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小培 上海鐵路局企業管理和法律事務處
推進鐵路運輸企業制度管理規范化的思考及措施
龍小培 上海鐵路局企業管理和法律事務處
針對鐵路運輸企業制度管理工作面臨的新情況,認真分析研究制度體系框架、轉化及制訂流程、落實過程等制度管理關鍵內容,提出有效規范的措施,提升制度管理水平。
制度;管理;流程
1.1 落實國家對國有企業依法治企的要求
鐵路運輸企業要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企”的要求,就必須深入推進管理制度建設,充分研究分析企業面臨的新形勢和市場環境變化情況,把國家法律法規、相關政策、市場規則對企業的最新要求,結合企業發展實際,轉化融入企業的管理制度,構建起更加系統全面、依法合規、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及管理落實機制,使其成為企業員工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保證有法可依,有規可循。
1.2 建設全路先進的現代運輸企業的要求
上海鐵路局提出“努力建設成為全路先進的現代運輸企業”的奮斗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開闊視角,充分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企業管理經驗,創新管理機制,更新管理方法,再造管理流程,努力構建適應現代運輸企業發展要求、具有現代鐵路特點的管理制度體系,為推動鐵路運輸企業轉型發展,提升服務“長三角”區域經濟綠色發展的水平提供制度機制支撐。
1.3 提升鐵路運輸企業制度管理水平的要求
上海鐵路局圍繞市場化轉型發展,在外拓市場、內強管理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管理理念、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上仍然需要持續改進。制度落實方面,有的缺乏頂層設計、系統思考,存在條塊分割、交叉抵觸現象;有的未廣泛調研征求意見,導致細化制度、措施不符合實際,執行困難;有的制度不嚴、不全,在關鍵管理點和作業層未落實等。針對以上問題,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制度管理辦法》提出的新要求,需要進一步加強制度管理,規范制度制訂發布程序,提升制度制訂質量、落實效能和規范化管理水平。
2.1 系統性
鐵路總公司、鐵路局、局屬單位之間,以及各個專業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的關系,制度辦法是協調各種關系的規則。因此,要堅持系統性原則,保持鐵路總公司、鐵路局、局屬單位之間管理制度體系的縱向貫通,以及路局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橫向協同。
2.2 簡約性
在長期的管理過程中,鐵路局已經制訂了大量的管理制度和辦法,同時也存在制度過于繁紛復雜等問題,因此,管理制度要在有效性的基礎上,突出簡約性原則,實行分類分級集約化管理,規范起草、會簽、審核、批準和發布管理,強化有效性評價和過程監督。
2.3 適宜性
為了適應鐵路體制改革和落實鐵路局市場化主體責任要求,滿足企業管理工作和改革發展需要,應定期對管理制度體系中的每個文件進行適宜性評審,對管理制度體系進行全面評估,提出改進建議并督促完善,真正做到責任能落實,崗位可執行。確保管理制度體系的適宜性。
3.1 制度體系設計
從鐵路總公司兩級管理關系規定和鐵路局市場經營主體角度,參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對鐵路運輸企業的管理制度進行分類,具體見“管理制度體系框架”(圖1)。內容包括:確定企業發展愿景、目標的戰略管理制度、決策管理制度等;保證企業生產運營的運輸組織管理制度、市場營銷管理制度、售后服務管理制度等;提供運營保障的安全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監管及評價制度等。管理制度體系框架是相對固定的,制度體系內的具體制度按實際情況進行動態優化。
3.2 完善制度轉化及制訂流程
從管理制度體系總體上看,上一層級是下一層級落實的依據,逐層轉化落實按照“向下轉化,向上執行”的原則展開,具體見“逐層轉化流程”(圖2)。
圖1 管理制度體系框架
圖2 逐層轉化流程
對單個管理制度來說,應嚴格執行鐵路運輸企業公文處理辦法等規定的行文要求,明確制訂程序,促進管理制度的制訂質量提升。
制度立項。主要負責部門在申請制度建設計劃前,應對準備制訂和修訂的管理制度進行必要的論證調研。申請計劃時應明確制度名稱、編制修訂目的、依據、內容提綱、起草負責人和完成時限等,報制度管理歸口部門進行可行性審核。制度起草。管理制度起草時,除嚴格遵守管理制度行文規范要求外,應注意與其他相關管理制度的協調和銜接,保持一致。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名稱。管理制度應使用規范的名稱,以鐵路局公文處理實施細則規定的文種發文,其中不包括以通報、批復、函、會議紀要、鐵路電報等形式。一般應使用“辦法、細則、規定、意見”等名稱。
