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德紅
摘要:傳統的數學教學,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老師講什么,學生就學什么,記什么,從來都不主動去學習和思考,學習效率比較低。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廣,一種新的數學課堂模式,即自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逐漸得到了廣大老師的認可。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
一、初中數學的教學現狀
我們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初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都不排斥,他們都能夠充分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數學貫穿于生活和社會的各個領域,如買東西、建造飛機和高樓大廈、修建橋梁等等都需要用到數學的運算。而且,數學也是中考的主要科目之一,決定著學生將來能否上一所師資力量雄厚的高中學校。但是,問卷調查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大部分學生都沒有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學習沒有一定的計劃性,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他們也表示,沒有課前預習,聽起來會比較吃力,有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還有的學生說,上課聽老師講解沒有什么疑惑,但是到自己做作業的時候,好多問題都出現了,還是自己理解的不夠透徹,沒有深入地去思考問題。雖然學生都認識到了預習和主動思考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自制力和傳統課堂造成的惰性思維,所以他們一直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自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這是老師所不能代替的。傳統教學中,老師可以控制學生的行為,卻控制不了他們的思想。學生不主動學習和思考,他們所掌握的知識也只能停留在表層,與教學目標相差甚遠。因此,我們倡導自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把課堂還給學生。
1、前提條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的前提。老師平時要注意在學習和生活上多關心學生。比如學生感冒生病了,及時帶他們買藥就醫。學生之間有了小的糾紛,老師要及時和他們溝通并化解矛盾,保證他們有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老師也可以深入學生中間,和他們聊一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比如校園流行歌曲、最新上映的電影等等。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老師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還可以聽取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合理化建議。有了這些做前提,老師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形式會更符合學生的需要,對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也大有裨益。
2、“自學與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的基本結構
自主學習,就是教師在學生課前預習的基礎上,簡明的闡述教學目標,學生通過自學發現疑難問題。學生根據老師所講的教學目標和自學指導,自主學習,嘗試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老師要對學生講明自學要求,指導他們的自學方法,并要掌握不同層次的學生特別是后進生的自學情況,了解和梳理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并引導學生分析和解決疑難問題。通過老師的點撥,那些自學能力強的學生首先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我們可以讓會的學生去教不會的學生,促使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以及老師的啟發解決疑難問題。在這過程中,老師要避免過多的干預,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主要目的。
3、“自學與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的課堂教學基本步驟
采用自學與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首先要激趣定向,進行目標導航,然后讓學生嘗試自學,自己解決疑問。在這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適當地進行點撥。最后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深入地去探討問題。例如在學習《有理數》時,首先明確目標:了解有理數有哪些數,掌握有理數的分類標準。為了更好的引導學生老師可以設置疑問,如“0”是整數嗎?是正數嗎?是有理數嗎?自然數是整數嗎?是正數嗎?是有理數嗎?學生們通過預習得知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為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為分數,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由課本的概念,學生得知0是整數,同時也都是有理數。對于0是不是正數,有些學生就分不清楚了,還有自然數的概念也模糊了。這時我讓學生前后桌為單位,組成學習小組,進行討論交流。那些理解力強,概念掌握的牢固的學生說:“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介于兩者之間的數。自然數是指不小于0的整數。”又有學生說:“不小于0的整數是指0和正整數。0和正整數都是有理數。”學生們通過討論都找到了正確答案。這時我進行補充:“自然數用來表示和計量物體的個數,我們在生活中一般不會用小數和分數表示個數,通常是0,1,2……”。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自主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重要作用。眾所周知,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都是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啟發、相互借鑒,思維的火花發生碰撞,促使大家共同取得進步,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總之,自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更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J].王友華,李玲.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1(10)
[2]對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與反思[J].劉紅英.新課程(中學). 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