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靜 王璐
摘要:學風,不僅代表著一所學校的學習風氣,更能折射出學校里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學校的學術文化氛圍,它是學校綜合實力的一種體現。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學風建設的重要性,分析各大高校目前學風建設的現狀,并對高校學風建設的途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校建設;學風建設;創新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1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各大高校越來越意識到了學校風氣對學校及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開始著力進行高校學風建設。在各大高校進行學風建設的過程中,如何根據時代和社會的變化來對高校學風建設的途徑進行改進和創新是重中之重,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我國高校學風建設的現狀
(一)大部分高校學風建設浮于表面,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雖然目前各大高校已經逐漸意識到了學風建設的重要性,并且積極響應號召加入學風建設的隊伍中來,但是據筆者了解,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學風建設都浮于表面。學風建設涉及的面很廣,學校從上到下、從教師到學生都需要參與到建設中來,這樣很容易導致很多制度層面的內容無法細化,很多指標無法很好地被選擇和量化,因此導致高校的學風建設無法落地,浮于表面,起不到很好的建設效果。
(二)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規劃
很多高校學生由于剛結束高中辛苦的學習,獨自離開家到外地學習和生活,沒有了老師和家長每天的囑咐和監督,會有一些自我放縱。再加上大學課業沒有那么繁重,因此很容易導致自己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難免會感覺到迷茫。而大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即專業能力強、動手能力強、綜合能力強,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大學生對自身認知不清,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規劃,不利于學校良好的學風建設。
(三)學習氛圍不濃厚,偏重社會活動
據筆者了解,現在很多高校的學習氛圍不濃厚,學生們都致力于參加各類社團、學生活動以及社會活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有很多可以供學生們選擇的實踐和活動。一方面,大學生應該多參加各類活動,通過活動來不斷學習和積累,變成一個實踐能力很強的人,但是另一方面,大學階段仍然是需要學習的階段,大學所教授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是學生們未來工作生活中將使用的,如果不打好理論基礎,再多的實踐都只是花架子。現實生活中,據筆者了解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都積極參加各類社會活動,導致很多高校學習氛圍并不濃厚。
(四)學生生活自由散漫,學習態度不端正
在我國高校的傳統教學管理模式中,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要求總體而言不高,使得學生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容易導致學生生活自由散漫。有的學校制定了剛性化的制度來約束和管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而往往執行不力,導致效果不佳。也有的學校制定的制度太過苛刻,導致學生會有逆反心理,不愿意好好聽話,學習態度也不端正。因此,學校應重視強制管理與柔性管理的結合。
二、創新高校學風建設的措施
(一)學校加強制度建設,為學風建設提供保障
制度建設是學風建設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廣大高校應該對學風建設予以充分重視,摒棄之前傳統的、陳舊的教學理念,建立起適應新時期的教學體系,并根據學生的專業需求與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教學手段,細化學風建設的各類規則和考評指標,進一步推進學風建設。以此為基礎,要重視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對其進行修正和完善,通過總結經驗,進一步推進學風建設的實現。
(二)學校加強對教學風氣和教師思想品德的建設
各高校首先應該為學生們的學習創造好的環境和氛圍,給學生們提供好軟硬件設備。同時,學校還要加強對教師們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教師是一名德育工作者,其工作的好壞程度會影響學生的未來和發展,因此學校必須加強對教師敬業精神的培養。應該教育教師“愛崗敬業,甘于奉獻”,教師也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神圣性,清楚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和職責,有一顆寬容和包容的心,對待學生有耐心并且細心,有奉獻精神,燃燒自己,具備良好的敬業精神。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有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只有學校和教師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才能真正推進高校的學風建設。
(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轉變教學方式
大學良好的學風建設離不開廣大教師的努力。一方面,廣大大學教師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這是建設良好學風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大學老師要善于轉變教學方式,比如可以借鑒現在很火的趣味探究性教學模式,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此外,在大學教學中,老師也應該重視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緊密,比如:老師可以向學生講解社會對人才能力的要求,并據此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強培養,提高學生們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娛活動,營造學風建設的氛圍
從中學升入高校,學生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變。因此,從學生進入校園的入學教育開始,就應積極開展多樣的文娛活動,這是營造良好校園學風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舉辦各種講座、開展趣味比賽等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參與精神,另一方面可以組織新生參加各種社團,營造“自強不息”的校園文化,讓學生一開始就有自我提升的意愿、目標和方向。另外,學校還可以通過組織主題班會、主題研討會、定期舉辦創業大賽、鼓勵學生組織創業社團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促進好學風的傳播,激發學生的學習與進步熱情。
綜上所述,優良的學風是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目前高校學風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采取多種措施構建長效機制,形成強大的學風建設合力,這對促進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也是高校一項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
參考文獻:
[1]李正楠.民航高校學風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2017,2:161-162.
[2]孫敏.高校輔導員視角下高校學風建設研究——以菏澤醫學專科學校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2:165.
[3]耿倩.以科技創新活動帶動高校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2:132-133+160.
[4]趙治.試論當前高校學風建設的現狀、原因及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0,18: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