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娟
摘要:數學與生活的接軌是指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因此,數學教學內容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設計數學問題,讓學生真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從而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為此,教師要經常引導學生提供他們所熟悉的經驗,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和他們所熟悉的事物組織教學,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課堂化,將抽象的數學轉化為有趣、生動、易于理解的事物,貼近生活,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要與生活進一步接軌。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
一、數學情境生活化
教師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問題作為數學活動的切入點,能讓學生感到數學來自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的好奇和興趣,從而進入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在日常教學中,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作教學實例,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數學知識。
例如我們學校老師在講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七冊《認識幾分之一》時,她們創設以下情境:
師:唐僧師徒4人去西天取經,經過女兒國時,女兒國王送給唐僧6個仙桃,唐僧自己舍不得吃,師傅把3個仙桃送給孫悟空,把2個仙桃送給沙僧,把1個仙桃送給豬八戒。
你們說師傅這樣分仙桃合理嗎?(不合理)
為什么?(因為這樣分仙桃不是平均分)
那么要怎樣分才算合理?(每人各分2個)這時教師板書“平均分”。
師:假若女國王只送1個仙桃給唐僧,三個徒弟能不能各分得完整的1個仙桃?(不能)這時孫悟空說話了:“仙桃嗎!俺老孫五百年前已經吃膩了,這個仙桃就給沙師弟和八戒兩人分吃吧!”師傅望了望孫悟空,笑著說:“悟空,你真有師兄風度,那么分仙桃的任務就交給你辦?!?/p>
師:同學們,你們每個人的手中就有一個仙桃,(課前準備好的紅色圓片)現在請你們幫孫悟空想想辦法,怎樣分仙桃才使沙師弟和八戒都沒意見?學生紛紛出謀劃策,課堂氣氛很是熱鬧。
二、數學理解生活化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滿著數學問題。善于捕捉生活現象,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成為數學問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使之產生學習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數學問題,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無處不在,生活處處有數學。
如我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一課時,這節課的重點是百分數的意義,我覺的讓學生明白百分數的意義重要,但讓學生理解百分數在實際生活應用中所表示的意義更重要,所以我在課中盡力為突破重難點,將課中大量的時間用在百分數的意義及在實際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及分數與百分數的區別與聯系上,在課堂中我找了許多生活中有關百分數的應用用課件展示出來如衣服上的標簽,酒瓶上的酒精含量,中小學生眼睛的近視率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讓他們說說他們表示的意義,如衣服含毛量50%表示這件衣服中羊毛的成分占這件衣服總成分的50%,學生都積極發言說出自己的理解,有的學生用比的意義理解,有的用分數的意義理解,有的用百分數的意義理解,學生各抒已見,這樣設計可以使課堂教學更接近現實生活,使學生身臨其境,輕松的接受新知識。
三、日常生活“數學化”
我們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并用到它。如電影院為了使觀眾能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到有序數對。農民用幾何圖形,為了使農場更美觀更好管理;工程師使用比例尺,為了讓人們更好的了解這件東西;商農使用的四則計算,是為了更簡單、準確的計算出該商品價值;制作各類統計表,是為了更好的統計資料,使人一看一目了然;使用百分數,是為了更好的計算出商品打折后的價錢同一類單位換算,是為了方便我們的計算;使用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是為了更方便地為研究和解決問題;看看各種數學知識還不都用在了生活中去了嗎?到了這里,相信大家應該已經明白了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了。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表,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所以我們應該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數學既不枯燥也容易接受了。使我們的數學走進了生活,使我們的孩子們體驗到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維開放性,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總之,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才能,不僅來自于課堂,還來自于現實生活實際。教學實踐使我深刻體會到:數學即生活,只有將學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實地感受數學在生活的原型,才能讓學生真正的理解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喜歡生活,喜歡數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