目的。表述管理制度所要求達到的目標,是對該管理制度應該起到的作用一種目標性的描述。
制訂依據。國家法律法規、上級部門規定或要求;部門職能管理需要管理制度加以規范、約束和調整的。
原則。管理制度中的事項運作時應遵循的原則。
范圍。管理制度的適用或實施范圍。
職責。管理制度中的事項涉及的部門,應明確說明他們應該履行的職責范圍。
管理規范及要求。管理規范及要求是管理制度的主體內容,可用若干章予以表述。具體管理內容和要求應明確允許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以及違反這些規定應負的責任。
附則。附則包括解釋部門、實施日期、附件以及需要特別說明的其他事項。
制度會簽。對會簽部門提出的修改意見,起草部門須修改并經會簽部門確認后方可進入下一發文程序。如與會簽部門提出的修改意見不一致,起草部門須與會簽部門商議一致后方可進入下一發文程序。如商議后仍未取得一致的,應報主管領導協調確定。
制度審查。所有管理制度在正式發文公布前須報企業法律部門進行合法性審查,未經合法性審查的制度不得發布。管理制度審查時,應進行"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審查,管理制度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管理制度;應符合制度管理辦法的規定;管理制度的內容與現行的管理制度不沖突、不重疊、不交叉;管理制度所基于的事實和依據具有客觀性,避免杜撰的或未經確認的信息和數據;管理制度的導向國家政策、行業發展要求,符合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管理制度審查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收文傳遞、審查記錄、反饋跟蹤、資料歸檔等環節。
制度簽發。對符合管理制度的要求,內容無爭議或爭議已得到協調處理的,經相關部門會簽完成,制度審查通過,提交領導審批后頒布實施。
3.3 規范制度實施與評價
為提高管理制度的執行效果,研究建立“管理制度落實流程”(圖3),明確管理制度制訂轉化、執行、評審、完善的流程,形成管理制度落實的完整機制,使每一個管理者和作業者了解管理制度及落實的全過程,確保各項工作符合規定的要求。
執行前,主要負責部門應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和宣傳,相關執行部門要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貫徹,使落實人員了解制度出臺的意圖、目的,以便更好的抓好落實;
執行中,制度責任部門應組織相關專家采取多種形式下現場進行指導以及監督檢查,確保制度執行落實到位;
執行后,按制度中規定的評價、考核要求對相關部門、人員進行評價考核。
圖3 管理制度落實流程
4.1 完善制度管理評價機制
制度體系實施動態管理,為保證制度體系改進評價運行有效,需要建立完善制度改進評價考核機制。
(1)建立考核標準。主要包括各部門、單位管理制度管理專兼職人員履職情況、制度制訂執行規范情況、制度審查情況、制度目錄管理情況、制度管理信息系統維護情況等內容及相應扣分標準。
(2)明確評價考核程序。路局各部門、所屬各單位每年年末對本部門、本單位制度管理情況進行全面自查,并將自查結果報路局制度管理歸口部門。歸口管理部門在各部門、各單位自查的基礎上,組織檢查考核,公布檢查考核結果。
4.2 提升制度管理信息化水平
(1)建立信息系統。依托鐵路局局域網建立“法規制度”信息管理系統,搭建制度管理信息平臺,通過信息管理平臺的網絡化、信息化實現全局制度管理有效性,快速掌握全局管理制度管理狀態,為全局制度管理提供信息支撐。
(2)完善系統功能。制度管理信息平臺按層級設置“國家法律法規、鐵路總公司規章、路局規章、站段規章”等板塊,并按部門職能設置制度類別,鐵路局、局屬單位的相關部門、崗位授予不同的權限,采取口令登陸,根據所賦予的權限來進行操作。主要功能包括:制度錄入、制度維護督辦、制度查詢、下載、統計、匯總等。
(3)加強運用維護。各級制度管理專兼職人員做好管理制度的審核錄入,根據有關管理制度的修訂完善情況,做好管理制度的動態維護,提高管理制度錄入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保證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全局廣大職工可快速模糊查詢,學習、了解和運用各項管理制度。
通過進一步理順制度管理流程,構建制度管理規范,提升了制度管理水平,將有利于促進鐵路運輸企業“強基達標、提質增效”。
[1]黃雨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北京:團結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萬寶安
來稿日期: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