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就業率,是指已就業畢業生占畢業生總數的比例,它反映的是某一階段或某個時點上就業的“量”,是一個動態的過程。2003年,教育部首次公布了部屬院校的就業率。現在,大部分高校每年都會發布比較詳細和直觀的就業率數據,成為廣大高考考生填報高考志愿、選擇學校和專業的重要參考。
考生在參考就業率時,需要明白其差異性。就業率在整體上是由人才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但它的形成與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社會聲譽、專業設置、辦學規模、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等等密切相關,因此呈現出很大的差異性:
一些重點大學辦學歷史悠久、專業發育好、人才培養質量高,就業率自然不低;
一些高職院校辦學靈活,招生規模、專業設置、就業培訓與市場需求緊密聯系,就業率相對也高;
部分普通高校貪大求全,專業缺乏特色,人才培養質量不高,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人才需求旺盛,高校畢業生就業機會多,就業率可能更高;
中西部和欠發達地區經濟活力不夠,就業相對困難。
來源:《高校招生》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