額、憑證等進行一一核對,反復查看,進行集體決策的審批,切忌個人臆斷、徇私舞弊等。
2.提高學校財務人員素質
學校財務人員的素質高低決定學校內控審計的真實性、科學性,因此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基礎上,提高財務人員的能力和戰斗力迫在眉睫,特別是突抓好財務管理隊伍建設,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首先,在思想上進行教育。建設一支“政治合格、業務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的財務管理隊伍為目標,持續開展財務管理隊伍的“五項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艱苦奮斗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作風紀律教育和業務素質教育。培養“六種意識”,即服務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集體意識、法律意識、創新意識;[2]其次作風建設,即學校的財務管理負責部門應該嚴于律己,為審計人員作出模范,同時樹立在工作中一絲不茍、雷厲風行的風氣,給人員樹立良好的形象,這樣下面的人員才可以被上司所折服、信任;三是業務能力方面,財務部門設置定期專業講座、組織部分人員就去校外或出國進修專業知識,汲取當前的先進知識,加強對審計技術與方法的研究,不斷提高審計能力。另外,學校還應該注重培養財務人員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加強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自身業務素質、道德品質修養和獨立工作能力,從而提高學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水平。
3.完善學校內部審計制度,加大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監督力度
每個學校的內部控制制度存在差異,有的學校甚至沒有而是照搬其他學校的制度,因此學校應該完善自身的審計制度。內控的監督是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過程、過程后進行監督與管理。在監督過程中,學校應該明確各個部門在內部控制的角色定位、職能所在,確保內部監督檢查工作有效落實。審計部門應該單獨設立,不應隸屬于財務部門,這樣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才能得以保證。我國某些學校的審計部門在財務部門的管轄下,甚至部分學校未設立審計部門。再有審計部門應該定期或者抽查學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實施情況,人員的工作情況,賬簿、資金的核算情況,降低因人員的失誤導致的數據信息的不真實性,提高學校財務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增強學校財務信息的透明性,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完善學校內部審計制度,加大財務內部控制的監督力度,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學校將越辦越好。
四、結語
內部審計是學校財務管理中的一項重點內容。隨著學校擴建活動的增加,學校內部的日常經濟活動越來越復雜和繁瑣,內部審計工作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大。因此學校在日常活動中應當積極面對內部審計中存在的不足,并加強內部審計制度的完善,確保學校不會出現大的經濟問題。只有這樣,學校的財務才能健康平穩運作,促進學校整體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明亮.論高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審計[J].財務與金融,2011(129):69-72.
[2]吳超群.論學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審計[J].今日經濟論壇,2013(1):54.
[3]張文亞.淺析學校財務管理的現狀與應對策略[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