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三
摘要:文章以武術國際化發展與社會價值為寫作對象,首先介紹了中國武術國際化發展歷史過程,接著分析了中國武術國際化存在的意義和必然性,最后論述了中國武術國際化發展阻礙和建議,以便中國武術的國際化可以達到新的高度。
關鍵詞:國際化;武術;發展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發展,中國武術漸漸走向世界,尤其是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來,中華武術更是在向世界傳遞信息。武術不分國界、不分種族,深受人們喜愛。由于全球各地經濟文化不同,不同國家在武術發展上采取了不同方法,這也使得武術發展存在著差異。
一、中國武術國際化發展的歷史過程
對于武術而言,武術具有技術性和社會性兩種不同屬性。從技術上分析,武術是人類財富,在人類發展歷史中中華民族作出貢獻;從社會上進行分析,武術同樣代表著一種文化,是一個國家服務于特定人群的文化產物。例如,武術人士創辦的體育場館專門為喜愛武術人教授武術,在武術國際化的環境之下,武術環境變化也促進了國際化的發展,尤其是武術文化背景變化[1]。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武術全球化的戰略上采取的是主動戰略,主動承辦一些國際武術賽事,使中華武術在國際舞臺上發揚光大。隨著國際上對于中華武術了解越來越多,武術在世界傳播范圍也越來越廣,一些國際化會議也層出不窮,而近年來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武術在國際上影響力也越來越強,武術正在被全球各國所接納。
早在1957年我國都將武術列為了國家比賽項目,配置有一整套完整的評判標準,以便使武術可以發揚光大。在現在,隨著武術不斷發展,一些高難度有武術動作正在被逐漸推廣,武術競技性和觀賞性逐步增加。在上世紀70年代,我國國家體育總局將武術正式列為比賽項目,并在當年舉辦全國武術錦標賽。在上世紀90年代末在第109次國際奧運會上,武術進入了國際奧委會大家庭,這是中國武術走向世界的一個里程碑事件,使得武術成為奧運會備選項目。在2002年我國北京首次承辦首屆武術散打比賽,來自全球各國44支參賽隊伍參加了比賽,這使得中國武術的國際影響力逐步增加。
二、中國武術國際化的意義及其必然性
(一)中國武術國際化的意義
在全球一體化大趨勢之下,武術國際化獲得了良好外部環境,有利于武術國際交流。通過武術國際化,使得武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也使各地出現了武術經濟,武術產業鏈正在逐步形成。武術國際化是發展必然,它不僅符合武術喜好者要求,也符合武術發展內部需求。通過武術國際化國家委會可以對各地的武術狀況進行評估,從而推動全球武術發展,使武術可以在國際間流通。
(二)中國武術國際化的必然性
目前國際開放與合作已經成為了時代主流,一個國家不能離開其他國家單獨發展。在這種情況之下,武術發展也不能離開其他各國支持。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通過奧林匹克運動將武術傳遞給世界,使得武術不再是中國獨有,已經成為世界人民所共同擁有的武術。
隨著武術不斷發展,武術要求中國武術率先實現國際化。在最近半個世紀以來,國際間武術交流活動越來越多,包含武術戰術、武術比賽、武術技術等等交往活動[2]。與此同時,奧林匹克運動在全球影響力越來越深,中國武術通過奧林匹克在全球傳播力度也越來越大,使得武術實現了國際化的發展。
三、中國武術國際化發展的阻礙
(一)內容技多文少
在進行國際化傳播過程中,武術傳播不僅需要傳播技術,更需要傳播文化。對于文化來說,任何一種文化現象都可以分為三種層次,他們分別是表層文化、中層文化和深層文化。這種方法在武術上就變為了物質技術層面、制度習俗層面和心理價值層面。對于物質技術層面主要是指武術的技術,制度習俗主要是指武術的組織方式,心理價值主要是指武術的形態結構[3]。為了使我國武術在國際化道路上發展更加良好,我們應當從三個層次方面進行改良,促進武術文化的傳播。
(二)國內媒介勢單力薄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武術要想在國際化上走得更遠必須借助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憑借強大媒體系統進行傳播。在武術傳播方面,我國國內媒體勢力非常單薄,無法給武術傳播提供國際化平臺。在國際傳播中,西方發達國家的媒體始終占據主導地位,我國國內媒體中介始終處于弱勢地位。無論是從新聞數量還是質量上看,西方媒體都勝于我國。我國國內媒體應當加強自身能力修煉,以便可以給武術國際化提供更好的平臺媒介。
(三)傳者素質良莠不齊
在武術國際發展傳播過程中,傳播者個人素質也會影響到武術傳播效果。如果武術傳播者綜合素質非常強,可以使武術傳播活動變得更加順暢。
在進行武術傳播過程中,武術傳播可以通過官方途徑和民間途徑。從官方統計上分析,由于官方具有權威性,在傳播武術時具有優勢資源,使得武術傳播變得更加順利。從民間傳播上分析,由于民間傳播大多由個人組織,在武術傳播時不具有獨天獨厚資源,很可能會使武術傳播出現困難。在國際化傳播過程中,由于各國文化背景不同,人們了解武術首先需要了解中華文化,這就使得傳播者需要具有很好語言表達能力,使國外友人可以在了解中國武術同時了解中國文化。
四、中國武術國際化傳播發展的對策
(一)強化文化意識
在武術國際化傳播過程中,我們應當拋棄當前重技能輕文化的傳播方式應當加重文化傳播。通過文化傳播可以使國際友人更好的了解中國武術,向世界展示中國武術的文化價值觀。
(二)整合國內媒介
對于國內媒體,我們應當對國內媒體產業進行升級改造,使媒體可以實現集團化經營,通過規模擴張使得核心競爭力可以進一步提升。例如,我們可以對現今四大門戶網站進行整合,將搜狐體育、騰訊體育、網易體育、新浪體育的媒體資源充分融合,做到強強聯合,為武術的國際化傳播提供良好的媒介。
(三)注重人才培養
在進行國際化傳播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加強人才培養,尤其是對傳播者的素質培養。在培養傳播者素質中,我們應當加強國家引導,通過國家對個人指導提升個人基本素質,使得武術在國際上發揚光大[4]。
參考文獻:
[1]徐向東.東西方體育文化價值觀融合下的武術國際化發展[J].體育學刊,2015(2):32-35.
[2]段毅.武術產業國際化發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
[3]王曉東.制約中國武術國際化發展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工業c,2016(1):265.
[4]陳翠霞.文化全球化視角下武術文化的國際傳播與發展[J].運動精品:學術版,2016,35(7):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