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
摘要:從整個物流行業發展的速度有所放緩、成本不斷增加、社會化及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等3個方面分析了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物流行業發展的特征,并對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物流行業面臨的機遇進行了探討,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新常態下物流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最后提出幾點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物流;特征;建議
中圖分類號:F259.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2
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換擋期,經濟“新常態”成為社會的共識。物流作為近年來發展極為迅速的服務行業,其未來的發展與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緊密相連。目前我國經濟的新常態也帶來了物流行業的新常態,雖然我國的物流行業發展較快,但是在新常態的影響下,物流業也面臨更多的挑戰,轉型升級成為其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1]。
一、新常態下我國物流行業發展的特征分析
1.整個行業發展的速度有所放緩
近年來,我國物流行業迅速發展,物流業增加值、社會物流總額等逐年大幅度提升,據統計,2013年以前,我國物流行業平均每年的增速超過20%。但是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的影響下,物流行業的發展同樣進入了新常態時期,進入2013年之后,物流行業的增速開始減慢,2014年我國物流總額較2013年增加不到8%,預計未來我國物流業的總成交額增速將在一段時間內處于緩慢增長狀態,急需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2.成本不斷增加
影響物流行業收益的一個關鍵的要素為物流的成本。在經濟新常態下,油費、人工費、過路費等相關運輸成本的不斷增加,極大地阻礙了整個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近年來房租、土地價格等不斷上漲,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倉儲、管理成本也隨之增加,這些大幅度提升的成本大大增加了物流企業運營的壓力。以2014年對物流行業主營業務的統計數據為例,與2013年成本相比,79.7%為增加或者持平狀態,而主營利潤僅有67.4%處于增長或者持平狀態,由此可知,整個物流行業的利潤增速小于成本的增速。
3.社會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
我國物流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在此基礎上,物流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我國的電商近年來發展很快,電商物流隨之快速發展,主要分為2種模式,即自營物流、外包物流,前者即為企業自己創建物流平臺用于配送物流,這種模式目前最為典型的為京東商城,后者就是由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配送服務,較為典型的是淘寶商城,其物流的配送一般選擇申通、圓通、順風等第三方物流企業[2]。
二、新常態下我國物流行業面臨的機遇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物流產業的地位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對此制定了各種政策,2009年,國家制定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之后于2011年、2014年又分別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等,在經濟新常態下,這些政策措施都為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發展機遇,我國物流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1.全國的消費布局較以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與以前的消費布局相比,我國當前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快速增長的內需帶動了整個物流行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消費的結構也在不斷變化,促使了社會對物流有很大的需求,在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的帶動下,這種需求發展的態勢良好。據2014年統計,當年我國快遞行業的業務總量超過140億件,較上年增長幅度超過50%,在世界各國排在首位;業務收入總計達到了2040億元,較上年增長42%。
2.經過多年的發展全國物流行業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近年來,國家在基礎設施上加大了建設的投資力度,交通設施越來越完善。以2014年為例,當年我國總投資了近9000億元用于鐵路的建設,新開辟鐵路里程達到了8427km。2013年,相關部門對我國物流園區的發展做出了規劃,并出臺了政策對全國物流園的總體布局進行了明確,將29個城市(包括天津、北京)布局為一級物流園區發展,將70個城市(包括邯鄲、石家莊等)布局為二級物流園區發展,這些都為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信息技術快速發展
與傳統的運輸行業相比,新時期我國物流行業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主要的特征即為整合,整合和科技創新為物流行業的轉型升級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自于科技的創新,物流業的發展同樣如此。可以說打造先進的物流企業的法寶就是不斷地創新技術、管理模式等,以目前發展態勢良好的順豐速運等為例,其在物流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主要來源于不斷地創新其服務的模式,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戶。此外,隨著一些信息技術(互聯網、物聯網等)的發展,其與物流行業的發展緊緊地聯系起來,深入融合,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物流資源的配置方式,加快了現代物流的升級、創新。
三、新常態下我國物流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1.促進區域物流的發展是我國物流行業未來發展的新型驅動力
在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減緩,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是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政府相繼從國家層面上提出了一些區域發展的戰略,包括絲綢之路、京津翼一體化等,這是我國采取的一種創新性手段,利于我國人口、經濟、資源的長期穩定發展。在區域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區域物流的發展成為必然,是適應經濟新常態下區域經濟發展必然要求,更是物流行業進行轉型創新的驅動力[3]。
2.多個產業一體化發展是未來物流產業穩定發展的內在動力
以前我國物流的運營主體包括運輸、倉儲,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物流模式已經不在適應形勢需求,聯動制造、金融、商貿、制作、物流等多個產業的一體化成為物流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可以實現產業之間的合作共贏。以制造業與物流行業的聯動為例,其可以使制造企業的庫存積壓減少,使產品運輸速度加快,降低制造業的運營成本。
3.提高服務的質量是我國物流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式
物流企業服務水平的提高,不僅使客戶滿意,還能提高物流企業的效益。一般提高物流服務質量的方式包括縮短運送時間、提高配送人員的素質、積極處理用戶的投訴等。可以說,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物流企業要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主要的手段即為提升其服務的質量[4]。
四、發展建議
1.盡可能降低物流的成本
近年來,我國的物流總費用在GDP中的比重有所降低,由原來的18%降低到16%,雖然成本有所降低,但還是處于較高的水平,因此未來物流行業提質增效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即為采取多種措施降低物流的成本。企業的成本一般包括2個方面:自身運營成本、外部成本。一是運營成本。包括直接和間接成本2種,降低直接成本可采取對現有的物流企業進行整合,不斷增大企業的規模,在此基礎上,不斷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提升物流的現代化、信息化,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降低間接成本可通過不斷地完善各地的物流網絡,降低運輸成本,積極鼓勵各物流企業進行資源的共享,建立起聯盟,提高對物流資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外部成本。可通過消除體制性的成本,如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簡化行政審批的手續,并降低稅率逐漸取消一些不合理的收費,減少稅費。
2.多方面整合物流資源,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
隨著社會的發展,分工不斷的細化,物流逐漸向專業化、社會化發展,因此物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是第三方物流,其可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服務,進而降低企業的成本,進一步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雖然有了較大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其規模、利潤、績效等方面還存在明顯的差距,因此在經濟新常態下,實現物流行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措施即為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
3.提高物流的服務水平,實現物流行業的現代化
當前我國物流行業的成本較高、效率較低的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物流的現代化水平低。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物流的范圍及規模進一步擴大,需要采取現代化的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實現集約化發展。當前我國物流行業中各個企業之間缺乏合作,社會化程度不高,多是各干各的,在市場上都是激烈的競爭關系,最終嚴重造成物流資源的浪費。因此應融合各方物流企業,協同發展,不斷整合資源,共同開拓市場,實現合作共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林琳.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趨勢及對策[J].物流技術,2015,34(12):37-39.
[2]陳曉華,嚴雪晴.經濟新常態下珠三角地區綠色物流業發展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5(10):28-29.
[3]嚴雪晴.經濟新常態下珠三角地區港口綠色物流業發展策略[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37(2):16-17.
[4]劉亞楠,程書強,許華.新常態下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發展問題及對策[J].江蘇農業科學,2017,45(1):276-279.
作者簡介:張 璇(1983-),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