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自然界存在著陰晴雨雪,我們成長的歷程中同樣喜憂參半。
請結合你自身的經歷,將這片成長天空下你的經歷及所思所想分享給大家吧。
【思路點撥】
一、精雕細刻寫細節。細節描寫就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掌握技巧,就可讓作文內容增色不少。
如“我的腦袋嗡的一下,臉刷地就紅了,只能努力地抬起頭,不讓眼淚流出來,我死死地握住手中的鉛筆,啪——斷了”一句中,受到老師批評的“我”并未發一言,卻把如烏云般沉重的心境不聲不響地表現了出來。
二、虛實結合描環境。俗話說得好:“境由心生。”對于環境的描寫,結合心境的描寫效果會更佳。
如“我向外看,漫天烏云,哦,那片烏云,可能也遮住了我心里的陽光”一句中寫到烏云遮住了“我”心里的陽光,運用的是虛構法;再如 “那一天,天陰沉沉的,天邊的烏云仿佛觸手可及”,這里運用的是寫實法。但無論用哪一種,都要為了作文的思想感情而服務。
當然,記事是離不開寫人的。看過《水滸傳》《三國演義》等文學名著的同學一定能深切地感受到那些活躍于文字中的人物的形貌與性格特征。
初中生作文,人物不“活”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人物總以“幽靈”的方式出現——沒有獨特的外貌,沒有具體的動作,沒有鮮明的性格。二是人物總以“臉譜”的方式出現——說外貌,就是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說性格,就是舍己為人、一心奉獻……究根結底,還是心中無人物,筆下才無人物。
同學們要想做到心中有人物,就需要認真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寫的時候,對號入座,自然會語出不凡、文動四座了。
【角度提示】
1.逆境與勇氣。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就連太陽也常常被擋在黑暗的身后。正如付出才有回報,堅持才能成功。同學們可將視角落在“戰勝挫折”這一點上,寫一寫自己的經歷。
2.嫌隙與矛盾。那片烏云中可能裹挾著同學間的不快、師生間的誤會、與父母的代溝等。這些事情是如何發生、發展的,最后又是如何解決的,是依然揮之不去還是終究撥開云霧……同學們可以此為切入點,把視角落在人物關系上。
3.也可遠離烏云的引申義,就云朵寫云朵,就天空寫天空,選取在這樣的環境下發生的事情,但作文主題還是要與成長歷程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