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方朝慶
摘要:我國的旅游節慶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主要是出于促進地方旅游業的發展,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更好地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升地方和城市的知名度,擴大社會影響,樹立鮮明而獨特的地域形象,以各種節事活動為載體,而開展起來的一種旅游活動[1]。對現代旅游節慶的理論進行研究總結,為其健康發展提供指導。
關鍵詞:現代旅游節慶;研究;理論基礎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1
一、旅游節慶的概念
旅游節慶又稱為“節慶”、“旅游節事”、“節事和節事旅游”、“節慶旅游”、 “事件和事件旅游”等。但這些概念的內涵不完全一樣。節慶是“節日慶典”的簡稱,其形式包括各種傳統節日及在新時期創辦的各種節日[2]。旅游節慶是指一定區域內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的,有可能被用來規劃開發成旅游消費對象的各種節慶事典活動的總和,這些活動規模往往不一,有特定主題,在特定區域空間范圍內定期或不定期舉行[3]。旅游節事又稱旅游節慶,通常是指一些含有多種旅游項目的事件,包括節日、地方特色產品展覽、輕體育比賽等具有旅游特色的活動或非日常發生的特殊事件;狹義的旅游節慶是指周期性舉辦的(一般1年1次)節日等活動,但不包括各種交易會、展覽會、博覽會、文化體育等一次性結束的特殊事件[4]。節慶旅游是以某種具有鮮明主題的公眾性慶典活動作為旅游吸引物而開發出來的一種現代新型旅游產品[5]。節慶旅游是基于旅游節慶的基礎,圍繞旅游節慶向其前后延伸而開發的一種專項的旅游產品,節慶旅游的載體是旅游節慶。
二、旅游節慶的類型
按照不同的標準,我國的旅游節慶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1.根據旅游節慶的起源和內容分類
旅游節慶的起源和內容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以下4類。
(1)傳統節慶;
(2)紀念性節慶;
(3)外來節慶;
(4)現代節慶。
2.據旅游節慶的等級及影響范圍分類
根據旅游節慶的等級和影響范圍的不同,我國的旅游節慶可以分為國家級、省級、市、縣級。
(1)國家級旅游節慶:通常由國家旅游局主辦或與其他相關部門聯合主辦,并由地方政府協辦,影響范圍為整個國家甚至全世界。規模較大,通常有多國的代表團及旅游者參加,人數多,規模大。
(2)省級旅游節慶:通常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級旅游局主辦或聯合各地共同主辦。影響范圍在本省內,也有輻射到周邊一個甚至幾個省市。省級旅游節慶具有一定規模,在省內、相鄰區域乃至全國皆有名氣。
(3)市/縣級旅游節慶:通常由市/縣級政府主辦,或聯合相關部門、主要景區甚至社區共同主辦。影響范圍以本市(縣)為主,輻射范圍不超過周邊市縣。影響力較小,參加者多是本地人,主要推介本地產品及資源。
3.根據旅游節慶的主題分類
我國舉辦的旅游節慶的主題豐富,獨特的旅游節慶主題能夠反映舉辦地的特色。參考已有的研究成果[6,7],將其劃分為8大類:餐飲物產類、花卉博覽類、科技體育類、歷史文化類、民俗風情類、藝術文化類、自然生態類、綜合節事類。
(1)餐飲物產類旅游節慶:利用當地特有的餐飲文化、地方特產為主題舉辦旅游節慶。通過展示地方獨有的資源物產,吸引旅游者參與,以此帶來經濟、文化、社會效益。如青島國際啤酒節、大連國際服裝節、中國豆腐文化節、景德鎮陶瓷節等。
(2)花卉博覽類旅游節慶:以欣賞各種花卉或物品為主題的旅游節慶。
(3)科技體育類旅游節慶:利用各種科技活動和體育賽事而舉辦的旅游節慶。主要是為了讓旅游者在盡情享受各種游玩樂趣的同時,視野和身心素質得到提高。
(4)歷史文化類旅游節慶:主要以當地的歷史人物、事件、文化為載體而開展的旅游節慶。
(5)民俗風情類旅游節慶:利用具有區域特色的民俗風情為主題,充分展示當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而舉辦的旅游節慶。
(6)藝術文化類旅游節慶:以宣傳各種人文藝術形式為主舉辦的旅游節慶。
(7)自然生態類旅游節慶:以區域自然地理景觀或人文景觀特色為依托舉辦的節慶旅游。
(8)綜合類旅游節慶:多種主題相結合的旅游節慶,一般內容全面、規模較大、節期較長、效益較好。
三、旅游節慶的運作管理模式
我國旅游節慶的運作管理,主要有政府舉辦型、多部門聯辦型、市場化運作型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產業協辦型等模式。
1.政府舉辦型:政府舉辦旅游節慶,包攬節慶的各種事務。旅游節慶中的主要內容由政府決定,包括主題、時間、地點等。這種運作模式雖然由政府包辦,有號召性,但給政府財政帶來較大負擔,且由于不專業,使旅游節慶的經濟、社會、文化效益大打折扣。
2.多部門聯辦型:旅游節慶采用多部門聯辦模式。
3.市場化運作型:旅游節慶是一種經濟活動,以“節慶”獲得經濟效益。旅游節慶的舉辦者、贊助者、參與者都應當遵循市場規律,對節慶活動進行市場化運作。市場化運作可以節約成本,彌補政府舉辦的弊端使旅游節慶的效益最大化。
4.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型:政府依然是重要的主辦單位,由政府協調引導調配各相關組織、力量,來確定旅游節慶活動策劃并進行宣傳。社會參與可以在主題選擇、節慶氛圍營造、積極參與活動等方面發揮廣泛的作用。市場運作是對旅游節慶的舉辦過程進行市場運作。如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青島國際啤酒節、南寧國際民歌節、大連國際服裝節等大型節慶就是采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模式來舉辦的。政府利用行政力量保證這些節慶的整體協調,市場運作保證這些節慶的收益最大化,社會參與營造節慶氛圍、調動參與積極性。該類模式比較適合我國國情。
參考文獻:
[1]范春.大力開發我國“節”和“節文化”旅游資源[J] .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5):73,75.
[2]袁平.論節慶旅游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影響及其發展[J].城市發展研究,2009(9):14-17.
[3]孔德鴻.旅游節慶活動初探[J].產業經濟,2006(10):46-48.
[4]余青,吳必虎,廉華,等.中國節事活動開發與管理研究綜述[J]人文地理,2000(6):56-59.
[5]黃翔,連建功.中國節慶旅游研究進展[J].旅游科學,2006,20(1):45-49.
[6]吉文橋.關于節慶經濟的思考[J].學海,2003(2):53-60.
[7]徐舟.旅游節慶活動的策劃規劃方法初探[J].平原大學學報,2005(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