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的不斷發展,在人們的工作、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無論是科研、醫療還是教育都有應用和拓展的地方。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網絡時代下的漢語言文學也非常受重視,經典閱讀和體驗是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方面,下面文章就網絡時代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與體驗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網絡時代;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體驗研究
經典文學往往具有篇幅長、字詞生澀、書面化語言較多的特點,如名著《紅樓夢》,十二大金釵各自的情感糾葛,賈府、薛府從崛起到敗落的起因、轉折點等,各個人物之間的銜接變化,僅僅通過課堂上簡單的閱讀很難使學生清楚地理解經典名著里的文學價值與內涵。所以要拓展空間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無拘無束地表演出來,或者開展辯論會、討論主題、演講等方式進行互動,交流各自的見解。
1 網絡時代漢語言文學的時代特性
1.1具有豐富性
網絡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遍及各個角落,豐富的書籍資源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而往往我們可以通過網絡上便可讀到我們想要讀的書籍,不必再去為一本書四處奔波,這對書籍的有效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所含書目類別較為駁雜,很多不適合青少年讀的書目也被有些青少年誤讀,給其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對成年人對社會的認知產生了偏差,使得一些人走向違反法律的道路。
1.2具有及時性
在龐大的網絡資源中,有很多的文化資源,在網絡中能夠得到最新的信息資源,而相應的圖書資源也是能夠找到,能夠隨時隨地的看書,解決了傳統文學書本接待不方便的麻煩,我們可以不出門便可“破萬卷書”“行百里路”,是一種非常及時有效的讀書方式。但是由于其更新的速度較快,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理解,也就逐漸使得我們的文化資源變成了一種“快餐文化”。
1.3具有盈利性
網絡上大部分資源的資源都不是免費的,有些需要我們在相應的應用或者平臺上付費才能繼續閱讀。而用戶付費的形式一直是移動閱讀類應用的主要盈利手段,例如某 APP 應用,提供海量的讀書資源,由于其起步較早,并且占據了網絡文學的大部分市場,有很多著名網絡作家都和其簽約,使其逐步發展為最大的電子讀書平臺,于是平臺的運行則大多由手機客戶端和網站上的付費圖書承擔,其作家團隊已經初步形成,已經實現了營收平衡,并且已經取得了不小的利益,而其收入主要來源除了相應的付費用戶的貢獻還有平臺自有內容的分發,例如前段時間流行的某圖書,就是該平臺作家自主創造,為其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收益。
2 網絡時代給漢語言文學帶來的新挑戰
2.1網絡環境的復雜性影響文學經典的深入研究
經典文學作品之所以稱為經典,皆因其中蘊含了許多人生道義、民族大義,但這些精神和情感沉淀并不是浮于表面,往往藏匿在字里行間,需要讀者細細品味。這就需要讀者處于一個安靜的閱讀環境中,能心無旁騖地去感知文學作品的世界,去體會那樣的情感和思想。但網絡環境極為嘈雜,過于浮躁。網絡信息的平臺多樣化可以實現客戶端的多種需求,用戶可以同時閱讀經典文學和視頻娛樂,在這樣的環境下,很難保證閱讀的專一性,致使許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半途而廢,選擇了更加娛樂刺激的項目。
2.2網絡時代下的多元化價值觀影響經典文學的正確理解
網絡對于現代人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豐富人們的知識,也會影響人們傳統的歷史文化傳承,它具有強烈的社會時代背景特性,要想感悟經典作品的文化內涵,必須要將自己置身于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但通常人們沒有足夠的精力做到這一點。但在現代網絡社會的多元價值觀下,網民數量巨大,難以保證所有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一致,雖然更多元化的觀念有助于對經典文學的多元化解讀,但也有部分價值觀極端的評價會引導一些學生對經典文學產生誤解,甚至是偏激的理解。
3網絡時代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
3.1完善相關網絡閱讀的法律法規
網絡上流行的一些書籍其實是不適合一部分人群閱讀的,但是由于國家沒有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所以使得這一部分書籍長期處于灰色地帶,在國家嚴打時期便銷聲匿跡,但是在管理不到的地方卻處于無法控制的狀態。而現在網絡已經遍及我們生活的各個地方,如何處理這些不好的網絡資源問題已經迫在眉睫,所以我們應該及時完善相應案例的法律法規,減少因為不良書籍而引發的青少年犯罪的事件。
3.2創設健康綠色的經典閱讀網絡環境
網絡文學有著龐大的資源,幾乎所有的現代書籍都能在網上找到,但是由于其沒有對部分書籍明確適宜人群,使得青少年這一人群接觸到了一些不適合的書籍,所以網絡平臺的領導也應該嚴格按照國家相應的政策,使青少年接觸不到一些不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這也是網頁的綠色管理可行舉措。而家長也應做好自身的工作,不給青少年條件接觸一些不適合的書籍,通過網絡平臺和家長的雙方努力,給青少年創造一個健康綠色的網絡讀書環境。
4 網絡時代文學經典的體驗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漢語言文學的傳播與發展途徑也會被有效的拓寬,并促進漢語言文學的傳承與發展。書本上所記載的知識往往都具有零散的特征,未能形成比較統一的、系統性的結論,而借助互聯網的強大的資源存儲和獲取功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書本的這一缺點。而對于漢語言文學來說,通過應用網絡技術不僅能夠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漢語言的相關內容,同時還能有效的增加漢語言文學的瀏覽和閱讀人數,通過網絡技術的應用打破了傳統閱讀中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有效的促進了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另一方面,漢語言文學中蘊藏著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同時也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美好品格與精神,通過在網絡環境中普及漢語言文學中的經典閱讀能夠有效的洗禮和凈化網絡環境,并將我國寶貴的民族精神財富在網絡上進行弘揚,通過在網絡上閱讀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能夠有效的凈化和洗禮閱讀者的心靈與思想,進而充分發揚漢語言文學中經典閱讀的作用。
結語:
綜上,總的來說網絡時給文學經典的閱讀與體驗帶來契機,提供了條件,但是由于網絡環境的復雜,也存在一些挑戰,通過上述的文學特點,面臨的挑戰與體驗的分析,希望能促進網絡時代下的文學經典的閱讀與體驗。
參考文獻:
[1]唐圣晟.淺析網絡時代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與體驗[J].祖國,2016(12):133-133.
[2]江勇.網絡時代漢語言的經典閱讀與體驗[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7(2):142-143.
作者簡介:朱瑞波(1992.11.18)男,民族:漢族,籍貫:安徽省合肥市,學歷: 本科,職務:學員,單位:武警廣州指揮學院一大隊四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