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沫
這張照片里的建筑是不是很有特色?在你見過的建筑中,有沒有與它風格相似的呢?
想知道這是哪里的建筑嗎?讓我們試著用“推理”的方法來縮小一下范圍:瞧,這座建筑的屋頂整體呈斜坡狀,應該是為了方便排水,所以它很可能位于多雨地帶。
哎呀,好像才“推”到這里就卡殼了,沒有足夠的知識見聞作為依據,還是不要胡亂猜測了,就請這張照片的“主人”來為大家揭曉答案吧!
瑯勃拉邦是老撾現存最古老的一個城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曾是老撾數個朝代的都城所在地。這座美麗的小城,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老撾歷史與文化的象征。
獨特的寺廟建筑
有一天吃完午飯,我和一起游玩的小伙伴沿湄公河邊的肯孔大街北行,走到路盡頭,無意間看到了一座奇特的建筑,沒錯,就是你們一開始所見的那張照片中的建筑。原來,這是老撾非常著名的寺廟——香通寺。香通寺是1560年由當時的國王主持建造的,是老撾寺廟的最高典范,也是瑯勃拉邦最著名、最漂亮的寺廟,濃縮了瑯勃拉邦古老的寺廟建筑風格。
老撾是典型的熱帶國家,那里雨水非常充沛。所以正如我們所見,香通寺的屋頂如層層疊疊的斜坡,幾乎垂到地面。注意觀察的話,還會發現,屋頂的坡度由陡到緩,如此一來,雨水落到屋頂就會迅速流下來,但又不會落到離自身太近的地方。這樣的設計,是不是很有匠心呢?
老撾是一個佛教古國,擁有獨特的宗教文化。據說全國居民有90%以上是佛教徒,男性教徒一生之中還要出家當一次和尚。我和小伙伴來到香通寺,想進去參觀,卻被阻攔下來。一番溝通之后我們才明白,原來是因為小伙伴當時穿的是短褲,不符合老撾參觀寺廟的規定,于是她只好租了條老撾傳統長裙,才得以進入參觀。
媲美歐洲小鎮的古城
雖然是東南亞國家的一座小城,卻有人說瑯勃拉邦足以和歐洲的小鎮媲美。的確是這樣。當我來到這座城市的主街道西薩旺馮大街,就被街道邊的兩層歐式建筑吸引住了。街上,老爺車悠哉地行駛穿梭;街旁的店鋪走廊里,有很多都是歐美人。這景象如一幕幕電影場景,讓人仿佛掉入時空隧道,回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法國浪漫之都。
瑯勃拉邦之所以呈現出這種“歐亞混血兒”般的風格,和老撾的歷史有關。老撾過去曾是法國殖民地,被法國殖民六十年之久,直到半個多世紀之前,老撾才真正獨立自治。
安閑的生活
初到瑯勃拉邦時,因為天色已晚,稍作休息后,我和小伙伴便去逛夜市。夜市上擺滿了清一色的紅色帳篷,各種特色工藝品琳瑯滿目。雖然人不少,但讓我們意外的是,這里的夜市沒有人大聲說話,是我見過的最安靜的市場。
和老撾的其他城市一樣,瑯勃拉邦是一個慢節奏的地方。當地人的生活非常簡單、樸實,雖然經濟不算發達,卻自有一種安閑快樂。在這樣的環境里待了幾天,我和小伙伴也快學會了當地人的慢生活。在街上一路閑逛,看路旁怒放的三角梅,看長椅上閑坐的老人,時間仿佛快要靜止了,讓我們有一種想要一直待下去的渴望。
假如你也到瑯勃拉邦,愿它能趕走你的焦慮與壓力,讓你享受靜謐、悠然的時光。
(責任編輯:徐姍姍)