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業績和非財務業績都是組成企業總體業績的重要部分,所以對非財務業績指標的評價和財務業績指標的評價同等重要。鑒于此,本文先闡述了非財務指標的設置方法,后分析了非財務指標業績評價的利弊,最后提出創新業績評價需要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有機結合的論點并加以論證。
關鍵詞:企業;業績評價;非財務指標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1
一、非財務指標的設置方法
1.評價企業的經營過程
評價企業的經營過程,首先是評價產品的質量,產品質量是企業得以生存的基礎條件,評價產品質量涵蓋了原材料的評價、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以及產品成品的質量評價。其次,評價售后服務,根據服務的反應周期、服務成本以及服務一次成功的占比來綜合分析。再次,根據交貨的效率來評價,企業是否能夠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及時發貨表現了企業的可信度。最后是評價企業的應變能力。從企業生產調查準備時間來進行評價,查看企業從一批產品生產改成另外一批產品生產時需要調整機器設備所需要的時間,時間的長短反應了企業的應變能力。
2.評價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首先,評價企業資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通過設備、原材料以及廢棄物再生等利用率來反應;其次,評價企業的環境保護情況,推崇自然、保護環境,這就要求企業多開發綠色產品,引導客戶進行綠色消費,可以通過評價其有害物質生成占比和污染程度等指標來反映;最后,評價企業的公益建設,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此問題,企業應該多進行公益建設和希望工程等活動。
3.評價對智力的資本投入
評價對于智力和知識等無形資產的投入。首先是企業的開發和創新能力,是指企業再生產和改進產品的過程中,是否結合了市場調查,具備開發出適應市場發展的創新型產品的能力。其次是員工的能力和員工積極性。集團企業可以使用獎勵、提升等辦法來激起員工的工作熱情,可以通過員工流動率當做指標來進行評價。員工的勞動生產率可以表現出員工的知識和能力,可以按照員工給企業帶來的收入、降低的成本以及工作時間等各個指標來進行綜合評判。
4.評價企業與外部利益的相關者
首先是顧客滿意度,可以通過公益建設、電話回訪以及深入訪談等模式進行評價;其次是市場份額,其表現了企業在當前或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競爭力,可以直接反應企業的實力,也可以通過市場占有率來表現。市場占有率指的是企業某個主導產品的產銷量在整個行業的同種產品中的產銷量的占比;最后,是獲得新客戶和留住客戶,只有爭取新客戶才能擴大集團企業的市場份額,其評價指標是新顧客的數量和新顧客購買的產品總額等。企業只有留住客戶,才能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是否能夠留住客戶也間接表現了客戶滿意度,可以通過企業的留住客戶占比來體現。
二、非財務指標業績評價的利弊
非財務業績評價有利于管理者改善企業評價和經營。非財務業績評價的有利之處在于:第一,從企業的整體視角來評價;第二,關注未來預計的評價內容;第三,適時跟蹤評價,運用非財務評價系統是以管理系統信息化和信息系統網絡化為條件的,這種情況下,管理人員可以實時對項目進行監視和跟蹤,以此確保問題能夠被快速解決。而過去的方式是定期編制業績報告,這就不能保證其時效性;第四,直接評價,非財務指標可以直接分析出集團企業在創造股東財富活動中的業績;第五,有助于預估將來的現金流量。因為非財務指標能夠直接評價生產活動,所以其可以直接預測出將來的現金流量;第六,關系到企業的發展戰略;第七,可以分清楚責任主體,使得控制更加方便,非財務指標的評價會直接劃分責任歸屬,且很容易設置系統責任,所以可以更好地發揮控制功能。
非財務指標也有一些弊處:首先,非財務指標的評價方法不能用貨幣來表示。非財務指標改進和利潤增長的關系模糊不清,無法分辨是不是因為非財務指標的調整使得利潤有所變化,這樣使得企業管理人員在非財務因素方面的努力不容易體現其成果;其次,非財務指標具有錯綜復雜的關系,一些聯系緊密的關系很難分辨出其是否重要,也有相互矛盾的指標,每一個指標的完成都是通過另外指標的犧牲而實現的,這樣會使得各部門之間的矛盾凸顯出來。
三、創新業績評價需要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有機結合
企業經營業績的核心評價指標就是財務指標,但是其不能包含所有的業績評價內容,財務業績評價更加注重企業的內在因素對于業績的影響的相關評價,而對外部影響因素的評價不太重視?,F在的集團企業所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如果不對外部環境進行客觀的評價,其無法看到本身的優缺點以及所要來臨的機遇和挑戰,這就使得企業無法立足長遠。所以,業績指標不僅要重點評價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和生產率,同時也應該考慮類似于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以及客戶滿意程度等外部因素,特別是對于反應長期效益的指標因素,應該重點關注。我國的集團企業的業績評價方法在評價的范圍和深度方面都有待改進,無法達成現行管理的目標,建議相關企業在業績評價體系中加入非財務指標評價的相關理念,根據集團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建立合理的業績評價,使其更有全局性,以此使得對于業績的評價更有層次和深度。可以將業績的短時評價和長時評價結果聯系起來進行分析,以此距離集團企業的目標更近一步。創新的企業業績評價會更加符合現代企業管理的需求,評價的基礎是集團企業的戰略目標,同時,對評價方法進行調整和完善,將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進行聯系起來,充分表現集團企業戰略經營管理目標。
四、結語
企業在進行業績評價時,如果太注重財務業績的評價,就會使其評價變成短期行為,對于長期的發展不利。如果太重視非財務業績的評價,那么就會使得財務沒有變化而最終失敗。通過研究和分析可知,現代的集團企業進行業績評價時,會從之前的事后評價轉變為戰略管理的全過程評價,以此更好地實現企業制定的戰略經營目標。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有機結合可以表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關注評價企業的創新業績,以此持續形成企業的重要競爭優勢,把智力和知識等無形指標也納入評價體系中,使得評價指標更加全面和具體,最終有助于企業的高效、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夢蕓.網游行業并購績效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6.
[2]莫璇華.基于精益會計的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3.
[3]方經奎.基于非財務指標的營銷人員工作績效考核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2.
作者簡介:蔡忠瀛(1980-),男,漢族,陜西安康人,碩士,西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經濟師,主要從事財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