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媛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修路隊真能干,修出的公路直又長。
哎呀,不好啦!修路隊遇到大麻煩——有個大疙瘩擋在路中央。這個大疙瘩劈不開,炸不爛,只能把它挖出來。上挖挖,下挖挖,左挖挖,右挖挖,終于挖出大疙瘩。仔細一看,原來是個奇形怪狀的木頭疙瘩。木頭疙瘩模樣差,鋸不出木板當不了梁,打不成家具蓋不了房,什么地方都用不上,就被丟棄在大路旁。
一個農民看見了,想把它當柴燒。誰知,木頭疙瘩是個硬疙瘩,砍壞兩把柴刀,劈斷三把斧頭,還是安然無恙。這個木頭疙瘩分明是個鐵疙瘩,農民泄氣地走了,再也沒人愿意理會木頭疙瘩。
木頭疙瘩孤零零地躺在大路旁,一天天,一年年,靜靜地看著車輛來來往往。突然有一天,一輛車從它面前飛快地駛過,然后又匆匆忙忙地倒退回來。門開了,從車上跳下一個大胡子藝術家。大胡子藝術家圍著木頭疙瘩上看看,下看看,左看看,右看看,兩眼漸漸放光芒,一個美妙的構想心中長。
木頭疙瘩時來運轉,被大胡子藝術家請來的吊車和卡車運到木雕廠。大胡子藝術家真不簡單,他刻啊刻,雕啊雕,使木頭疙瘩漸漸變了樣。變成什么樣?變成一只大金雕,尖喙利爪展翅要翱翔。
木頭疙瘩變成威武的大金雕,引得無數游人來觀看。說到木頭疙瘩的來歷,大胡子藝術家情不自禁賦詩一首來稱贊:“木頭疙瘩把路攔,弄壞刀斧惹人煩。做成根雕模樣佳,人人都來把它賞。”
心靈雞湯
一個擋路的木頭疙瘩,施工隊把它挖出來,結果它“鋸不出木板當不了梁,打不成家具蓋不了房”;農民撿到被丟在大路旁的木頭疙瘩,想劈成柴,結果“砍壞兩把柴刀,劈斷三把斧頭”。這樣一個“無用”的木頭疙瘩,到了藝術家手中,卻成了“威武的大金雕”。看來,這個“模樣差”的木頭疙瘩并非一無是處,只是沒有遇到“伯樂”。俗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找準機會,找準自己的位置,木頭疙瘩也能變成完美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