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錦岳+徐海鈺+楊雯淇
“號外號外,南京市瑯琊路小學的‘科學盛宴要開始啦!聽說,這次的‘菜色非常棒呢!大家走過路過千萬不能錯過喲!”
聽到這個消息,亞云姐姐好奇不已,到底會有哪些“美食”呢?得嘞,帶上相機,走起!
大家好,歡迎來到第三屆“芝麻開門”科學節,品嘗這次的“科學盛宴”。我們是本次“盛宴”的“引導員”,負責為大家介紹各色美味“菜品”。
本次“盛宴”采用的主要“食材”都與科學有關,經過大廚們的精心“烹制”,一定能給大家帶來無限驚喜。
現在,在別開生面的“時裝表演秀”中,咱們拉開“盛宴”的帷幕吧!
餐前表演
為了配合這次“盛宴”主題,“時裝表演秀”也融入了不少科學元素:瞧,一群活潑可愛的“恐龍”出場了,他們要爭奪“森林之王”的位置,長相、長處、生活習性等都成了考核標準;“小宇航員”們給我們展現了航天的妙趣;可愛的“蠶寶寶”匆忙走過了從卵到蛾的一生……
“開胃菜”——大象牙膏、空氣大炮
這兩道“開胃菜”,是由東南大學的老師“烹制”的。光聽名字是不是就覺得很新奇呢?
大象牙膏
這道菜的“烹飪”步驟不復雜:將濃縮的過氧化氫與肥皂液混合起來,然后加上一點碘化鉀。瞬間,一股股像為大象準備的牙膏樣的泡沫狀物質便從容器中噴涌而出。
你們是不是很好奇,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其實,這里面暗藏著一個化學反應,碘化鉀與過氧化氫相遇后,會生成大量的氧氣,及時散開便沒事兒了,可偏偏又遇到了“好事者”——肥皂液這樣的發泡物質。于是乎,豐富的泡沫便呼啦啦冒出來了。
空氣大炮
這道“菜品”名字好像火力十足,“品嘗”起來卻別有一番滋味喲!
該怎么“品嘗”呢?一個同學頭頂紙杯,站到巨大的空氣大炮前。打開空氣大炮,一股超強的氣流噴涌而出,瞬間把紙杯吹到“十萬八千里”之外,只留下頂著一頭凌亂秀發的同學。
聽起來有些“粗暴”,但空氣大炮其實是個超級“細膩”的家伙。它是一種清潔、無污染、低耗能的清堵吹灰設備,以壓縮空氣為“炮彈”,強大的氣流形成沖擊力,能輕而易舉地將死賴著不走的堵塞物吹得無影無蹤,細致到任何一個角落都不會放過。
有了這兩道“開胃菜”的刺激,想必大家的“食欲”完全被調動起來了吧。別急,咱們的“正菜”即將奉上。
“正菜”——科學嘉年華
我們已經拿到“正菜”菜單了,現在就讓我們依次為大家介紹“大廚們”的作品吧!
“菜品”一:能托住水的大力士
“食材”:塑料杯、水、硬紙板
“品嘗”步驟:將塑料杯裝滿水,用硬紙板封住杯口,慢慢將杯口朝下,水不會被倒出來,紙也不會掉下來。
原理:用紙將裝滿水的杯子密封后倒置,在我們的想象中,水應該能憑借自身的重力,沖破紙的“阻攔”流出來。可事實卻是,紙與水之間沒有空隙,已經緊緊“吸”在一起了,同時紙又請來了好幫手:空氣。空氣的力氣可比杯中水的力氣大,紙被牢牢托住了,最后水只能“投降”了。
“菜品”二:會“咬”的魔書
“食材”:兩本書
“品嘗”步驟:將兩本書的第一頁重疊,然后重疊第二頁,依次往后重疊。大概重疊一百多頁后,就算使上吃奶的勁兒,也別想讓它倆“松口”。
原理:紙表面上看起來很光滑,其實卻有很多細小的凹凸。因為這些凹凸,紙與紙之間就產生了一定的摩擦力。一頁一頁重疊時,紙就開始集聚摩擦力了。眾“紙”拾柴火焰高,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兩本書就很難被分開啦!
除此之外,“正菜”還有:“指尖上的硬幣”“紅綠藍去哪了”……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掃描二維碼,繼續“品嘗”喲!
大家對已經奉上的“菜品”評價如何?接下來,該輪到我們自己一展“廚藝”啦!
自制“菜品”
要求:“六個一”
認識一位科學家,看一部科學電影,參觀一個科學場館,閱讀一本科學書,做一次科學實驗,制作一張科學手抄報。
形式:小報、小實驗、幻燈片展示……
來看看大家的成果吧!
豐富多彩的手抄報
同學們將搜集到的科學常識,精心排版設計,制成手抄報,貼在教室里或長廊上,既是分享,也是裝點。
科學家的故事
選擇一位科學家,了解他的成長經歷、科學精神等,做成幻燈片,并講給大家聽。通過這個形式,我們不僅認識了很多古今中外的科學家,更鍛煉了膽量和表達能力。
有的同學參觀了古生物博物館,跟很多古生物“交了朋友”;有的同學參觀了我國第一個氣象博物館——中國北極閣氣象博物館,給我們帶回了實用的氣象知識;有的同學帶來了剛弄懂的科學小實驗——“水上漂”……
瞧瞧,科學離我們并不遙遠,只要留心,處處都能找到科學的身影。
小伙伴們,這就是我們的“科學盛宴”,你們喜歡嗎?別忘了兩年后再來“赴宴”,記得帶上你們的自制“菜品”喲!
(責任編輯:司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