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婧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和高等教育進入轉型階段,民辦本科高校迫切需要進行轉型,在學校轉型背景下師資如何轉型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當前民辦本科高校師資現狀、轉型困境進行分析,從人事管理者發揮管理職能、學校出臺政策保障、教師培養轉型能力三個維度為民辦本科高校的師資轉型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民辦;師資;轉型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2
1979年起,中國社會投入轉型的歷史洪流,進入了體制轉型和發展轉型的雙重轉型階段: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20世紀90年代,我國高等教育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迎來了重大變革,實施高校擴招政策,擴招政策之后我國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從而迎來了新的教育轉型。在社會轉型和高等教育轉型的雙重轉型下,民辦本科院校轉型勢在必然,其師資轉型的需求則更為迫切。
一、民辦本科院校師資轉型的背景及意義
當前社會上普遍存在大學生就業難,用人單位人才荒的狀況,這種就業難和用工難的矛盾反映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困境以及高校服務社會經濟的困難。《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根據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優化學科專業、類型、層次結構,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和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
為了促進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型、技術型、職業型或技能型轉型,教育部擬定了《關于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若干意見》,就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必要性、緊迫性,地方本科院校辦學面臨的問題,轉型的方向和政策支持等提出了一系列原則性意見。民辦本科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地方本科高校的重要構成,作為民辦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轉型、培養應用型人才將成為其加強內涵建設的必由之路,也將成為我國社會經濟轉型升級、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切入點。那么,在民辦本科民轉型背景下,師資隊伍如何適應學校轉型發展需要,將成為民辦本科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民辦本科高校轉型背景下師資轉型的現狀及困境
轉型發展是在教育改革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革的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決策,只有加快民辦本科高校轉型發展進程,才能推動高等教育結構性改革。然而在師資轉型過程中,民辦本科院校存在著諸多困境,如以學術資格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教師制度與“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和靈活用人制度的矛盾,教育內部自成一體相對封閉的治理結構與應用技術大學行業企業直接參與治理的矛盾,以知識教學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內部運行機制與真實應用為基礎實現培養與需求無縫對接的矛盾等等。
上述矛盾凸顯出一個問題,即教師轉型對于民辦本科院校轉型的重要性。教師轉型屬于民辦本科院校轉型體系內的一個具體問題,教師轉型不僅是民辦本科院校轉型的重要內容之一,反過來也影響著民辦本科院校的辦學格局、辦學思路、辦學傳統,也影響其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功能的轉型,這一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說是基礎的,因為教師是人的因素,是高校轉型發展的主題,從這一意義上說,教師轉型是高校轉型的重要體現,也是高校轉型的基本推動力量。但從現有的情況來看,民辦本科院校的師資隊伍無法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一是具有專業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缺少。目前高校教師普遍存在重學歷、重理論的現象,對教師將理論轉換為技術、將技術轉換為現實生產力的專業實踐能力沒有硬性要求,民辦本科院校在教師招聘方面均要求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這使得學校的青年教師基本上成了“從學校剛畢業馬上進學校當老師”的情況,缺乏實踐經驗;同時,擁有豐富的專業實踐經歷的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往往因為學歷的限制無法進入高校。二是師資隊伍結構問題突出。民辦本科院校發展歷史不長,原有師資數量不足,為了達到國家關于本科院校的教師要求,同時也為了迎接各類檢查評估,民辦本科院校往往大幅度突擊引進教師,這種突擊性做法雖然讓教師在數量上有所增長,但也帶來了總體質量較低、結構性嚴重失調的狀況,如年齡結構不平衡、學科專業結構不平衡、性別比例不平衡、職稱結構不平衡等等。三是校企合作難以真正深入。為了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教師急需下企業鍛煉,然而很多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或浮于表面,難以深入有效開展。
三、民辦本科高校轉型背景下師資轉型的建議
民辦本科高校轉型背景下要做好師資轉型,可以從人事管理者發揮管理職能、學校出臺政策保障、教師培養轉型能力三個維度來進行:
一是民辦本科高校人事管理者要充分發揮溝通、組織等管理職能。經過路徑分析發現,在對引導教師轉型的直接影響上,獎勵表彰和職稱評審引導的效應較強,路徑效應分析結果支持了民辦本科高校人事處管理者應該起到師資轉型的主導作用的理論假設。由于絕大多數民辦本科高校的師資建設都歸口于人事處,因此人事處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加強溝通、計劃、組織、領導等管理職能,通過出臺“雙師”激勵措施,設置利益導向政策為師資轉型做好組織工作;另一方面是要積極聯系其他部門,爭取學校各部門對師資轉型的支持和配合,促進師資轉型的順利開展。必要時,民辦本科高校人事處可以圍繞學校轉型目標進行機構調整,充分發揮其管理職能。
二是民辦本科高校要扭轉教師對待轉型的態度,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教師轉型。教師面對轉型的觀點和態度將直接決定轉型的成功與否,有為數不少的教師面對轉型持否定和遲疑態度,對此民辦本科高校應出臺相應政策鼓勵教師轉型:民辦本科高校應科學規劃、配置師資隊伍的結構和層次,建立以專業技術與實踐性技能為主要培訓內容的教師培訓平臺,以院校自我培訓、校企合作培訓、交流與共享型培訓等形式對教師進行系統培訓,每年選送一定比例的教師到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和實踐鍛煉,鼓勵教師獲取專業技能證書;完善薪酬管理體系和激勵機制,調動教師轉型的積極性,構建質量優良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三是民辦本科高校要培養教師轉型的能力,從而深化教師轉型。教師轉型既要有內在動機,也要有外力牽引,為了培養教師轉型的能力,民辦本科高校可以構建教師發展中心,為師資發展和培訓提供專業化指導,為教師專業技能提升提供有利條件;可以成立政產學研平臺建設中心,為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為師資轉型提供平臺。教務部門和二級學院可以加強教研室的建設,為學術梯隊建設和項目化教學提供良好環境;加強教學質量評價與督導室建設,測評“雙師型”教師的教學水平;完善理論與實踐強有力結合的教學體系,強化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機制,促進教師順利轉型。
參考文獻:
[1]張應強,彭紅玉.高等教育大眾化時期地方政府競爭與高等教育發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
[2]顧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5:19.
[3]丁志同.高校教師轉型的內涵及其動力機制析論[J].理論導刊,2014(9).
作者簡介:曾 婧,女,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師,主要從事工商管理研究。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規劃研究課題( 項目編號:2014A055);2015年湖北省人文社科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5Z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