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內容提要:新聞采訪是一場比拼智力的“戰斗”,在新聞采訪過程中,由于采訪對象的不配合、采訪環境的限制以及新聞記者自身業務能力的不足等,往往很難幫助新聞記者獲得全面的新聞信息。作為新聞記者業務能力的基本內容,采訪技巧的運用尤為關鍵。在新聞采訪環節中,新聞記者可以借助于完善系統的采訪技巧,引導采訪對象按照新聞記者的思路來回答問題,進而幫助記者獲得全面的新聞信息,同時還能夠縮短采訪時間,提升采訪效率。
關鍵詞:新聞采訪;采訪技巧;運用
新聞采訪是一項技術活,一個全面科學、卓有成效的采訪,并不只是新聞記者按照擬定好的提綱來按部就班地進行問答,而是需要新聞記者借助于科學的采訪技巧,來隨時捕捉可能完善新聞內容的信息,引導采訪對象根據新聞記者的思路來正面回答問題,進而全面提升采訪效率。因此,在新聞采訪中,新聞記者應該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尤其是要掌握科學全面的采訪技巧。
一、全面做好新聞采訪的準備工作,提升采訪的針對性
新聞采訪是一場比拼智力、角斗情商的高級活動,在新聞采訪中,運用科學的采訪技巧,其前提在于新聞記者掌握扎實的新聞采訪理論,以及所采訪的事由中可能涉及到的文化知識。比如在采訪石油領域的經濟先鋒人物時,新聞記者必須對石油行業有著比較全面的認知,進而了解石油領域的整體概況,以提升采訪問題的針對性。在采訪開始前,新聞記者應該結合事先獲得的新聞線索以及新聞采寫的經驗,提前擬定采訪提問。在趕赴新聞現場時,還需要結合環境及新聞事件的現場情況,對采訪提問進行完善和補充,并確定核心采訪問題,以此來發散性地進行提問。同時,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新聞記者還應該做好心理準備,尤其是要做好自身的心理準備工作。新聞記者應該宏觀看待問題,避免過多的自身情緒的存在,造成對新聞采訪的不良影響。
二、科學觀察新聞現場環境,有機篩選信息進行補充采訪
新聞現場涵蓋著非常豐富的信息,這就需要記者及時捕捉和發現新聞現場可能潛藏著的信息。記者在深入新聞現場的過程中,如遇新聞采訪對象不在現場或者忙于其他事情時,可以就新聞事件的周邊環境進行全面的分析與整理。一方面,新聞記者要全面觀察新聞環境,以獲得完善的背景資料。比如在采訪步行街失火時,記者可以在新聞現場,站在宏觀的角度,分析火災可能造成的社會影響以及對周邊商鋪的負面影響等。同時,著重采訪新聞信息中可能涉及的人員,以充實和完善整個采訪。另一方面,新聞記者要注重與群眾保持緊密的聯系,善于從線索提供者、圍觀群眾、目擊者等來獲取新聞信息。特別是在新聞現場的目擊群眾,在新聞事件發生時,他們處在第一現場,對于事件發生的緣由、經過、發展等有比較淺顯的認知,新聞記者可以通過采訪目擊群眾來獲得第三方的信息。但新聞記者必須注意到,目擊群眾所提供的線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是目擊群眾自身利益的體現,這需要新聞記者做好線索信息的甄別工作。此外,新聞記者還應該結合新聞現場深入觀察等,不斷完善和補充新聞采訪。
三、把握核心與關鍵性問題,優化自身的提問方式
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提問是非常關鍵的。俗話說“看人下菜碟”,不同的采訪對象因自身方面的原因,往往存在著不同的表達方式。比如面對內向的采訪對象,記者在提問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記者對采訪對象的認知和分析,來適時拋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以誘導采訪對象按照新聞記者的意圖來進行對話與交流。而對于外向型的采訪對象,為規避這類型采訪對象在漫談中無法找準新聞價值,而造成采訪時長的增加,需要記者在尊重采訪對象的前提下,適當、及時地插入新聞記者自身的提問,以確保采訪的順利進行。當然,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更關鍵的是新聞記者需要把握核心問題與關鍵性問題,以確保新聞采訪不脫離采訪軌道,更有成效的進行。
四、善于積累采訪素材,不斷提升自身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媒介劇烈融合的新形勢下,獨家新聞已經成為了奢望。新聞記者為了獲得全面的采訪內容,為了獲得比較高的關注度,就需要在新聞采訪中必須不斷積累新聞采訪素材,不斷豐富新聞記者的眼界。所謂的素材積累是指,新聞記者應該分析自身在采訪環節中可能遇到的諸多采訪方向,并結合這些采訪方向來不斷補充和提升自身的采訪功底,以便于記者可以應對任何采訪。同時,新聞記者還應該利用這些采訪素材,來全面優化自身的提煉問題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全民記者”的時代里,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新聞記者,但真正有競爭力的新聞報道,勢必是科學的邏輯思維、全面的人文關懷以及正確的價值導向等構成的。記者通過優化自身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夠從普遍性中挖掘出特殊性來,進而提升媒介的競爭力。
總結:在媒介融合的大環境下,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更好地完成新聞采訪工作,新聞記者必須運用科學的采訪技巧,不斷優化自身的采訪技巧,從現場環境的把握與挖掘,到提問方式的優化,再到分析問題能力的提升等,通過這些措施和方法,能夠幫助新聞記者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范增友,基層采訪中新聞采訪技巧的運用分析[J],新聞傳播,2013年11期.
[2]阮琳潔,對電視新聞采訪技巧的分析與思考[J],視聽縱橫,2016年06期.
(作者單位:包頭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