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產商投巨資押注醫療美容業
美《彭博商業周刊》6月13日
位于天津港口附近的某座宮殿式建筑在其宣傳手冊中稱其為“亞洲一流的整形外科醫院”。這家醫院不僅擁有近100家VIP套房,還有來自韓國經驗豐富的美容整形醫生團隊。該美容整形醫院是中國地產開發商之一—中國恒大集團為了提高利潤進軍醫療保健行業的大手筆。
這是一種利用低廉價格購買醫療保健用地的游戲。這些醫療保健用地允許開發商從附近的住宅大廈收取額外的費用,為購房者進入醫院、診所或養老院提供便利。開發商也在押注,他們將能夠從飆升的醫療服務需求中直接獲利。
到目前為止,大連萬達已經宣布計劃在13家醫院投資至少850億元,其中包括一個總部設在成都的由30家醫療保健公司組成的醫療園區。蘇寧環球有限公司曾是南京的一家住宅地產開發商,目前已放棄建造房屋,重磅出資50億元成立醫美產業基金,爭取在未來將醫美產業打造成數百億規模的產業,打造亞洲第一規模的醫美集團。
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駐香港的研究主管David Hong表示:“建設醫院真正的目的是通過整合所有這些設施從而提高房價。”對于一家醫院來說,投資回報通常是相當低的。開發商一般都想做實驗,看看他們是否能從相關業務中獲利。
數據顯示,天津一家毗鄰整形外科醫院的恒大綠洲小區在該醫院開業后房價上漲16%至每平方米8474元人民幣。據報道,2016年,恒大醫療集團的整形手術和醫療服務收入為6500萬港元,而另外1.84億港元來自老年人住宅銷售。
在醫療保健方面領先的恒大醫療集團表示,中國已經進入了消費增長的新時代,對健康和美容的需求正在上升。建立醫院通常需要高昂的前期成本,甚至可以輕易地花費超過五年的時間來實現收支平衡。不過,深圳上市的Tahoe Group董事長黃啟仁說,優質的醫療保健能讓房地產更有吸引力,尤其是對那些“對自己的健康有極高標準”的富裕和年長的中國人。
印度普及基礎教育之路問題重重
英《經濟學人》6月10日
1931年圣雄甘地嘲笑印度有可能需要一個世紀才能普及小學教育。事實證明他太悲觀。自1980年以來,沒有受過教育的印度青少年的比例從大約1/5下降到不到1/10,印度受教育的兒童超過了2.6億。這對印度來說是一個大的勝利,然而印度糟糕的教育體制卻辜負了越來越多進入課堂的孩子。印度可能以其優秀的醫生和工程師而聞名,但其9歲的孩子卻有一半無法做到簡單的八加九。令人震驚的是,1/4的學生每天逃學。印度在學校的支出占GDP的2.7%,比許多國家都低。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曾發誓要將教育支出提高到6%。然而,如果不改革三個領域,額外的資金將被浪費掉。首先是要確保孩子們在正確的水平上接受教育。其次教育從業人員應該更加精英化和負責。另外政策制定者應該做更多的工作來鼓勵和支持優秀私立學校的發展。
伊斯蘭教和西方的分離
英《新政治家》6月8日
伊斯蘭教和伊斯蘭國家的興起加劇了伊斯蘭教與西方之間的分離。一些人支持穆斯林是因為對西方的極度厭惡。西方許多人認為這種支持是西方和伊斯蘭價值觀不相容的證據。克里斯托弗·德·貝勒格的《伊斯蘭啟蒙》和《伊斯蘭世界》以不同的方式詮釋了穆斯林世界的思想。《伊斯蘭啟蒙》探索了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與現代性之間的復雜關系,這種關系主要通過與歐洲的關系,以及更廣泛的西方的關系來實現。然而,貝勒格認為:“伊斯蘭世界只在其支持者被揭露腐敗之后才準備放棄它的優越性。在埃及,1798年拿破侖入侵使這種腐敗行為暴露無遺。當法國人毀滅了埃及軍隊時,基督教對穆斯林尊重的優越感才消失了。”
智能手機可能會讓你的孩子變傻
美《新聞周刊》6月16日
在智能手機上傻傻地盯著屏幕的并不僅僅是成年人,甚至連蹣跚學步的孩子也在玩游戲。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這樣長時間看手機屏幕甚至會影響兒童的語言能力。這項研究證實了我們許多人已經知道的事實:智能手機并不總是讓人們聰明。這項研究調查了894名年齡在6個月到2歲之間的兒童手持移動設備時間和語言發展之間的聯系。20%的孩子在18個月大的時候每天花近半個小時盯著觸摸屏。研究人員在與這些孩子溝通中發現,每天花半小時看手機的孩子并沒有手勢、肢體語言或社交互動的延遲,但是他們將聲音形成詞匯的能力比其他沒看手機的孩子更慢。
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誰得利?
臺《天下》6月7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還想協商更好的條件。德、法、意領袖立即表示不可能,中、俄重申氣候變遷承諾,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會“幫忙拯救我們的地球”。特朗普去年競選時就說過要退出,理由是幫助美國的石油和燃煤產業。反對者認為,這等同于放棄全球變遷領導角色,但這次特朗普說到做到。美國的退出,將改變未來氣候談判的樣貌。其他國家可能放松自主減量目標,這將使其他國家的氣候政治變得困難許多。一旦美國停止支援,印度、印尼和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或許會更不情愿減碳。但不是所有人這么悲觀,澳洲氣候專家坎普認為,其他國家或許會加倍使用清潔能源,短期可望看到刺激效應,而中國將主導未來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