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取6個指標作為廣西各地市的主要經濟指標,進行數據處理,運用系統聚類分析方法,在最短聚類法下,對各地市的經濟發展程度進行聚類分析,以此為基礎將廣西各地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由強到弱分為三類。根據需要再將每一類細分為若干亞類,較為系統地反映廣西各地市的經濟發展程度,指出各地市在廣西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聚類分析;經濟發展;廣西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2
一、廣西經濟發展概況
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西部開發區的重要地區,至2014年底,其GDP已達到15672.89億元,在全國25省(市、區)中排名19,居于落后水平,但是GDP比上年增長了8.5%[1],增長速度較快。由于資源條件、區位因素、經濟基礎、政策等的影響,廣西區內各地市之間發展差異較大,經濟發展程度不均衡,對廣西各地市的經濟發展進行較為準確的定位,對于廣西實施經濟發展戰略有一定的意義。本文利用多元統計分析中的聚類分析法,來比較廣西各地市的經濟發展水平。
二、選取聚類指標
影響經濟發展水平有多方面因素,考慮到廣西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原因,在參考有關研究的基礎上,選取如下指標作為聚類分析的基礎指標。
X1為人均GDP(元),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狀況和一般水平;X2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反映城鎮居民的總體生活質量水平;X3為城市化水平(%),它反映了城鎮化的程度;X4為每萬人中的在校大學生人數(人),反映人才資源狀況以及高等教育發展情況;X5為人均第三產業增加值(元),反映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及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X6為地方財政收入占GDP比重(%),反映財政實力的總體水平。上述6項指標分別從城市建設、經濟發展、居民生活、等方面構建了反映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廣西各地市主要的經濟指標數據如表1所示。
三、數據處理
不同要素的數據常常具有不同單位和量綱,出現數值變異的概率較大,會對分類結果產生影響。因此有必要對這些變量進行數據處理,使其具有可比性,能夠在更平等的條件下對數據進行聚類和分析[2]。對表1中數據作極差標準化處理,即
四、聚類分析
為了較為清晰地認識對廣西各地市在全省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筆者采取系統聚類法對上述數據進行聚類分析。系統聚類分析在聚類分析中應用最為廣泛,就是把每個要素逐個歸并成一些子集,然后再將這些子集歸并,以此類推,直到全部要素都在一個集合之內。
如果把每一個樣本都看作n維空間的一個點,在這n維空間中定義距離,距離較遠的點歸為不同類,距離較近的點歸為同一類。本研究用絕對值距離方法進行聚類分析:
根據極差標準化處理后的數據,運用公式4-1計算,得到14個地市之間的絕對值距離矩陣D(0),如表2所示。
D(0)中,非對角線元素中最小元素是0.49,故G8與個G11合為一類,記作G15,運用最短距離聚類法,計算出新類G15與其他各類間的距離矩陣D(1),這樣就得到一個新的13×13階距離矩陣D(1)。重復以上步驟,最終將所有對象合并為一類,可以作出聚類譜系圖,如圖1所示。
五、結果分析
由聚類分析譜系圖可以看出,廣西14個地市的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仍然較大。大致可分為以下3類:經濟發達地市、經濟較發達地市、經濟欠發達地市,如表3所示。
1.經濟發達地市
南寧、柳州屬于廣西各地市中經濟較發達的兩個城市。南寧、柳州在各個方面領先于其他地市,表現出較強的經濟發展實力,但南寧的人均GDP排在第4位,防城港在人均GDP方面居于首位。防城港、柳州、北海、南寧2014年人均GDP分別位于全區前四名,較好的歷史發展基礎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南寧是廣西的首府,北部灣核心城市,可以繼續加快城市化建設步伐,深化與東盟的開發與合作,努力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城市[3]。柳州是全區的工業重鎮,工業總產值名列全區第一,工業基礎好,鐵路交通設施好,可以繼續加大創新力度、加快支柱產業的結構升級,提升在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2.經濟較發達地市
經濟較發達的有桂林、北海、防城港這3個城市,又可以分為2個亞類,桂林為第一亞類,北海、防城港為第二亞類。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桂林和北海是廣西最著名的旅游城市,在國際國內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山水資源豐富,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再加上規范的旅游服務,城市形象將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防城港和其他沿海的地方相比,突出的特點在于它不僅僅是沿海而且沿邊,這種優勢是其他城市不能比的。除此之外,防城港處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核心區域和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多個經濟圈和政策優惠的重合點。防城港要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抓住機遇,招商引資,將會帶動城市發展。
3.經濟欠發達地市
經濟欠發達的有9個地市,主要分布于桂西和桂東區域,可進一步將它們分為3個亞類:欽州和河池這2個城市為一亞類,梧州為一亞類,貴港、玉林、百色、賀州、崇左、來賓這6個城市為一亞類。在這些亞類地市中,各項主要的經濟指標均在全省平均水平線之下,這些地市要抓緊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提升經濟實力。
桂西地區的崇左、河池、百色因為歷史原因以及地理位置因素,交通狀況差,教育水平較低。但是該區域自然資源優勢突出,可以加大對該地區資源的開發,走綠色發展之路。鼓勵和引導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區域資源優勢,形成特色經濟,有效促進廣西經濟發展水平的整體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廣西統計年鑒2015[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2]徐建華.現代地理學中的數學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鄧斌.廣西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測度和評析[D].廣西師范學院,2013.
作者簡介:李漫漫(1991-),女,河南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旅游規劃與開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