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摘要:本文結合大學生羽毛球運動損傷,指出對大學生羽毛球運動損傷成因進行簡要分析,并且根據分析給出一定具有較強操作性的預防措施,希望給羽毛球運動者提供預防運動損傷的方法和手段,進而在羽毛球運動中減少造成的運動損傷,使羽毛球運動者能夠真正達到通過羽毛球運動增進學習生活樂趣、強健身體、享受大學美好時光。
關鍵詞:羽毛球;運動損傷;對策
當前,羽毛球課是哈爾濱廣廈學院體育課的組成部分,深受大學生的喜歡。但是在學生參與鍛煉的過程中,不少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一方面,羽毛球項目具有技術性較強,對參與者身體素質要求高的特點,另一方面,學生缺少相關預防運動損傷的知識,自我保護意識差強人意。
1.大學生羽毛球運動損傷
1.1體育教育專業羽毛球運動損傷情況
通過調查研究,體育學院專、選修學生羽毛球運動損害有以下特征,由調查反饋的情況可以看出,肩關節損傷占31.6%、肘關節高達56.3%、腕關節損傷占l9.8%、膝關節占23.7%、跺關節l7.8%手腳起泡42.1%,由此可見,肘關節是體育教育專業羽毛球運動損傷的高發部位,主要是由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肌肉力量相對于其他非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較大,但是由于不正確的擊球動作導致損傷發生;跺關節損傷的發生率較小,主要由于體育學院學生基本都有較為專業的羽毛球鞋等,能夠對跺關節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
1.2該校非體育教育專業羽毛球運動損傷情況
通過調查研究,非體育教育專業(主要涉及部分羽毛球愛好者、該校羽毛球協會部分成員)學生損傷情況不容樂觀,主要損傷集中在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以及由于摩擦導致手掌、腳底起泡,且發生率都很高。其中,手腳起泡這一類開放性損傷的發生率高達79.1%,肘關節和膝關節的損傷率分別達到74.4%和69.2%,其損傷率遠遠高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通過調查分析得出:非體育教育專業羽毛球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學生不具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缺乏運動前必要的一些準備活動、運動器材(羽毛球拍、羽毛球鞋)的不合適、羽毛球動作不規范或者直接錯誤。
2.羽毛球運動損傷的成因分析
2.1羽毛球運動閉合性損傷分析
2.1.1羽毛球運動肩關節的損傷成因分析。肩關節是人體典型的球窩關節,穩點性較高,且高校大學生年齡一般都已經20多歲,身體各個器官基本發育成熟,關節穩定性較高,在羽毛球運動中一般不易造成脫臼。肩關節的運動損傷主要表現為肩關節腫脹感、肩關節韌帶拉傷、肩袖損傷。其中肩袖損傷更為常見,在人體站立位雙臂由側下舉向側上舉過度過程中,隨著角度地不斷地增大,肩部會有很明顯的疼痛感,并且感覺有異阻礙感覺,這也是判斷是否為肩袖損傷的方法,肩袖損傷產生后肩關節有強烈的不適感,并且伴隨有活動障礙,在停止羽毛球運動一段時間后癥狀會有改善,并且會消失,但是當再次參加羽毛球運動后,又會復發。
2.1.2羽毛球運動肘關節的損傷成因分析。肘關節是復關節,結構比較復雜,羽毛球運動中常見的損傷主要是朧骨上跺炎,又俗稱羽毛球肘,羽毛球肘主要是由于擊球動作不正確造成的,在擊球過程中,手掌過度向上翻、向后彎曲頻繁,手腕處反復的錯誤動作導致肘關節處的肌肉和肌鍵長時間違背生理學上的受力特點;上手發球時扭轉手腕加一些旋轉;反手擊球動作擊球時機過晚等,都是導致羽毛球肘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對于其他損傷,羽毛球肘的危害還是不容小覷的。
2.2羽毛球運動開放性運動損傷成因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羽毛球運動中開放性損傷的發生率很高,發生率達到了3%,從調查表現出的結果來看,主要集中在手腳起泡。羽毛球運動中,手掌是直接接觸器材(羽毛球拍)的,由于球拍的握柄不合適,手膠硬度較高,吸汗性能不好;活動時間較長,動作不正確;初學者擊球時球拍未握緊,握力較差,擊球時又經常打不到球,使球拍把柄與手掌的摩擦轉動3j[,導致手掌起泡;腳掌起泡主要是腳掌與襪子、鞋過度摩擦造成的
3.羽毛球運動損傷預防對策
3.1羽毛球運動閉合性損傷預防對策
3.1.1肩關節損傷預防措施。運動前做好熱身準備活動,充分活動好關節,做適當韌帶拉伸運動、適當的俯臥撐、肩部繞環等來充分的活動關節。加強對肩關節的力量訓練,多做俯臥撐等運動,加強三角肌、胸肌、背部肌肉以及深沉肌群的力量,提高肩關節穩定性。如發現有損傷,要積極及時的進行治療,避免損傷積累導致更加嚴重的損傷發生。
3.1.2肘關節的損傷預防措施。初學者在選擇羽毛球拍時,選擇適合自己手型的羽毛球拍拍柄,另外手膠也應該及時的進行更換。在進行動作定型時,要嚴格按照羽毛球教練或者老師的動作要求,不可出現擊球時手掌向上、向后彎曲頻繁、隨揮動作不完整,以上錯誤動作都會直接或者間接加重肘關節負荷,肘關節損傷的幾率就會加大。
3.1.3腕關節的損傷預防措施。打球者根據自身力量,選擇重量合適自己的羽毛球拍,力量較弱的,選擇羽毛球拍重量在260g~320g之間,力量比較好的可以酌情增加;也可以在羽毛球拍上加減震條,適當的減少羽毛球拍的磅數來減緩擊球時的沖擊力,來保護腕關節。加強腕關節力量,可以做啞鈴的轉腕動作來加強腕關節力量,平時也可以拿一個廢舊的羽毛球在手上用力捏,該方法對加強手掌、指關節的力量和穩點性也有很好的作用。打球者要嚴格規范自己的動作,大多數羽毛球擊球動作腕關節都是處于緊張狀態的,正確的技術動作一定是符合人體相應工作原理的。
3.1.4膝關節的損傷預防措施。加強膝關節力量,可以做一些蹲跳起、深蹲、負重深蹲等方法來加強力量。穿著的羽毛球鞋鞋底彈性好、摩擦系數要高。必要的可以帶上護膝,減少來自地面對膝關節的沖擊力,并且防止膝關節受冷。保持良好的運動狀態,避免運動勞累是參與運動。
3.1.5踝關節損傷預防措施。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活動好腳踝關節,做好拉伸運動。穿著專業羽毛球鞋;隨時注意場地情況。
3.2羽毛球運動開放性損傷預防措施
選擇符合自己手掌大小和手型合適的羽毛球拍;勤換拍柄手膠,選擇吸汗性強、柔軟的手膠;增強手掌握力;穿著吸汗性強、較為舒適的純棉襪子;選擇大小合適的專業羽毛球鞋。
參考文獻:
[1]石韜.體育強國視角下大眾、競技體育的協調發展[J].紅河學院,2013,(4).
[2]鮑勤.羽毛球運動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防治[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2):81-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