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合微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具有主體意識和自主意識,能不斷激發自己的學習激情或積極性,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一種學習過程或學習方式。只有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才能打造高效課堂,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潛能,使他們的個性得到發展,智力得到開發。所以,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我們要在課堂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創造高效的教學課堂。
一、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機,形成自主參與心向
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動機引起的,所以激發學習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前提。動機是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引起學生參與動機。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得好:“教育如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源泉,在課堂上,老師真誠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勵的話語等,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教師微笑著面對學生,能給學生一種寬松的師生交往人際環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理解、關心、寬容和激勵。教師的微笑是靦腆學生的興奮劑,使他們得到大膽的鼓勵,敢于去表達自己。上《觸摸春天》一課時,我讓學生想象安靜放飛蝴蝶后,安靜的心里會想些什么?蝴蝶飛回藍天后找到伙伴又會說些什么?學生們私下里和小組成員說得挺起勁,可與大家分享時卻沒人舉手了。我靈機一動,苦著臉說:“唉,同學們都喜歡和安靜做成新朋友了,都不理我這個老朋友了?”幾個學生笑了,大家輕松了,下面的交流就輕松多了。總之,要讓學生在你身上感覺到信心,感覺到愛心,自然就會愛上你這位老師,也自然會愛上你的課,上好你的課,和諧的課堂氛圍產生了,學生自然會有表現的欲望,會主動去探索新知,我們是老師,可我們也曾當過學生,學生時代的我們是不是也喜歡微笑的老師在課堂上創造輕松、樂趣的課堂,既是學生的良師又做學生的益友呢?
二、著力學生學法指導,提高自主參與能力
語文教學主要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學的感悟能力,但因為語文課程蘊含豐富的人文內涵,而且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所以語文教學過程無固定模式,“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一點在語文教學中體現得尤為充分。但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參與語言實踐,還有賴于一定的學習方法,如果學生能選擇恰當的學法,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大增。學法的指導要因文而異,教師要根據教材的不同特點進行相應的學法指導,如我在講授《憶江南》一課時,從以下兩個亮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一是課前預習法,為學習新課奠定基礎。課前預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也是學生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預習后,新課對學生來說已不是新課,導入就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我剛剛講過一節觀摩課《憶江南》,在導入時我這樣設計:第一課我們學過了兩首古詩《獨坐敬亭山》、《望洞庭》,請同學們來背背。這兩首古詩描寫了祖國河山的美麗風景,那么今天我們要一起去看看江南春色,學習白居易的一首詞《憶江南》。這樣的導入就是開門見山,簡潔明了,直奔重點,以此來提高課堂效率。 二是讀中感悟法,讓“讀”貫穿語文課堂的始終。讀的形式多種多樣,如,學生自由讀、默讀、有感情的朗讀、教師范讀等等。新課標中關于“有感情的朗讀”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態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如:《憶江南》這節課,我設計了初讀,讀通詩句,感受節奏。再讀,感受江南風景的美麗。教師范讀、引讀,點燃學生的情感之火,讓學生在吟誦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詞中的景美。特別是最后一句:“能不憶江南?”引導學生帶著江南人民對詩人的愛戴、帶著詩人對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帶著詩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等不同的情感去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感受詩詞中所蘊涵的感情。這樣,學生對詩詞的畫面美、意境美、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善于發現學生閃光點,增強自主參與意識
作為老師都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各班總有幾個學生既不勤奮上進,又不惹事生非,對班級一切活動既不反對,又不踴躍參加,雖然學業平平,卻不名落孫山。一般情況下,既得不到老師的表揚,也得不到老師的批評,是一些容易被老師忽視“遺忘”的學生。我們要注意發現這些群體學生的閃光點,發揮他們的長處,把贊美還給這些學生,激發他們自主的能力,主動參與到集體中來,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上必須關注每一個學生,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后進生。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差異提出不同“梯度”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而皇之上都能“跳一跳摘桃子”,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使每個學生都對學習充滿信心。特別是后進生,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要關注他們課堂上的每一個閃光點。班里張明旭是一名后進生,在上《梅花魂》時,課堂問題中梅花魂是什么精神時?他立刻把晨讀古詩詞里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朗讀出來。我一聽,多好的回答啊,我立即請他站起來大聲說一遍,并及時給予評價:“你是一個學而有感,善于思考的孩子,會用知識的遷移釋解語文中的疑惑,真的了不起”。那天,他聽得十分認真,以后的勞動課上、自習課上,他也表現得一次比一次好,真正把自己放在班級的主人隊伍中,真正走進了學習的隊伍中。教師的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教師的贊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贊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
總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面對新課改,接受新挑戰,我們一線教師就要努力在一線教學不斷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用實際行動踐行“傳道、授業、解惑”為人師的重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