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芳
摘要: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逐漸興起,城市建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對鄭州市的智慧城市發展建設進行研究,它不僅鞏固了現有的數字城管平臺,而且在此基礎上推進了智慧城管的系統建設。本文將根據智慧城管的建設意義展開敘述,對它的總體架構和技術架構,功能架構進行具體敘述。對建設智慧城市開展網格化綜合管理模式進行闡述分析,并在建設智慧城管的基礎上,對智慧城市網格化綜合服務的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進行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智慧城管;空間網格技術;總體架構;技術架構;功能架構
中圖分類號:F29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1
一、建設意義
智慧城管在建設的過程中,通常以空間網格基數為支持,以社區為單位,促進信息采集員對單元網格進行全時段的監控。這一過程,每個信息采集員只負責自己分管部分,實現了明確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要建立相應的城市管理監督中心,創建指揮中心,對信息報告的采集方式要進行多途徑的創新發展。加強了對城市監管現狀進行及時的掌握,對存在問題進行及時的發現和解決,實現了全方位,全時段監控的城市管理。
二、系統架構方案——總體架構
1.硬件網絡層
它是促進系統正常運行的環境基礎,是軟件承載的實體依附。
2.數據層設計
數據層的設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為空間數據,業務數據和相應的專業數據。
對空間數據,它的內容主要有較為基礎的地理數據,相應的城市管理部件和一些事件數據,其中也有關于城市管理的地理編碼數據和單元網格數據,支持實景三維技術。而對業務數據進行設計,其中包括的設計內容有公眾的上報數據,相關的案卷辦理數據和一些視頻媒體數據,移動督辦數據等。專業數據的設計包括了對空間數據的掌握和烯烴流程的數據信心等。
3.服務層設計
服務層的設計,要對滿足應用層的具體服務進行設計提供,其中包括夠工作流服務和查詢服務等。要對配置管理服務進行具體設計,對地理編碼服務進行提出,還包括:接口管理服務,權限管理服務和相應的數據同步服務等。
4.應用層設計
應用層主要是面向對象的系統功能模塊,它能夠根據不同的業務和使用人群,將體系結構進行劃分,形成模塊式的結構,提高了業務的管理水平,將業務的功能進行了擴充。
應用層的內容可分為十四個系統模塊進行具體講述,其中,起決定性因素的九大模塊有:無線數據的采集子系統,監督中心的受理子系統,基礎地理數據資源管理子系統,還包括協同工作的,監督指揮的,應用維護的,綜合評價和地理編碼,數據交換等子系統。針對應用擴展模塊來說,它還包括相應的領導辦公督辦,短信平臺管理,監督員管理和視頻監控管理,公共信息發布等子系統。
三、系統架構方案——技術架構
從系統的總體構建方向來看,它的縱向建設主要采用了分布式的互聯網體系結構。這樣的體系分為三層結構,包括數據結構層,業務邏輯層和相應的表現層。將技術框架進行橫向的發展,可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為無線業務,WEB業務,系統管理,外部對接應用和內部的SOA交接五個部分。
四、系統架構方案——功能架構
對本項目進行的主要模塊進行介紹:
1.無線數據采集子系統
對無線數據采集子系統就行分析,它主要有手持終端系統和無線數據采集平臺兩方面的內容。手持終端系統,主要促進城市管理的監督人員進行現場的信息采集,并且對江都中心的信息進行監護的子系統。而無線數據的采集平臺,則是能夠根據自身對手持終端系統的使用版本進行自動判斷,也能夠進行自動升級和手動升級。它還可以促進城市管理中心的工作任務派遣推動送到手持終端,將城市管理指揮中心的調度任務進行推送。
2.監督中心受理子系統
針對城市管理指揮監督中心的工作來說,它所受理的城市管理問題主要被分為兩個方面,為社會公眾舉報和監督員的上報。需要進行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工作業務進行受理,登記,然后立案咨詢,投訴和建議,最后還要進行定位和轉發。這也是這項工作的功能所在。
3.協同工作子系統
針對不同類型用戶來說,他們所登錄協同工作的子系統具有不同的權限。工作者要根據這一特點完成不同的工作。對城市化管理辦公實現自動化的發展,促進圖文表等內容的一體化管理,將各部門和各專業之間的工作進行協調,促進城市管理建設的發展。
4.監督指揮子系統
監督指揮系統能夠實現對信息進行實施監控,促進了管理中心的工作進展,方便了各級領導對城市網格化管理進行狀況了解。監控可以根據監控電視或是大屏幕等對各區域的信息進行全面的監控,也可以采取對每個網格,每個監督員和每個部件等進行情況查詢,或是對監管員的監管軌跡進行監督,都可以實現實時監控。
5.評價統計子系統
評價統計子系統,對城市管理中處理的原始數據進行收集,然后用圖表的形式給用戶進行展現。方便用戶對不同區域的城市管理狀況進行了解,促進了各部門對員工工作情況的了解監督,使得他們的評價和考核變得更加合理和公正。
6.地理編碼子系統
地理編碼子系統,支撐了網格化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它采用了地理編碼技術,將空間數據庫與其進行融合。實現了信息與地理坐標之間的聯系,將給定的位置與地理坐標保持一致,具有一定的分析和決策作用。這樣的系能夠將地理信息進行處理,將準確的地理坐標進行定位。
7.基礎數據資源管理子系統
基礎數據資源管理子系統,是由系統管理人員進行使用操作。能夠通過對定為系統的應用對地圖庫進行維護,對使用的各種資源進行管理,將管理系統提供的工具進行利用,將圖層進行定義,擴展地圖的數據,也可以使用地物定義,促進它使用標準變化,對標準編碼進行維護。
8.應用維護子系統
應用維護子系統,是對系統管理員的使用平臺進行優化,可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政府管理員,對系統的業務工作流程和相應的表格樣式,組織機構,人員權限變更等工作進行日常維護。另一個是運營商管理員,主要是系統級的權限設置進行維護查,查詢等。
9.數據交換子系統
智慧城管系統在,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城市管理數據信息,主要包括評價統計信息。要想促進這些信息被充分的挖掘利用,需要對各個部門的綜合表現等進行公眾監督,促進本系統中子系統的數據交換,給常用的數據信息接口進行預留設置,方便在需要時將智慧城管系統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分享。
參考文獻:
[1]蔣敏,鄒逸江.基于“智慧城管”的寧波市城市管理多源數據整合研究[J].北京測繪,2016,3:90-9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設方案與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編號:2016BSH0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