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協議旨在將全球平均地表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的2℃以下。但是,鑒于近期的二氧化碳排放趨勢,我們發現將全球增溫控制在1.5℃目標內是必要的。”
—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黃建平
一個世紀以來,全球干旱半干旱區升溫比濕潤區高20%~40%,但其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卻只有濕潤區的30%左右。“占全球陸地面積42%的干旱半干旱區養育著世界38%的人口,且主要分布于貧窮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如果全球升溫2℃,干旱半干旱區將承受玉米減產、地表徑流減少、干旱加劇和瘧疾傳播等氣候災害。”黃建平解釋說。
雖然貧窮落后的干旱半干旱區排放的溫室氣體微不足道,但其承受的氣候災害卻比高溫室氣體排放的濕潤區發達國家嚴重得多。觀測結果顯示,干旱地區已經出現了顯著的增暖,而且由于生態系統脆弱,他們面臨著更為可怕的土地退化與荒漠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